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最養生的吃法

  說到養生,並不一定要用藥來補。其實,五穀雜糧也是不錯的補品,養生保健作用並不亞於補藥。下面給大家分享。

  

  1、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徵、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每天早中晚服用。

  小麥紅棗粥

  原料:小麥10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飴糖***麥芽糖***100克。

  做法:小麥、大棗、糯米加水煮2小時,放入飴糖即可。

  2、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是進補的“上品”。煮小米粥時,待到粥熟後稍稍冷卻沉澱,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層浮有一層細膩的粘稠物,也就是粥油。粥油具有保護胃粘膜、補益脾胃的功效,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煮小米粥時,新米的補益效果比陳米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小米南瓜粥

  食材:小米100g、南瓜300g

  做法:

  1、南瓜去皮切塊,小米洗淨後用清水浸泡20分鐘;

  2、準備半瓶開水,倒入電飯鍋中,下小米煮30分鐘;煮小米時,用攪拌機將南瓜打成泥;

  3、30分鐘後,加入南瓜同煮,繼續煮15分鐘左右即可,中間要時時攪一攪,避免粘鍋。

  3、黑豆重養腎

  豆類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能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特別適合腎虛的人食用,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黑豆枸杞粥

  材料: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紅棗5~10個、料酒、薑汁、食鹽各適量。

  做法:上述配料加水適量,用急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爛熟,即可取湯飲用,每日早、晚飲用,每次2~3杯為宜,可長期飲用。

  4、大米重潤肺

  大米,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滋陰潤肺、除煩渴的作用。古代的養生家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祕患者可早晚喝些大米粥。

  同時,常喝大米粥有助於津液的生髮,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面板乾燥等不適。

  做法:用小火熬製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核桃枸杞大米粥

  材料:大米80克***1/2杯***、核桃10克、枸杞2克

  做法:

  1、鍋內放約1000ml水,大火燒至水似開非開。

  2、大米用清水沖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一點食用油和食鹽。

  3、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熬製約20分鐘。

  4、核桃用刀切成小碎塊,放入鍋中,煮約10分鐘至鍋開。

  5、枸杞用清水洗淨。

  6、將洗淨的枸杞放入鍋中,繼續煮約10分鐘。

  7、煮粥的期間要間隔一段時間,就用小勺把粥攪拌一下。

  8、直到將粥煮熟,至湯汁剩下一半濃稠為止。

  春季養生必吃的食物

  桔子

  桔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餘種營養物質。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

  春韭

  春天吃韭菜好處多多。春寒還料峭,春韭入菜來。韭菜性溫,有補腎的作用。春天氣候冷暖不一,建議男士到春季不妨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陰散寒。而且,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

  菠蘿

  是三月的春天時令水果。菠蘿含有一種叫“菠蘿朊酶”的物質,它能分解蛋白質,溶解阻塞於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血凝塊,改善區域性的血液迴圈,消除炎症和水腫;菠蘿中所含糖、鹽類和酶有利尿作用,適當食用對腎炎,高血壓病患者有益;菠蘿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

  胡蘿蔔

  含有豐富的鉀,有降血壓的作用,食物纖維能發揮整腸功效。B-胡蘿蔔素會在體內變化成維生素A,提升身體的抵抗力,抑制導致細胞惡化的活性氧等。此外,因含有豐富的鉀,具有降血壓的作用,以及食物纖維能發揮整腸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