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新技術論文

  在如今的社會發展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為人們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條件,對於人類未來的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工程專案管理中應用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資訊科技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工程專案管理當中。本文主要就計算機相關應用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專案管理中的應用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管理人員在工程建設領域中,能夠更加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相關應用技術,更好的為工程專案管理資訊化服務。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技術;工程專案管理;應用分析

  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應用技術已經在社會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並且可以預料,起到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工程專案管理是現代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工程建設目標出發,對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監控、優化,以達到提高工程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執行成本、控制工程風險之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計算機應用技術所起到的作用日益重要。

  1計算機應用技術對工程專案管理有深遠影響

  計算機自從1946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誕生以來,以其高速的運算速度、準確的運算結果就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發明計算機的初衷是應用於軍事方面,而後逐漸延伸到民用領域。在計算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計算機應用技術***TechnologyofComputerApplication***,依託計算機硬體環境,綜合運用各種軟體資源,為人們解決問題、提供服務。它是當今資訊化時代的必然產物,也代表著當前科技發展的方向。工程專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可行性研究、投資決策的基礎上,對建設準備、勘察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全過程的一系列活動進行規劃、協調、監督、控制和總結評價,以控制風險,保證工程專案質量、進度、投資目標的順利實現。現代大型工程專案越來越多,需要處理的資料也越來越龐大,利用計算機相關應用技術,可以精準監控施工進度,快速協調各部門以形成合力,降低施工風險,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程的最終成功實施。

  2工程專案管理中常用的計算機技術

  2.1網路技術

  計算機網路可以使我們的世界變成地球村,也可以共享網路內計算機軟硬體資源。在工程專案管理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來實現各部門資訊的共享與交流,建立專案施工資料庫,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2.2辦公管理系統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辦公觀念,逐步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工程管理中可以利用辦公管理系統實現網上處理、網上審批、網上監督和網上反饋,事務性工作的網上申報、網上稽核、網上統計和網上交付執行一體化,在整個工程專案施工過程中可以利用辦公管理系統,建立事前有協調、事中有督辦、事後有反饋的管理新機制,以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和效率。

  2.3網路視訊會議系統

  使用者只需通過網際網路介面,進行簡單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與各部門及客戶同步分享語音、視訊及資料檔案,滿足人們跨越空間界限、實現異地“面談”的需求。還可以實現網路營銷、視覺化協同辦公、客戶遠端支援服務。在工程專案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功能,以提高工程建設效率和解決一些技術難題。

  2.4資料庫技術

  大型工程專案必然帶來大量資料積累,人工處理耗時長、速度慢、出錯率高,處理速度極快的計算機可以對大量資料進行統計、彙總、分析,為決策者提供參。利用計算機技術可以打造資料豐富、功能強大、高效共享、安全保密的“資訊航母”和“資訊超市”,以資訊化促進資源整合和工作模式變革,推動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3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目前工程專案管理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雖然計算機相關應用技術已大量在工程專案管理中得到應用,並已取得很大成功,但是受計算機自身發展的影響,對其在工程專案管理中的應用也存在一定的制約。首先,計算機硬體方面,計算機硬體更新速度太快,大約每18個月運算速度就會提高一倍,這樣會導致硬體淘汰率大副提高,部分工程管理人員為了節約成本,會刻意降低本單位計算機相關硬體的更新速度,直接導致計算機處理速度達不到要求,工程管理效率降低。其次,計算機軟體方面,開發軟體一般是用某種程式設計語言來實現,它需要非常深的專業知識,對開發者要求很高。但是一般科研開發人員往往並不具備工程專案管理專業知識,沒有根據實際需求開發軟體,導致軟體利用率不高。長此以往,會造成工程專案管理人員對所需軟體的認可度降低,造成其不願使用,從而影響工程進度。最後,電腦保安方面,隨著資訊化建設的快速發展,辦公網路化給各項工作帶來了方便,但是計算機病毒卻嚴重威脅計算機的安全使用,在網路安全、系統安全、物理安全、全事安全以及操作步驟安全等方面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造成硬體的損壞、資料的丟失。

  4結論

  總之,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在資訊化時代下,工程專案管理中計算機應用技術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而在應用中一些弊端也會得到妥善解決,只要計算機工作人員和工程專案管理專業人員加強溝通、齊心協力,就一定可以使計算機應用技術揚長避短,讓其更好的為工程專案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任華健.針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專案管理中的應用[J].資訊系統工程,2005.

  [2]李萬明.淺談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專案管理中的應用[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

  [3]唐傳娣.探討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專案管理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4.

