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立夏吃豌豆飯

  立夏有吃豌豆糯米飯的習俗,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由來,那麼你知道立夏為什麼要吃豌豆飯嗎?本文是立夏吃豌豆飯的由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立夏吃豌豆飯的由來

  在立夏這天,不少地方都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也保持著吃豌豆糯米飯的傳統。最早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五種不同的豆子,加上白粳米一起煮,稱為“五色飯”,後來改用嫩綠的豌豆,慢慢演變成了豌豆鹹肉糯米飯。

  立夏為什麼要吃豌豆飯?據說與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有關。

  諸葛亮七擒孟獲後,為使他對蜀漢幼帝拜服,臨終時便召他來,要求他每年至少去看望阿斗一次。當天正是立夏。由此每年立夏日,孟獲都要往成都拜見蜀主劉禪。數年後,晉武帝滅蜀,把阿斗擄到洛陽,孟獲不忘諸葛亮所囑,每年立夏日仍前往洛陽看望阿斗。

  此人唯恐阿斗被虧待,每次都要親自用大秤稱阿斗體重,一再告訴晉武帝,如有絲毫差池,他是決不答應的。武帝見他如此認真,便想出一個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屆立夏,便命人煮糯香可口的豌豆糯米飯給他吃,阿斗至少吃兩大碗,等孟獲來稱人,都比上年重幾斤。於是後來立夏就有了吃豌豆飯習俗。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立夏日將兜得的米與食材在露天煮飯,飯上放青梅、櫻桃等,分送日前給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間認為兒童吃後,可防中暑。立夏飯里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五穀豐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飯,還有一年到頭身體健康的寓意。

  南京的老人會讓小孩在立夏這一天吃豌豆糕,因為據說吃了豌豆糕可以不疰夏,另外,豌豆形如眼睛,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另外,豌豆的養生功效也不錯。每100克豌豆中含維生素B10.49毫克,是毛豆的3倍之多,而天熱出汗會丟失一部分B族維生素,因此豌豆很適合夏天食用。豌豆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葉黃素,對保護視神經、改善視力非常有益。

  對於清腸,豌豆可是很好的東西,它裡面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順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兩種鹹肉豌豆飯的做法

  一種是先炒後煮法:把糯米洗淨,將豌豆、鹹肉丁、春筍丁過油炒一下,調味倒入洗淨的糯米,加鹽、雞精和水,水要沒過所有的材料,然後倒入電飯煲或高壓鍋中燒熟。

  另一種是炒熟法:糯米在洗淨後加冷水浸泡5小時以上,瀝乾,起油鍋,將豌豆、鹹肉丁、春筍丁先炒一下,再倒入糯米一起炒至熟,最後放點鹽和味精調味。

  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最接近正確答案呢?其實這兩種方法過去和現在都有人在用。

  老底子的人偏愛前者,因為那時候用的都是柴灶燒飯,將豌豆、鹹肉丁等炒熟後就加上水,和飯一道小火燜著。這樣燜出來的糯米很柔軟,但因為一年也才做了沒幾回,用水的量很難掌控和拿捏得準,一不小心就會太爛或太乾。

  後來,很多人家都用上了煤氣灶,於是就有人想出了把糯米和料放在一起炒的方法,雖然沒有了加水的煩惱,但這種方法炒出來的糯米飯一顆顆相對堅硬,腸胃不好的人不宜選擇。

  立夏節的來歷

  每年農曆四月間,公曆5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時開始。民間習慣把它作為夏季的開始。

  太陽到達黃經45,夏季開始的日子

  每年5月5日或6日時,“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太陽到達黃經45°,故名立夏也,2011年5月6日,農曆4月4日,星期五為2011立夏。立夏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立夏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曆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顧名思義,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致。按氣候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為夏季的標準。每年農曆四月間,公曆5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時開始。民間習慣把它作為夏季的開始。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莊稼生長漸旺,多進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管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