新生兒護理知識***2***

  護理新生兒的誤區是什麼

  新生兒護理的誤區主要是一些看似病症其實是正常情況,而使父母過多擔心。

  1、錯棄初乳

  孕婦分娩後首次出乳稱為初乳,出乳淡黃,有雜質,會被誤認為變質或者不良母乳,但其實初乳的營養價值很高,各類營養元素與蛋白質含量豐富。

  2、誤擦乳脂

  新生兒面板光滑發亮是因為有乳脂敷在面板表面,乳脂可以防止細菌直接傷害面板,所以只需略加擦拭即可。

  3、擠壓乳腺

  女性在妊娠後期分泌的雌性激素會被胎兒大量吸收,導致胎兒乳腺一時腫脹甚至也會有少許乳汁溢位,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千萬不可擠壓新生兒乳腺,這可能會使新生兒患上“乳腺炎”。

  4、將脫髮誤為生病

  新生兒脫髮是正常的,這個階段脫髮俗稱“奶脫”。所以對新生兒脫髮的現象不必感到焦慮,過一段時間便會長出新的頭髮。

  5、將溢乳誤為嘔吐

  由於新生兒胃容量小,故會有溢乳現象,這並不是嘔吐症狀。母親餵食嬰兒時要分次少量餵食,不可任由嬰兒吮吸。

  6、將黃疸誤為肺炎

  新生兒2-4天會出現黃疸症狀,一週到兩週後自然消除,並不是肺炎的症狀。如果黃疸久久不能消除則需及時就醫。

  7、將四肢抖誤為抽風

  新生兒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有時會因肢體動作不協調而抖動,並非抽風。可通過玩具鍛鍊新生兒肢體協調性。

  8、將脫水熱誤為感染

  新生兒出生後3—4天會有一次發熱症狀,這是由於脫水引起的,補充水分就會慢慢消失,並非感染,無需注射抗生素。

  新生兒的護理技巧

  1、洗澡的技巧

  新生兒洗澡不可用肥皂,肥皂可以洗去油漬,同樣也會洗去新生兒體表油脂。一般新生兒出生後的前六個月只需用清水清洗即可。

  2、護眼的技巧

  清洗新生兒眼部的時候,可以先將棉球浸在乾淨的水裡,接著取出擠幹,再用來擦拭新生兒雙眼。

  3、耳鼻護理的技巧

  人體耳朵和鼻子是具有自淨功能的器官,更多的時候並不需額外清理。如耳朵的分泌物是具有抗菌作用的,為新生兒掏耳朵,會使分泌物越來越多。除非有醫生指導,否則絕不要隨意清理。

  4、肚臍的護理技巧

  臍帶在被剪斷之後幾天裡會逐漸乾枯,掉落。掉落後用消毒紗布蓋住寶寶的肚子,保持通風,一旦發現炎症要及時消炎。

  新生兒護理的常見疑問

  1、新生兒為何會吐奶

  新生兒吐奶的原因,一是胃容量小,餵食過多會吐出。二是腸胃功能還未發育完全,消化能力較弱。建議分次餵奶,每次喂量不宜過多,讓新生兒充分消化。

  2、新生兒為何會腹瀉

  進食過量或者餵食次數過多,食物油膩,腸胃不能消,餵養不定時,細菌感染等情況都會引起新生兒腹瀉。建議要先找明原因,對症下藥,必要時可向醫生尋求幫助。

  3、新生兒是扁平足正常嗎

  新生兒扁平足是正常現象,但若在1~2歲後還沒有明顯的足弓則需要治療。扁平足會導致腳內側疲憊,走遠路乏力,因此在嬰幼兒時期要及早發現,治療並矯正。

  4、新生兒抽筋是為何

  新生兒持續高熱,可導致驚厥,患有神經系統疾病也可引起抽筋。在遇到無法自行處理的情況時,家長不要驚慌,也不要嘗試偏方,需緊急就醫治療。

  5、新生兒打嗝怎麼辦

  感染風寒、飲食冷熱不均和餵食過多都可導致打嗝,建議先餵食溫水看其反應,若情況未緩解,則需按摩腹部,促進消化或者排便。

新生兒護理知識“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