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蘇的功效和作用

  白蘇為一年生草本。古名荏,又稱荏苒。種子可榨油,並可與老莖共入藥,葉可提取芳香油。野生白蘇種子散落後,常成批生長,自成群體。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對神經系統作用

  小鼠灌服白蘇葉甲醇提取物2g/kg,可使腹腔注射環已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延長84%。揮發油主要有效成分系紫蘇醛和豆甾醇。葉提取物中分離得到的紫蘇醛,左旋檸檬烯,紫蘇酮,香薷酮,肉豆蔻醚和蒔蘿油腦化學型別化合物,各以要當於提取物2g/kg的量給小鼠口服,也有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作用,其中含蒔羅油腦和肉豆蔻醚型化合物的葉提取物作用最強。

  2、輕瀉作用

  白蘇含紫蘇酮型物質***PK***的葉提取物1g/kg口服,可能性顯著促進小鼠小腸內容物推進,0.25g/kg劑量即有此作用。將PK類物質繼續分離得到的紫蘇酮19mg/kg促進小腸內容物推進率可達138%,在3.8-15mg/kg劑量依賴性試驗中,口服15mg/kg時作用達峰值,口服的ED50為11.0mg/kg。將PK15mg/kg、60mg/kg注入十二指腸,也可使小腸內容物推進增國中。在體外空腸縱行肌孵育液中加入10-6g/kg、10-5g/ml、和10-4g-ml的PK,有劑量依賴性鬆弛作用。而10-5g/kg的PK劑,它可刺激環形肌蠕動,鬆弛縱行肌。

  3、對逸疫系統的影響

  白蘇葉汁給小鼠腹腔注射,可使腹腔滲出液中中性粒細胞聚積。葉汁還可使造模而升的高小鼠血清腫瘤壞死因子水平下降。白蘇葉的抗過敏物質在體外有直接抑制巨噬細胞產生TNF的能力。白蘇提取物還能抑制IgE產生。

  4、抑菌作用

  白蘇葉中得到的白蘇油對接種和自然瀉染的細菌***變形桿菌***、真菌***酵母菌、黑麴黴菌和青黴***均有抑制醛、蒎烯、檸檬烯成分的提取液口服可延長感染綠膿桿菌的小鼠存活率。

  5、其他作用

  從白蘇中得到的化合物有黃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可治療痛風。白蘇子全草熱水提取物100μg/ml對牛心磷酸二酯酶的抑制活性平均為36.2%,其中的三氯甲烷***CHCI3***可溶性組分抑制活性為62.6%,不溶於CHCI3組分幾乎無抑制活性。

  白蘇的相關資訊

  脣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古名荏。種子可榨油,並可與老莖共入藥,葉可提取芳香油。株高約1米。莖方形有溝,多分枝,基部堅硬,光滑,上部有白色毛茸。葉卵圓形,先端尖,背面有腺點。莖葉綠色。總狀花序頂生或側生。小堅果圓形,俗稱蘇子,黃褐色,有網紋。原產中國,現分佈在東北各省,以及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福建、雲南、貴州等地。日本、朝鮮和印度北部也有分佈。野生白蘇種子散落後,常成批生長,自成群體。

  白蘇性喜溫暖向陽環境,適栽於疏鬆肥沃土壤。生長期注意施肥 、中耕、除草和防治褐斑病、鏽病和造橋蟲。由於其野生性較強、種子成熟期不一,且易散落,選育適於栽培的優良品系是生產上的主要課題。種子含油率30%~51%,平均38%,油含飽和脂肪酸、油酸和亞麻酸等,屬快乾性油,工業上用作塗料。嫩葉幼花也可供食用。中醫學上稱紫蘇和白蘇莖為蘇梗,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食積氣滯;紫蘇種子稱蘇子,可治咳逆、痰喘等症。白蘇種子還可作鳥類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