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蓋栽培大蒜的方法是怎樣的

  地膜覆蓋栽培能大大改善大蒜的生長環境條件,具有良好的增產和提高商品率的作用,據試驗,地膜覆蓋栽培能使蒜頭增產30%,蒜薹增產25%,一級商品率***即蒜頭直徑在55毫米以上***達85%以上。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地膜覆蓋栽培大蒜的方法。

  地膜覆蓋栽培大蒜:種瓣的選擇

  蒜種的大小、好壞與產量關係密切,要選擇瓣大色鮮,無傷無爛,無病蟲害,不脫皮的蒜瓣作種瓣。

  按大小分級分畦播種,使植株生長整齊。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加水配成500倍水溶液,每100公斤稀釋液可沁泡種瓣100公斤,將種瓣沁泡24小時後撈出,晾乾表面水分,立即播種。

  這樣不僅能有效抑制蒜衣內外部病菌的滋生和蔓延,減少爛瓣,提高出苗率,還可促進根系生長,使蒜苗健壯,產量增高。

  地膜覆蓋栽培大蒜:施足基肥

  地膜覆蓋栽培與一般栽培相比,大蒜根系較發達,吸肥能力增強,植株生長旺盛,需要供給充足的養分,但蓋膜後追肥不便,所以必須施足基肥。

  一般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左右,大蒜專用複合肥50—60公斤,耕透耙勻,平整後作畦,生產中多采取平畦栽培,一般畦長10—15米,畦面寬1.3—1.4米,畦埂底部寬30釐米。

  地膜覆蓋栽培大蒜:播種覆膜

  地膜覆蓋栽培大蒜適播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過早,不利越冬,播種過晚,抗寒能力差,影響產量。播種時按20釐米的行距先開溝,溝深8—10釐米按8—10釐米的株距進行點播,播深3—5釐米,每畝播30000株左右。要求播種溝深淺一致,覆土薄厚一致。

  擺蒜時,秋種大蒜高產栽培技術將蒜瓣背腹連線與播種行的方向相垂直。這樣可以減少葉片間的重疊,使葉片能接受更多的陽光,增加光合產物的積累,並能達到苗齊、苗壯的目的。

  播種結束即可澆水,待水完全下滲後噴灑除草劑,選用44%戊氧乙草胺乳油***二甲戊靈10%,乙氧氟草醚4%,乙草胺30%***每畝215—200克,對水50公斤進行土壤均勻噴霧。此配方殺草徹底,持效期長。噴藥結束後隨即覆膜。

  地膜覆蓋栽培大蒜:肥水管理

  蒜苗出土後,即可劃破薄膜將苗引出,引苗的膜孔要用細碎潮土蓋好。

  由於地膜覆蓋栽培底肥施入充足,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澆水。待次春幼苗返青後,澆足返青水,並追施尿素10公斤清明節前後,種蒜達到“退母期”,此期易出現葉片黃尖現象,要在“退母”前進行一次追肥澆水,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以減輕或防止黃尖現象的發生,促進鱗芽花芽的分化。

  進入抽薹期生長旺盛,對肥水需求明顯增加,當蒜薹“甩尾”時,結合灌水每畝施尿素20—25公斤,採薹後,一般不再追肥,以免莖葉徒長,使蒜頭晚熟而且不耐貯藏,但在蒜頭膨大期氣溫較高,水分蒸發快,為使蒜株維持健壯生長,要保持土壤有較高的含水量,加速鱗莖膨大,應及時灌水。為了促進鱗莖的成熟,增強耐貯性,收穫前5—7天停止灌水。

  地膜覆蓋栽培大蒜:及時收穫

  及時採薹,不僅能提高蒜薹的質量,而且還能促進蒜頭的迅速膨大。當蒜薹露出葉口7—10釐米,尖端打彎,花苞變白時,為採薹適期。

  地膜覆蓋大蒜成熟早,一般比露地提早10天左右,應注意及時收穫。有機大蒜的種植技術收穫過早,蒜頭尚在生長,未完全老熟,蒜皮厚,水分多,晾乾後份量輕且不耐貯藏;收穫晚了,蒜皮太厚,莖盤腐爛,散頭脫瓣,損失大,也不耐貯藏。商品幹蒜的收穫應在採薹後20天進行,當植株頂葉枯黃,假莖鬆軟時,即可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