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審計學專業畢業論文

  審計對於降低企業的代理成本,緩解代理衝突,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維護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校物資採購審計開展重點與方法

  採購審計是指物資採購審計,即指組織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依據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及相關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式和方法,對物資採購各部門和環節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等所進行的獨立監督和評價活動。 這裡所稱的“物資”是指組織在產品生產、基本建設和專項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工具、配件和裝置等。廣義的採購審計則包括物資採購審計以及基建審計、合同審計。本文所講的高校採購審計主要是指物資採購審計。物資採購審計的目的是改善物資採購質量,降低採購費用,維護高校的合法權益,促進高校組織價值的增加及目標的實現。

  一、目前高校可以採用的物資採購審計的兩種模式

  根據高校各自的管理模式和要求、物資採購業務量的大小以及內部審計機構資源等的不同,物資採購審計可以採取專案管理式審計和過程參與式審計兩種模式。

  專案管理式審計是有重點、有目的地將某物資採購部門、環節或物資品種納入年度審計計劃,形成為特定審計專案,並實施相應審計程式的審計模式。大、中型規模的組織適合採用該模式。該模式適用於採購規模較大、年採購金額較大、社會知名度較高的高校。過程參與式審計是由專職內部審計人員參與監督物資採購的全過程或者部分重要過程,實現物資採購審計的日常化。小規模組織可以採用該模式,一般職業院校、小規模高校也可以適當採用。在此我們要注意的是,不能斷然割裂這兩種審計模式的緊密辯證關係,將其絕對化。事實上,這兩種審計模式可以綜合運用,聯絡推廣。在內部審計資源缺乏的特殊情況下,可採用過程參與式審計。在積累了一定資訊的基礎上並且對該專案進行審計涉及高校的重要性權益時,則以專案管理式審計為主。兩種審計模式可以相互結合起來,關鍵是怎樣發揮出採購審計的最大效益。

  比較上述兩種採購審計模式,說明可以通過對高校內部某個業務流程或環節,有效地開展審計工作,達到最大限度地節省審計成本或資源的目的。不一定非要開展專項的採購審計,才算是採購審計業務。必要時實行業務外包,可以委託中介單位進行採購審計。

  二、開展高校物資採購審計的重點和方法

  高校物資採購審計應採取“重點突出,區別對待”的方法,選擇採購數量較大、採購次數頻繁、採購價格較高、採購價格變化頻繁、質量問題突出、長期積壓或短缺、群眾反映普遍、領導關注、內部控制薄弱和出現錯弊概率較高的環節或物資類別等。審計重點集中於如下兩點:一是對物資採購過程中的招標檔案以及採購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所進行的審計,防止出現包括盲目簽訂採購合同風險、合同無效風險、合同條款不利風險、合同違約風險和合同檔案管理混亂風險等。二是對採購方式執行情況的審計,對物資驗收、貨款支付、辦理索賠等業務執行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所進行的審查和評價。

  對列入審計重點的業務,一般採用全面審計法,對物資採購涉及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項資料和資料的每一個方面進行全面審計。對於列入審計範圍的非重點業務,一般採用抽樣審計的方法,選擇有代表性的採購流程或品種進行審計,可以運用檢查法、函證法、詢問法和重點審計法、複核法、觀察法、分析法等方法。

  三、開展高校物資採購審計的措施

  具體審計措施如下:

  1. 招標檔案確定過程中的審計

  資產使用部門經學校物資採購招投標工作辦同意後進行某項物資招標採購,審計部門按其職責許可權適時介入,對資產與裝置管理處擬訂的招標檔案進行審計,監督購置儀器裝置的資金是否到位、是否納入學校年度財務預算,並關注招標檔案中對所購裝置、材料的型號、規格、技術性能、指標要求、系統配置、報價要求,對投標人的資質、資信度考查情況、業績要求,對開標時間、地點以及招標人所要求的其他附屬要求,如供貨時間、付款方式、預留質保金或保脩金的數額等是否表述清楚,用詞是否準確,避免潛在投標人對招標檔案的理解不一而產生疑義。關注招標檔案是否存在要求或者標明特定的生產供應者以及含有傾向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其他內容的情況。涉及特定專業判斷的,可以諮詢有關專家意見作為佐證基礎性資料,但應考慮迴避制度。是否存在招標機構、採購單位和供應商相互惡意串通的虛假招標行為。另外,招標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檔案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以及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情況。

