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護理知識

  新生兒期主要是指胎兒從母親子宮內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適應期,由於這段時期新生兒的身體系統各個臟器功能的發育尚未成熟,那麼要如何進行護理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新生兒護理基本常識

  1、餵養知識

  新生嬰兒餵養,以母乳最佳,而且越早餵養越好。在嬰兒出生半小時內,如果媽媽的乳房中還未分泌出乳汁,也需讓嬰兒吮吸乳頭,以促進乳汁分泌。同時,母乳餵養也可增進孩子和母親之間的感情。

  在母乳餵養寶寶時,餵養姿勢也十分重要,其中專家公認的最符合人體科學的餵養姿勢是“豎抱位”,即讓嬰兒在餵養時頭部微微向上抬起。嬰兒在喝奶時還可以看著母親,增進感情。餵養嬰兒前,媽媽要保持乳頭的清潔,喂完後,最好將乳房中剩餘的奶水擠掉,防止乳汁淤積,促進乳房正常分泌乳汁。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面板嬌嫩,衣服和尿布都應該採用吸水效能好的純棉衣物。其次,衣服顏色應選淡色系,既防止嬰兒因漂染色素感染,也方便父母及時發現衣物上的髒汙,為嬰兒保持清潔。嬰兒頭髮稀疏,頭部散熱快,頭部也就容易著涼,氣候寒冷或在室外有風吹的情況下,最好給嬰兒戴上小帽。

  尿布需要經常更換,媽媽要勤快並且細心地洗尿布,每天白天至少要換4次,晚上也應該換2次以上,每次更換尿布,都要把嬰兒的小屁屁洗淨擦乾,最好擦上少許護膚油。倘若使用尿不溼也需選擇透氣柔軟,不宜包裹太緊,要保證嬰兒屁屁乾爽透氣。

  3、睡眠和睡姿

  新生兒一天的睡眠時間長達18-20小時之久,但新生兒不宜睡眠過長時間,父母需要每個2-3個小時就把孩子弄醒,讓孩子活動活動或者給孩子餵奶。

  新生兒睡覺的姿勢會影響呼吸,頭顱的發育,良好的睡姿配上一個舒適柔軟的枕頭,對新生兒的生長髮育有有利。

  新生兒以平躺睡姿為好,這樣不會壓迫肺部,導致呼吸不暢。在喂完奶後,最好採取側睡,防止平躺時壓迫胃部,奶水外溢。

  4、疾病護理

  新生兒免疫力低,護理時十分需要注意衛生。父母或者他人觸碰嬰兒前要洗手,細菌接觸嬰兒面板,有可能會導致面板感染。給嬰兒洗澡後要用乾毛巾將水擦乾,難以清理的面板褶皺部位要敷爽身粉,或者用吹風機小風慢慢吹乾,潮溼的面板也易使面板感染。

  若新生兒有便祕、發燒、感冒等症狀,要及時就醫,不要自行處理。

  新生兒護理的要點

  1、口腔清理:嬰兒出生時,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嬰兒誤吸羊水,導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兒口腔面板嬌嫩,以免誤傷孩子。

  2、面板護理:新生兒面板嬌嫩,需細心護理,穿寬鬆衣物,隨時保持乾爽清潔。新生兒面板細嫩,不宜接觸尖銳物體。

  3、臍帶護理:配合醫生保持臍帶的乾燥清潔,如有發炎現象,要及時消炎。臍帶剪開幾日後會自行脫落,要小心護理。

  4、睡眠護理:注意睡眠充足和睡姿。睡眠充足新生兒才有體力進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寶寶更好生長髮育。

  5、眼部清理:為了防止新生兒患上眼炎,需用0、5%新黴素或0、25%氯黴素清理眼睛。及時為孩子清理眼角周圍異物,保護孩子視力。

  6、保持恆溫:新生兒應在溫室內放置一段時間再抱到自然溫度下,溫室溫度應該控制在25度,嬰兒體溫要保持在36、5度。

  7、注意體位:要用正確的姿勢護理新生兒,儘量不要讓他人隨意抱起,不正確的抱姿會對孩子骨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8、健康環境:新生兒應在通風且無噪音的房間內休息。通風保持空氣清爽,無噪音讓新生兒安心休息,心情平和。

  9、特殊生理現象:新生兒長“馬牙”、女嬰陰道分泌紅色異物、嬰兒生理性黃疸等都是正常現象,但若這些症狀長時間未消失,則需立即就醫

  護理新生兒有哪些禁忌

  1、禁捏臉蛋

  父母常會用捏臉蛋來逗孩子,喜歡寶寶的人也習慣伸手捏臉。盲目捏新生兒的臉蛋會導致孩子常流口水,誘發口腔粘膜炎等疾病。

  2、禁止陪睡

  有些父母會將孩子放置在彼此之間睡覺,這樣做往往會使孩子缺氧甚至窒息,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導致寶寶做噩夢,啼哭不止。

  3、禁止搖睡

  搖晃嬰兒會使嬰兒大腦晃動,嚴重的更會導致血管破裂,智力低下,下肢癱瘓,甚至有生命危險。

  4、禁用化纖材料的尿布

  化纖材料在吸水性、透氣性上都大大不如純棉材料,不透氣,不吸水,會導致新生兒的面板不能正常發育。細菌入侵,面板被感染,會出現冒泡,潰瘍等症狀。

  5、禁用洗衣粉洗衣物

  洗衣粉會導致新生兒中毒,不宜使用,此外新買的寶寶衣物都要洗滌之後才可使用。

  6、禁留嬰兒頭垢

  頭垢是新生兒頭皮的分泌物和灰塵堆積起來的,頭垢會影響頭皮正常生長,所以要及時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