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製取氧氣教學設計

  氧氣的製取還可以用過氧化鈉***Na2O2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製取氧氣教學設計

>

  九年級上冊製取氧氣教學反思

  本課題的重點是氧氣的製法及實驗操作,難點是催化劑的概念,本堂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在實驗室裡製取一種新物質,所以對於製取的基本步驟非常陌生,因此老師如何引導是這堂課的關鍵。

  這堂課我通過“反應原理-藥品-儀器-實驗步驟”的基本設計思路進行教學,首先提出問題“實驗室中如何獲取氧氣”來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然後和學生一起探究實驗室中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儀器和藥品,並通過一些列問題的提出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實驗中獲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從而上升到獲取物質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再根據反應原理及儀器藥品,歸納得出實驗方法、步驟。課上學生能夠主動的思考問題參與到學習中,小組合作充分,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對於教學目標和重點的把握需要進一步提升。本節的重點氧氣的製法,也就是物質獲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催化劑”是一個基本概念,是本節課的難點,但教學中未能很好的突破難點。

  二、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效率包括學生學什麼,怎麼學,學到多少。在“氧氣的實驗室製法”中就要求學生獲得獲取物質的一般思路的方法,而不是過多的糾結於小問題和細枝末節。在這一方面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從製取氧氣中提取獲取物質的思路,則可以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獲取物質的思路”的一個相關圖式,從而形成較強的知識網路。另外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是學生“怎麼學”的關鍵。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感興趣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廣泛的採取“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相結合,使學生更好的體驗感悟化學的神祕和魅力。為了達到目的,教學上花時較多,易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