  2.開標評標定標過程中的審計

  審計部門須關注評標專家組成員是否都是依據招標檔案和評分細則獨立地對潛在投標人的投標檔案進行客觀、公正、公平的打分;是否符合低成本高效益原則;標底價格明顯偏離、違背市場規律的,可請招投標中心負責人組織評委在評標過程中給予判斷認定。評標委員會完成評標後,是否向招標人提供書面評標報告,並推薦合格中標候選人,中標候選人的基本條件是否符合規定的條件,是否按規定進行了排序,採購人是否按照評標報告中推薦的中標候選供應商順序確定中標供應商或事先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供應商;中標供應商確定後,中標結果是否在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採購資訊釋出媒體上公告,並向中標供應商發出中標通知書;投標供應商對中標公告是否有異議,招標採購單位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對質疑內容作出答覆。

  3.經濟合同審簽過程中的審計

  採購合同簽訂的合規合法性應當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採購合同條款的完備性和合同內容的合法性。

  ***2***採購合同的執行結果。

  ***3***審查合同的管理是否規範。

  審計部門須審查採購合同的內容是否合法、規範、完備;合同價款是否公平合理;合同中涉及各方的責權利、質量、裝置安裝工期、付款方法、保修及其時效規定是否合規、完備;關注中標方是否將投標檔案中的優惠條件逐條落實在合同中,力爭維護學校的權益不受損失。

  4.驗貨付款過程中的審計

  技術較複雜、金額較大的由資產與裝置管理處組織驗收小組,參與驗收的人員須包括資產與裝置管理部門、使用部門、財務部門、審計及監察部門和有關專家在內,實行部門會簽制度。驗收工作應圍繞著是否按照採購檔案和合同有關條款的要求,對應驗收物件的數量、質量及規格型號等的符合性進行審查。

  5.物資採購後續審計

  對並不是一次性結清的採購業務,審計部門應做好備用臺賬的記錄工作。需要辦理退換或索賠事宜的,要將處理落實情況詳細記載,控制付款額。到使用部門進行回訪,瞭解退換或索賠事宜的處理情況,同時對廠商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做到心中有數,也為下次招標提供有反饋價值的資訊資料做好準備。

  主要參考文獻:

  [1]徐廣生。 教育採購招投標業務審計的難點[J].中國內部審計,2008***1***。

  [2]陳啟蘊。 淺析高校工程物資採購招標審計中的關鍵控制點[M]. 教育部財務司。中國教育審計二十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王書生。高等院校物資採購內部控制環節與監控[M]. 教育部財務司。中國教育審計二十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2號——物資採購審計[S].2005。

  範文二:淺談工程專案審計的幾個要點

  對工程專案,尤其是國家級大型工程專案的審計是我國國家審計機關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最終目標是確保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進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資效益。由於工程專案的建設週期一般較長,往往要經歷從可行性研究到竣工驗收及投入運營等諸多環節,因此,審計機關在開展相關審計工作時,也應根據工程專案建設的不同階段確定相應的審計要點。以下是筆者的一些體會。

  一、專案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審計要點

  可行性研究是專案投資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點,也是專案決策的重要依據。一項好的可行性研究,應是工程技術經濟最優的方案,能使國家以較小的風險、合理的投資,獲取最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這一環節審計中,應把握好以下要點:分析專案調研程式是否科學;調研內容是否全面;調研結論依據是否充分;專家意見是否獨立、客觀,反對意見是否得到重視;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否在客觀的前提下,通過對專案要素進行認真全面的調查和詳細的測算分析,經過多方案的比較論證後提出的;專案是否具備經濟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現實性;技術和裝置的先進性、適用性、可靠性是否科學;財務上是否具備盈利性、合法性;環境及建設上是否具備可行性;專案建議書是否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擬建專案的各要素是否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測算分析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二、專案設計階段的審計要點

