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成功的基石例子

  信念是大海中的燈塔,指引我們前行;信念是初升的太陽,給我們希望;信念是山頂的美景,給我們奮鬥的動力。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了。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裡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託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露出堅定的神色。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那壺支撐他們的精神之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裡,真正救了他們的,又哪裡是那一壺沙子呢?他們執著的信念,已經如同一粒種子,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最終領著他們走出了“絕境”。

  事實上,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那麼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

  人生就是這樣,只要種子還在,希望就在。

  篇2

  楊長林,56歲,重慶金谷集團董事長。1980年開始經商,1993年成立金谷集團,在涪陵區等地從事房產開發;2001年通過開發天賜溫泉正式進軍溫泉產業。目前企業淨資產超過6億元。

  1999年初,有一天,在日本北海道的一處溫泉景區內,楊長林手握一杯清酒,半躺在樹林掩映的湯池裡,一邊欣賞著周圍的花草假山、奔跑的孔雀,一邊感嘆說:“要是把這個溫泉搬回重慶,該多好啊!”

  這個念頭,讓當時已在房產和酒店業頗有建樹的楊長林突然迷上了溫泉。半年後,他到銅梁收購了一個溫泉---古西溫泉。沒想到,花了上千萬投資後,才發現附近有一家汙染嚴重的造紙廠。

  第一次受挫並沒有動搖楊長林搞溫泉的信心。

  之後,他很快又僱了一家地質勘探公司,在重慶一處地方挖起了溫泉。井打了幾千米卻沒出水---楊長林這次花了400多萬元,明白了一個“行業常識”:打溫泉井是要講點運氣的,因為目前普遍的成功率只有60%。

  這個不行,那就再開挖一個吧。楊長林馬上了又掏了400萬元,再找了一處地方打井。哪知道,最後仍然沒“挖”出溫泉。

  “老闆不是有毛病吧?公司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偏要去拿這麼多錢來挖洞洞耍!”搞溫泉一上來就連遭三次失敗,讓一些員工和朋友對楊長林的舉動有了“看法”。楊長林心裡也開始有些動搖了。

  2001年初,楊長林召集公司員工和有關專家,在自己經營的白市驛“重慶第一垂釣俱樂部”內召開了一個大會。大會的主要內容是:“總結公司搞溫泉兩年的失敗教訓以及下一步的安排。”

  在草擬的大會發言稿裡,楊長林已作好了對自己“決策失誤”道歉的準備。然而,一張地圖的意外出現,徹底改變了大會的原來的意思,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楊長林的命運。

  就在大會開始前1個小時,一位著名的地質專家,突然不請自到,拿著一張地質結構圖,找到了楊長林。

  “聽說您四處在打溫泉井,可您知道嗎?就在你的腳底下,就有形成於2.3億年前的三迭紀嘉陵江組岩層,具有數萬年礦化齡的天然溫泉?在這裡打井,我有九成的把握挖出溫泉。”專家說道。

  這次,楊長林又動心了。

  楊長林在1個月之後,便開始第四次打溫泉井。然而,溫泉井打了3個多月,仍未發現明顯的水熱反應。難道這次又失敗了?每天七八萬元的打井成本,讓楊長林的心情十分沉重。

  “放棄了吧,董事長!”一位員工勸告說。

  “最後再挖5天!”楊長林幾乎絕望地說。

  “難道老天要我放棄?”2001年4月15日,楊長林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而在“失敗倒計時”的第三天,在鑽機裝置到達3060米“極限鑽深”的最後關頭,一股濃烈的硫磺氣味瀰漫而出。

  “啊,出水了!”,當第一股溫泉水從工地上噴出時,工人們沸騰了。這時候的楊長林,卻一個人悄悄回到辦公室,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6個字:“哎,終於賭贏了!”

  “真是命運多坎坷呀!”從商20多年來,無論賣服裝、做餐飲、搞房產,楊長林幾乎樣樣都特別的順利。可他就是很納悶,為什麼做起溫泉生意,就開始連續“倒黴運”,第一個溫泉“套牢”了,第二個、第三個溫泉“挖廢”了,而第四個溫泉掘地幾公里也還不見水。

  那一刻,楊長林不假思索地寫出一個名字:天賜溫泉。

  去年,天賜溫泉接待遊客40多萬人次,利潤2000多萬元。而更讓楊長林沒想到的是,天賜溫泉成功後,楊長林又在東泉、璧山、墊江等9處“挖”溫泉,結果全都成功。

  篇3

  有兩位年屆七十歲的老太太,對於未來也因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然而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是怎麼個想法。

  於是她給自己訂下了更高的期許,在七十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隨後的二十五年裡她一直冒險攀登高山,其中幾座還是世界上有名的。

  就在最近她還以九十五歲的高齡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她就是大大有名的胡達•克魯克斯老太太。 由上述的例子可見,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能夠決定一個人的一生,而得看他對於這一切賦予什麼樣的意義,也就是說他是用什麼樣的認知,這不僅會決定他的現在也決定他的未來。

  人生到底是喜劇收場還是悲劇落幕,是豐豐富富的還是無聲無息的,就全在於這個人到底抱持的是什麼樣信念。

  信念何以對我們的人生有這麼大的影響?事實上它可算是我們人生中追求快樂、避開痛苦的引導力量。當我們人生中發生任何事情時,腦海裡便自然會浮現起兩個問題: 一是這件事對我是快樂還是痛苦***或可說是好還是壞***?二是此刻我得采取什麼行動,才能避開痛苦或得到快樂***或趨吉避凶***?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如何,就全得看我們所持的是何種信念。

  信念不是自然生成的,乃是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累積而學會的,它是我們生活中行動的指標,指出我們人生的方向、決定我們人生的品質。

  不要小看經驗,它可以讓我們辨識出事物的共通性,使我們“有把握”敢去做一件從未做過的事。若欠缺這種把握感,生活中就有很多事我們不敢去做了,可以說經驗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讓我們敢於嘗試。

 

的人還:

1.信念是成功的基石事例

2.堅定信念而成功的事例

3.堅守信念而成功的事例

4.成功需要無比堅定的信念

5.成功人士信念奮鬥歷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