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水彩畫作品繪畫圖片

  水彩畫在構圖、造型、用筆和色彩等方面,在對水彩畫的寫意性的表現上都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美麗的印紋

  課時:二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材簡析:

  本課第一課時通過不同物品的印紋遊戲,使學生體會印紋的形式美感,並通過新增創作成畫;第二課時通過簡易的自制圖章,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用手、樹葉等有紋理的物體初步進行印紋練習,讓學生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

  2、體驗造型樂趣並獲得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驗用手、樹葉等印出的印紋的肌理效果,並有意識的進行畫面組織。

  教學準備:

  教具:範作數幅、白紙、水粉顏料、水彩筆,瓶蓋等能蓋印的東西。

  學具:白紙、水粉顏料、水彩筆、瓶蓋等。

  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階段:

  回憶冬天玻璃窗上佈滿水汽時用手在上面印手印的快樂情景。教師用大拇指蘸顏料在白紙上印出一個指印,再用水彩筆添畫幾筆,

  使其成為一個正在打球的小孩,匯入課題:美麗的印紋***板書具有紋理的字***。

  ..      ..      ..

  二、發展階段:

  1、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紙,讓全班學生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上臺用手按印。讓學生體驗印的樂趣。並讓學生簡單的表述自己手上紋理的特徵及手蘸色彩、按印的感受。

  2、找找身邊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印出漂亮的印紋?試著在自己的紙上印一下。通過嘗試敲印找到出現紋理效果的原因——物體上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了神奇的效果。

  三、創作階段:

  分小組合作,用手、樹葉、瓶蓋等進行印紋練習,注意色彩的協調及疏密的安排,還可以用水彩筆將印紋略作新增,或加上彩紙剪貼的物體,成為一幅幅有趣的畫。

  教師指導評價要點:

  1、是否發現物體上的紋理與敲出的印紋之間的關係。

  2、能否簡單的運用敲印的方法組織畫面。

  3、能否團結合作、注意衛生。

  四、展示每組作業,引導觀摩,讓學生談談觀摩感受並表達出來。

  五、收拾與整理:

  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與整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學習自制簡易的印章,並進行拓印,感受造型的樂趣。

  2、學習操作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自制印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讓他們大膽、自由的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教具:小五星、小紅花等學生熟悉的印章。瓶蓋、卡紙、剪刀、雙面膠、印泥。

  學具:瓶蓋、卡紙、剪刀、雙面膠、水粉顏料。

  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看看自己本子封面上老師給蓋的小紅花,思考:這種印紋和上節課我們印的印紋有什麼不同?這是怎樣產生的?

  2、學生傳閱小紅花的印章,仔細觀察、探究,找出其產生紋理的原因。

  二、發展階段:

  1、教師帶領學生用厚紙片製作簡易的印章。

  先製作一個只有一層的印章,如月亮、紅旗。製作方法是在硬紙上剪出外形,再粘到瓶蓋上。

  將自己製作的印章蘸上印泥蓋到黑板上的大紙上。組成一幅漂亮的畫。

  2、教師在大紙上蓋一個有重疊效果的印紋,啟發學生想一想這樣的印章怎樣製作。可以幾個人商量一下,先試驗著做一個。

  3、通過討論、總結找出最簡單的做法——利用紙片的重疊製作:

  先剪出物體的大輪廓,再剪出圖形中所需要的小部件,隨後貼上,要注意紙片厚薄的變化,最後注意圖案在圖章中構圖要飽滿,從而產生豐富的圖案形象。

  三、創作階段:

  小組合作,製作一枚利用紙片的重疊製作的圖章,然後各組將自己的圖章蓋出的印紋剪下來,在黑板上的紙上拼貼出一幅大畫。再用畫或剪貼的方法進行美化裝飾。

  教師指導評價要點:

  圖案在圖章中的構圖是否飽滿;印紋是否清晰;是否做到團結合作;衛生保持的情況。

  四、舉一反三:

  出示用磨印的方法制作的彩紙,簡介磨印的方法,鼓勵學生回家找找生活中凹凸不平的物品,通過磨印的方法制作有美麗印紋的紙,用到以後的藝術創作中。

  五、整理、打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