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股利政策的優缺點

  剩餘股利政策的理論依據是MM理論股利無關論。那麼,有哪些知識點?小編為您分享。

  概述

  1、優點

  留存收益優先保證再投資的需要,從而有助於降低再投資的資金成本,保持最佳的資本結構,實現企業價值的長期最大化。

  2、缺點

  如果完全遵照執行剩餘股利政策,股利發放額就會每年隨投資機會和盈利水平的波動而波動。即使在盈利水平不變的情況下,股利也將與投資機會的多寡呈反方向變動:投資機會越多,股利越少;反之,投資機會越少,股利發放越多。而在投資機會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則股利發放額將因公司每年盈利的波動而同方向波動。剩餘股利政策不利於投資者安排收入與支出,也不利於公司樹立良好的形象。

  剩餘股利政策的理論依據

  剩餘股利政策的理論依據是MM理論股利無關論。該理論是由美國財務專家米勒***Miller***和莫迪格萊尼***Modigliani***於1961年在他們的著名論文《股利政策,增長和股票價值》中首先提出的,因此被稱為MM理論。該理論認為,在完全資本市場中,股份公司的股利政策與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無關,公司派發股利的高低不會對股東的財富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公司決策者不必考慮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公司的股利政策將隨公司投資、融資方案的制定而確定。因此,在完全資本市場的條件下,股利完全取決於投資專案需用盈餘後的剩餘,投資者對於盈利的留存或發放股利毫無偏好。

  股利無關論概況

  股利無關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和財務學家默頓·米勒***Merton Miller******簡稱莫米***於1961年提出。莫米立足於完善的資本市場,從不確定性角度提出了股利政策和企業價值不相關理論,這是因為公司的盈利和價值的增加與否完全視其投資政策而定,企業市場價值與它的資本結構無關,而是取決於它所在行業的平均資本成本及其未來的期望報酬,在公司投資政策給定的條件下,股利政策不會對企業價值產生任何影響。進而得出,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為其資本結構的線性遞增函式。在此基礎上,莫米又創立了投資理論,企業的投資決策不受籌資方式的影響,只有在投資報酬大於或等於企業平均資本成本時,才會進行投資。莫米的股利無關論的關鍵是存在一種套利機制,通過這一機制使支付股利與外部籌資這兩項經濟業務所產生的效益與成本正好相互抵消,股東對盈利的留存與股利的發放將沒有偏好,據此得出企業的股利政策與企業價值無關這一著名論斷。

  但是莫米理論是建立在完善資本市場假設的基礎之上,這包括

  ***1***完善的競爭假設,任何一位證券交易者都沒有足夠的力量通過其交易活動對股票的現行價格產生明顯的影響;

  ***2***資訊完備假設,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費獲取影響股票價格的任何資訊;

  ***3***交易成本為零假設,證券的發行和買賣等交易活動不存在經紀人費用、交易稅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潤分配與不分配、或資本利得與股利之間均不存在稅負差異。

  ***4***理性投資者假設,每個投資者都是財富最大化的追求者。這一假設與現實世界是有一定的差距。雖然,莫米也認識到公司股票價格會隨著股利的增減而變動這一重要現象,但他們認為,股利增減所引起的股票價格的變動並不能歸因為股利增減本身,而應歸因於股利所包含的有關企業未來盈利的資訊內容。

  從某種程度上說,莫米對股利研究的貢獻不僅在於提出了一種嶄新的理論,更重要的還在於為理論成立的假設條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在莫米的完善市場假設中,兩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市場特徵是:

  ***1***沒有稅賦或交易成本;

  ***2***市場參與者之間的資訊分佈是對稱的。後來的研究大多圍繞著這兩個假設進行。在考慮稅賦因子之後,可以檢查現實世界中股利政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而在引入管理者與投資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後,則可以從代理理論和訊號理論兩個角度對管理者制定股利政策的動因進行深入分析。其中,稅賦因子對股利政策影響集中體現在除權日的股價反映中,而不對稱資訊的影響則反映在股價對股利宣告的變動中,這使得財務學家們可以通過對除權效應和宣告效應的實證研究來檢驗各種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