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之清明養生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結束以及辰月的起始;位置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清明時節該如何養生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清明時養生的相關知識吧。

  清明養生的食材

  適宜吃什麼

  1、 飲食應定時定量,低鹽。

  2、 相應增加鉀的攝入,多食富含鉀的瓜果蔬菜,如芹菜、海帶、黑木耳、香菇、土豆、紫菜、油菜、香蕉、橘等。

  3、多食柔肝的食物,如粳米、薺菜、菠菜、銀耳、山藥、豆腐、木耳、竹筍、馬齒莧、蕨菜、魚腥草、芹菜、茄子、香椿、豬肉、雞肉等。

  4、若有高血壓等基礎病,可選用決明子、菊花、夏枯草等中藥食療輔助降壓。

  禁忌吃什麼

  1、不暴飲暴食

  2、少吃鹹食或過鹹食物,如鹹菜、醬菜、鹹筍乾、鹹肉等製品。

  3、忌食"發物",如筍、海魚、海蝦、羊肉等,以免舊病復發。

  4、肥胖者須減甜食,限制熱量的攝入。

  清明養生的食譜

  ***1***蒜香鯰魚

  【材料】鯰魚1條,蒜瓣適量。

  【調料】豆瓣醬、植物油、料酒、鹽、蔥段、薑片、泡椒段、白砂糖、醬油、醋、水澱粉、醪糟汁、高湯各適量。

  【做法】

  ①鯰魚處理乾淨,切段。

  ②蒜瓣放入碗中,加鹽、料酒、高湯,上籠蒸熟。

  ③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入鯰魚炸至表面金黃。

  ④原鍋留底油,放入豆瓣醬炒紅,倒入高湯,大火燒沸,放入蒸好的蒜瓣,燒至汁濃時,將魚撈出。

  ⑤鍋中原汁加醋、蔥段、水澱粉勾芡,澆在魚上即可。

  ***2***芙蓉銀耳羹

  【材料】雞蛋3個,水發銀耳100克。

  【調料】鹽、味精、胡椒粉、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①雞蛋磕入碗中打散,加入清水和鹽,調勻,上籠蒸成蛋羹;銀耳擇洗乾淨。

  ②鍋內倒入清水,下入清水,下入銀耳,燒煮10分鐘,加胡椒粉、鹽、味精調味,用水澱粉勾芡,淋在蛋羹上即可。

  清明時的人群養生

  1.男士:

  清明時節防“春瘟”

  “春瘟”並非指某一種疾病,而是對春季較常見的傳染病的統稱,它們大都發病狂,熱相偏盛,很容易傷陰,傳播速度非常快。用現代的醫學來看,這些病主要由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脈炎、大葉性肺炎、白喉、皮疹、 流行性腦膜炎、皮炎、腳氣等。

  清明時節,氣候非常不穩定,在我國北方,此時升溫速度很快,晝夜溫差加大,且多風乾燥,這種天氣會妨礙人體呼吸系統防禦功能的發揮,使人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各種病菌的侵擾。所以,清明時節我們應該積極的預防“春瘟”。

  清明時節,我們應常開門窗,給居室通風透氣,在緊張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休息,給自己足夠的睡眠時間。平時要多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的好習慣。對於一些流行性疾病,在疾病流行期還可選擇注射疫苗的方法進行預防。

  2.女士:

  ***1***生活習慣好,勝過打疫苗

  “春瘟”一般來勢凶猛,發病突然,且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體質不好的人極易被其擊倒。身體虛弱者、免疫力低下的兒童和老人此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接種疫苗。但是因為病毒可以變異,並且速度極快,所以有時即使打了疫苗也無濟於事。所以,抗擊“春瘟”應以預防為主,最主要的預防措施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一,講究衛生,勤洗手,及時更換牙刷。

  第二,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添衣保暖。腳部的保暖非常重要,因為腳部受涼常常會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更容易使人患上感冒。

  第三,注意防潮。不要長時間待在潮溼的地方,儘量避免在潮溼的地方勞作;陰雨天氣或潮溼的天氣除了通風透氣,不要長時間開窗;如果室內太過潮溼,應購置除溼的裝置加以調節;時刻保持衣物乾燥,不要穿潮溼的衣物。

  第四,經常運動。多運動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使人遠離疾病的侵擾。

  ***2***家務勞動≠體育鍛煉

  很多女士有這樣一種觀念,認為做家務同樣是一種運動,所以每天多做些家務勞動就不用再花時間去專門進行體育鍛煉了。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做家務需要耗費體力,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鍛鍊效果。做家務時,要不停的活動肌肉和關節,從一定程式上可以加速血液迴圈,增強體質。但是,家務活太多是一些繁瑣的工作,耗費時間長,運動量有限,並且缺乏運動的樂趣。所以專家指出,從健身的角度講,家務勞動的運動量、運動幅度都不夠,對機體和組織器官的鍛鍊效果很小,其養生保健的功能並不顯著。而體育運動則不同,它可以使人體的各個部位,從肌肉到關節再到人體各主要臟器都得到充分的鍛鍊,從而使人的身體素質全面提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意識到,家務勞動不能代替專門的體育鍛煉。為了獲得健康人生,我們最好每天抽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3.老人:

  呼吸“空氣維生素”,提振精神

  清明時分,春間融融,氣溫升高,天氣變暖,枯樹新綠,芳草依依。此時到郊外踏青,徜徉於綠草之中,流連於迷人的春色,是一種絕美的人生體驗,也是一項非常好的養生運動,歷來為養生名家所推崇。郊外更加接近大自然,空氣清新,沒有汙染,在這裡漫步,可以使人的吸氧量達到每分鐘1000立方厘米。

  郊外的新鮮空氣對人體有眾多好處,因為其中含有很多有“空氣維生素”之稱的負離子。負離子對人體有極好的保健作用。首先,負離子可以淨化空氣,消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其次,它可以加快人體各個組織的氧化還原過程,淨化體內的有害物質;第三,通過對人的末梢感受器官的作用,負離子對人體的神經系統有非常好的調節作用;最後,負離子有降血壓的作用,同時它還可以增進人體對細胞的供氧量,加快新陳代謝,提高肺部功能,使人感覺精力充沛,神清氣爽。

  清明養生的小常識

  清明時節,氣溫回升,此時出汗會帶走人體的大量水分;不穩定的氣候也會使人們在吃飯穿衣方面無所適從;如果再加上工作壓力和缺乏休息,很可能導致“上火”,根據中醫理論,“上火”需對症調養。

  一、小兒易發肺火——多是陰陽失調,肺無法護衛正氣,以致外邪入侵所致。

  二、青年人易發肝火——年輕人陽氣旺盛,春天容易導致內熱,使肝火旺盛。

  三、中年人易發胃火——中年人長期壓力大,久之容易產生胃火。

  四、老年人易發虛火——老年人容易腎陰虧損,主要表現為腰膝痠軟、多汗、失眠等症。

  五、婦女易發心火——多因心腎陰陽失調。

  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從飲食方面進行調養:小兒容易生肺火,應多吃蔬菜和水果;青年人容易生肝火,平時應少吃酸,禁食過辛過熱的食物以及海鮮;中年人易生胃火,平時可多吃時令水果以及黃色或綠色的蔬菜;老年人易生虛火,要少吃難消化以及刺激性強的食物;婦女易生心火,可適當選食酸棗、紅棗、百合等滋補心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