  工程專案的設計方案是整個專案的藍圖,事關整個專案建設的最終成敗。在對這一階段的審計中,審計人員應關注以下要點:工程建設理由及條件;工程選址及建設規模;工程主要內容及投資形式;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等內容是否在工程設計方案中充分說明;是否滿足裝置的選型、徵地、投資控制、編制施工圖設計的需要;施工圖的設計是否滿足建築材料的選用、裝置的安裝和非標準件製作的需要,是否滿足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現場施工方面的需要。

  三、專案招投標階段的審計要點

  專案建設招投標是專案單位按照《招標投標法》要求,利用現有建築市場,全面引進競爭機制,保證工程質量,降低投資成本的有效途徑。在對這一環節的審計中,審計人員應重點關注以下內容:招投標程式是否合法,操作是否規範;投標單位的資質是否合規,能力是否達標;招標小組評標辦法是否公正、公平、科學、合理。

  四、專案建設合同簽訂階段的審計要點

  建設合同是承包方進行工程建設,發包方支付工程價款,明確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有效依據,也是確保工程質量、進度、造價的關鍵檔案。在對合同簽訂環節進行審計時,審計人員應把握以下方面:工程建設是否遵守“先訂合同,後施工”的原則,是否存在無合同施工的現象;合同的訂立是否以立項報告及招標為依據,有無超計劃、超標準擅自訂立建設合同的現象;合同條款是否齊全嚴謹,對於定額套用、費用計取、材料供應、質量標準、工期進度、安全施工、結算方式、質保期限、違約責任等主要條款是否明確;是否將施工現場的固體廢棄物、揚塵、噪聲、汙水等汙染物的治理寫入合同附加條款;合同是否對工程分包作出了相應的資質、能力、範圍等方面的規定,對承包方擅自轉包、或將主體工程肢解後分包等行為,是否明確了相應的處罰措施及相應的責任追究辦法等。

  五、專案建設施工階段的審計要點

  建設階段的審計,實質上是核實專案成本造價和監督工程建設質量。對這一階段的審計,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材料採購方面,審計人員應檢查專案單位是否根據要求進行市場調研,以確定材料價格,排除施工單位故意抬高材料價格、增加工程造價的可能;二是設計變更方面,審計人員應檢查在建設單位否嚴格按施工圖施工並且不突破投標報價,對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設計變更,是否從申報制度上嚴格控制;三是施工組織設計方面,應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是否從全域性出發,抓重點抓難點,抓關鍵環節與薄弱環節,確保施工的連續性、節奏性和均衡性;四是索賠事項方面,審計人員應重點檢查索賠事項是否符合合同規定,索賠金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違法國家法律法規的情形。

  六、專案竣工驗收階段的審計要點

  專案竣工驗收是工程建設全面結束的重要標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工程建設的成敗。這一階段審計的要點是對完工程度和工程質量的審查核實,具體包括以下內容:工程竣工驗收是否符合有關條件,驗收是否嚴格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執行;是否存在因設計不合理,導致工程不能發揮效益的問題;工程裝置內在質量是否存在問題;有無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是否簽訂了工程保修合同。

  七、專案結算階段的審計要點

  專案結算環節的審計目標是核實工程造價,避免高估冒算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審計人員應重點關注以下方面:工程量是否按規定的計算規則執行,有無多計、重計、漏計工程量;材料用量和價格是否合理,有無應調未調及定額規定不應調整而在結算中又調整材料的情況;費用計算程式和取費標準是否配套,有無低階高套、虛增取費專案、重複計費、隨意提高計費基數等情況;工程預結算書計算結果是否正確,有無人為錯算、多算的情況;深入施工現場,抽查核對設計圖紙所記錄的尺寸,有無錯記工程量的情況。

  八、專案運營階段的審計要點

  對專案投入運營後的審計,主要是檢查預期目標的實現情況。一個好的專案,有了一定的投入,不一定就能產生好的效益。管理不善、作業組織不科學,都可能影響專案效益的發揮。在這一環節的審計中,審計人員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通過對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資料與實際運營資料的對比,分析專案預期的目標是否達到,主要效益指標是否實現;通過分析評價找出未實現預期目標的原因,找出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採取應對措施,以改善經營管理,減少經濟損失;同時,通過及時有效的資訊反饋,為未來的同類工程專案決策提供建議,促進工程投資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提高專案決策、管理和建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