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育孩子正確花錢

  培養金錢觀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怎樣不讓他們變成“守財奴”或者“揮霍者”?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正確花錢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會孩子正確花錢7個妙招

  1、樹立用錢觀念,讓孩子真正瞭解“錢”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應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用錢觀念,告訴孩子錢是幹什麼用的,怎麼用最好。

  “錢是用來買有用的東西的,而不是來亂花的。”比起不讓孩子花錢,一味禁止,讓孩子懂得這個道理更加行之有效。

  2、家長自己做好榜樣

  如果家長能夠做到勤儉節約,言傳身教,讓孩子跟著學,就很容易幫助孩子建立起好的花錢習慣。

  比如過年過節,討論買東西、送禮,家長自己就鋪張浪費,孩子必然也是大手大腳。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看家長如何合理規劃、討論合理用錢,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育。

  3、有錯就及時指出

  孩子可能有一些不正確的用錢方法,發現了就要立即指出,同時鼓勵他們用正確的方法。

  如果孩子使用了正確的方法,要立即給予獎賞,但獎賞的可不要是現金,以表揚和獎勵為主。

  4、給孩子建個私人賬戶

  可以徵得孩子同意,幫助孩子建立賬戶,由他們自己保管,把他們的零花錢存進去,另找一筆記本,記錄每一筆取出的錢的用處,讓孩子自己分析哪一次用得最有意義。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用自己錢的習慣,儘管錢是大人給的,但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節約的意識。

  5、試著讓他們學“賺錢”

  有付出勞動,才會有回報。比如壓歲錢可以統一管理,讓孩子學習通過勞動來獲得報償。但要注意,不要變成赤裸裸的“做事就是為了要錢”。

  6、再富不能富孩子

  人家說“再苦不能苦孩子”,我們偏說“再富不能富孩子”。當然,這個是相對的,主要是說家長即便經濟狀況好,也不能讓孩子太富有。孩子的錢用完後最好稍等一段時間,讓孩子體驗一下沒有錢的感覺。

  7、讓孩子參與一些簡單的家庭預算

  其實不是讓孩子出多少主意,而是培養孩子對家庭負責任的意識

  國外怎麼教育孩子正確“花錢”

  日本:用金錢傳遞“魔力”

  日本的山本教授認為,孩子的零花錢作為一種文化中介工具,在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孩子們通過使用零花錢來創造自己的生活。

  在日本,父母對孩子零花錢的控制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定期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安排開銷。第二種是根據孩子的要求或願望來給孩子零花錢,每一次和孩子協調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

  美國:從零花錢學理財

  教孩子使用零花錢是讓孩子學會如何預算、節約和自己做出消費決定的重要教育手段。

  父母儘可能將孩子的零花錢數量控制在與他的同伴大致相當的水平上。至於零花錢的使用,則由孩子全權負責,父母不直接干預。但孩子因使用不當而犯錯時,父母不輕易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因為只有如此,孩子才會懂得過度消費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學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

  教會孩子如何存錢。通過減少送給孩子昂貴物品的方法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向孩子解釋:如果將來想擁有更有價值的東西,他們不得不在當前放棄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存錢的習慣會使孩子珍視自己勞動所得。

  為了幫助孩子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一些美國家庭還讓青少年為自己的電話費和車費以及一部分家庭開支付賬。孩子成熟後,父母常會翻開賬本,告訴他家中的錢是怎麼花的,以幫助孩子瞭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財政”。

  新加坡:倡導儲蓄

  “節約和儲蓄是美德“,這種傳統的價值觀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終牢固不變。從銀行存款額看,新加坡全國中小學生參加儲蓄的百分比超過53%。新加坡的學生如此會存錢,在於社會與家庭、學校的合力引導。教育部、郵政儲蓄和銀行每年都開展全國性的校際儲蓄運動。在這種環境下,許多孩子都成了儲蓄迷,他們為了防止自己花錢大手大腳,連提款卡也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