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學會等待

  讓寶寶學會等待,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懂得珍惜,有適應性和獨立性等性格品質。而不是說任何事物都需要讓孩子等待。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孩子等待方法1

  1、根據不同的年齡合理掌握延遲滿足的時間和方式。

  因孩子的年齡、需要不同,父母給予其延遲滿足的時間和方式也應有所不同不同。比如剛出生的寶寶主要是生理需要,當他們餓了或渴了,就會嗷嗷大哭。父母可以稍微晚幾秒給孩子餵奶、喂水,讓他們從小就學會等待。

  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至兩三歲,孩子的需要逐漸多起來,父母要學會分析孩子的合理需要,給予不同的延遲滿足方式:可以推遲滿足時間,讓孩子學會等待;也可以讓孩子付出勞動或努力。比如寶寶喜歡上了一臺遙控車,這時父母可以告訴寶寶等他過生日時,父母再買給他。如孩子想要一輛自行車,父母可以讓他幫忙做家務一星期,然後再買給她。這樣在等待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忍耐,也學會了珍惜。當然,父母的許諾都要得到兌現,不然孩子會覺得這是你故意拖延的藉口。

  2、說明延遲滿足的理由。

  對於可以延遲滿足的需求,父母要向孩子講明道理,讓孩子明確知道父母不能立刻滿足他們的理由。如孩子想玩鞦韆,父母可以告訴他:“鞦韆是公共玩具,需要排隊等候,等其他的小朋友玩完了,你再玩”。如孩子想要一件很貴的玩具,父母可以告訴他:“這個玩具太貴了,等你長大一些,再買給你玩。”

  3、冷靜對待孩子的任性哭鬧。

  有的孩子很任性,當父母不能即時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會通過哭鬧來與父母抗爭,這時父母一定要冷靜對待,態度堅決,不能有半點讓步。必須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有些東西並不是想要,就可以立即得到。當孩子發現哭鬧不能解決問題時,他就會試著按照父母的意圖做,要麼等待,要麼通過付出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

  4、不要吝嗇表揚。

  當孩子接受父母對他需要的延遲滿足時,父母一定要及時表揚他,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再次出現。如孩子通過幫助父母拖地、洗碗而獲得自己心儀的玩具時,父母可以表揚孩子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當孩子排隊輪流和別的小朋友玩玩具時,父母可以表揚孩子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或獎勵孩子一根棒棒糖等。通過表揚,使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精神上會感到滿足。

  教孩子等待方法2

  1.不要在孩子有求於你時,馬上就伸出援手。若非緊急事件,可以藉口有事耽擱,請他稍候片刻,讓他體會等待的感覺。

  2.具體告知要等到何時,或大約要花多少時間。比如可以跟孩子說:“等我把碗洗好”、“晚餐弄好就過去”等,或者設定鬧鐘,囑咐鈴響時才有空幫忙。

  3.當孩子等待時,給予轉移注意的作業。如果孩子在四歲以下,可以讓他數數、唱兒歌或玩玩具;若年紀稍大點,鼓勵他自己找點事做。

  4.斟酌提供獎勵,肯定等待的表現。例如,孩子願意配合等待,事後給予讚美或糖果、玩具、延長遊戲時間等回饋,強化繼續如此的動機。

  5.陪伴從事需要耐心的事務。例如培育花草、製作蛋糕或釣魚等,在實際操作中,幫助孩子理解許多事要有成果需花費時間,無法馬上得到。

  6.多念故事給孩子聽。選擇連續性且分章節的童書,每次只念一個段落,讓孩子對於後續的發展有所期待。

  7.幫孩子擬定作息表。生活中,儘量規劃好孩子看電視、吃點心、外出遊玩等活動的時段,時間到了,才能進行下一個專案,幫助孩子學習等待。

  8.灌輸輪流的觀念。例如:帶孩子到公園、遊樂場,和其他人一同玩溜滑梯、盪鞦韆、搖搖馬等,讓他知道什麼叫“輪流玩”,進而懂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