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攝影構圖

  “攝影構圖”是人們根據成功攝影作品歸納總結出來的一套實踐經驗進而上升而成的“理論”。那麼呢?下面就由小編來介紹一下。

  一、攝影構圖中的主體

  1.攝影構圖中的主體

  攝影構圖中的主體就是攝影所要表達的主要物件。

  主體在一幅新聞圖片中起著主導作用,它是畫面的結構中心,是表達攝影的內容和情感的主要因素,是攝影作品吸引讀者注意的中心。攝影作品沒有主體,就很難反映作品的價值和拍攝者的意圖,讀者也很難認識和理解畫面。

  2、主體的表現方法

  攝影如何安排主體和結構畫面,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題材不同,構思立意不同,畫面主體的安排和佈局也不會相同。只要能充分表現拍攝意圖,能夠吸引讀者的視覺注意,攝影構圖就是成功的。人們總結了一些在攝影構圖中表現主體的方法和技巧。

  A、從主體的大小***景別***安排上表現主體

  景別 是指鏡頭攝取的範圍的大小。一般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不同景別。

  遠景:主體人物在畫面中極小,一般用以表現環境氣氛,展現事物規模、氣勢。

  全景:能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全貌,主要表現主體人物與環境的位置關係,展示人物的動作。

  中景:拍攝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動,它既有利於表現環境特徵,又能表現人物的動作。

  近景:拍攝人的上半部畫面,主要表現人物的動作、表情,刻畫人物的性格。這時環境在畫面中已經消失,只留下背景。

  特寫:拍攝人物的區域性,環境和背景完全消失,可表現人物的細節活動和物體的關鍵部位,主體極為突出,具有極強的表現力。以小見大,以區域性表現整體。

  B、從位置安排上表現主體

  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安排,直接影響到讀者的視覺效果,影響到主體的表現和主題思想的表達。一般可以把主體安排在畫幅的中央,但這樣比較呆板。對畫面中主體安排比較適用的美學原則就是黃金分割法。

  二、攝影構圖中的陪體

  廣義的陪體應包括除主體之外的構圖因素,即:狹義的陪體、前景、背景、空白。

  陪體在畫面中起著陪襯、渲染與烘托主體的作用。它與主體構成特定的情節表現關係。在新聞攝影中,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區域、氣候、季節等,可以通過陪體較好地表現出來。

  陪體不能喧賓奪主。但並不是說,畫面中的陪體一定要在位置、面積或影調等方面都要弱於主體,而是指陪體在給予讀者的視覺刺激上不能蓋過主體,不能削弱主體的視覺中心地位。狹義的陪體。與主體相對應,並構成一定的情節關係。

  三、前景。 一般指主體的前方,靠近鏡頭的人與物。幫助構圖,豐富畫面的影調、層次與色彩,美化畫面。由於靠近鏡頭,成像較大,影調較深,所以能平衡影調結構,產生透視,增強縱深感和空間感。

  四、背景 是處於主體背後的人和物。能表明時代特徵、地域特徵和環境特徵等。起著烘托氣氛、突出主體的作用。清晰度不能超過主體,要簡潔。

  五、空白 照片的畫面除了有實體之外,有時還有空白。空白並非什麼都沒有,凡在畫面中色調相近或影調單一、屬於襯托畫面實體部分的都是空白。空白使畫面產生虛實變化,能夠產生畫面意境,使畫面形成一定的節奏,可增強主體的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