  [4]張海貴.現代建築施工專案管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09***

  範文二: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探究

  摘要:本文對計算機病毒進行系統的概括,對新病毒的特點進行總結,分析計算機病毒的重要作用,並對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進行具體探究,旨在為我國的計算機病毒檢測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作用;探究

  1、計算機病毒的概況

  計算機病毒是指能夠對計算機的程式造成破壞的編碼。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更新,攻擊速度變快,傳播途徑更加廣泛,破壞力更大。計算機病毒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新特點

  計算機病毒隨著計算機技術在不斷髮展,新的計算機病毒的種類增多,傳播速度較快,能夠主動傳播。此外,新病毒的“蠕蟲特徵”使得病毒能夠在自身不斷複製的基礎上,利用網路傳播到其他程式上。

  1.2新途徑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多種多樣,除了以QQ、郵件、網頁等途徑進行傳播,計算機病毒還能夠利用軟體的漏洞來傳播和攻擊。此外,計算機病毒能夠同時利用多個軟體的漏洞進行攻擊,且攻擊力度增大,導致計算機安全系統遭到破壞。

  1.3新功能

  除了自動複製的功能外,計算機病毒還具有遠端控制的功能。當病毒成功入侵計算機後,通過病毒對計算機的系統進行遠端控制,這種病毒與黑客入侵非常相似,能夠盜取計算機內的資訊或者導致計算機的系統崩潰。常見的病毒為QQ木馬病毒、熊貓燒香病毒等,這些病毒造成的危害非常大[1]。

  2、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的作用

  ***1***切斷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病毒檢測技術在發現病毒時會及時採取防護措施,向計算機使用者發出提醒,阻止計算機使用者開啟帶有病毒的郵件和訊息,保護計算機程式和相關資料的安全。

  ***2***打擊病毒製造者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國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止製造計算計病毒攻擊他人的計算機,若造成計算機使用者的人身財產損失,計算機病毒製造者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賠償損失。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能夠在病毒產生侵害之前對其進行制止,有效打擊製造病毒的違法行為。

  3、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的探究與實現

  3.1特徵程式碼掃描法

  ***1***以程式碼的長度為根據選擇程式碼串。病毒程式碼在不同環境下的長度會發生變化,短程式碼只有100位元組,而長程式碼的長度將近10K位元組,只選取病毒程式碼的一小段作為病毒程式碼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檢測病毒時不能只選用其中一段病毒程式碼串。

  ***2***以病毒程式碼的唯一性為根據選擇程式碼串。若病毒的程式碼每增加一位元組,要檢測2000種病毒,那麼增加的空間就為2000位元組,因此,在保證特徵程式碼的唯一性的基礎上,減少時間和空間的開銷,儘量使特徵程式碼的長度維持在最小值。

  ***3***以病毒程式碼的代表性為根據選擇程式碼串。選擇的程式碼串具有代表性才能夠將此病毒與其他病毒區分,因此,要全面分析程式,保證程式碼串的代表性。

  ***4***以病毒程式碼所處資料區為依據。病毒所處的資料區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程式碼串不能處於不斷變化的資料區內。

  3.2特徵字掃描法

  通過升級特徵串掃描,加快掃描速度,提高掃描的準確性。特徵字型檔的特徵字數量較少,只需擷取少量的病毒關鍵特徵字就可進行工作,位元組長度較短,並且不用進行串匹配,處理位元組的時間被大大縮短,進而提高了對病毒的掃描速度。此外,生物活性實驗與此方法有著相似之處,對病毒的掃描比較準確,報錯率較低。經過長期的發展,智慧引擎技術對特徵字掃描法進行的完善,能夠準確識別病毒的變種,並且速度也得到相應提升。

  3.3啟發式程式碼掃描方法

  此方法主要依賴防毒軟體來進行檢測,防毒軟體對於病毒的種類進行記憶備份,當入侵的病毒種類與記憶的病毒種類相似時,防毒軟體進行及時處理,向計算機使用者發出提醒。由於防毒軟體要對計算機的所有程式進行掃描,識別程式的程式碼,因此,此方法的應用前提是保證計算機正常執行。到目前為止,該檢測方法經常出現誤報病毒的情況,檢測結論的準確性有待提高,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啟發式程式碼掃描技術發展還不成熟,無法對模糊的病毒程式進行有效識別。

  3.4完整性檢測技術

  該檢測技術的檢測物件是計算機中的所有檔案,首先要對計算機的引導扇區和檔案內容進行詳細瞭解,之後查詢被更改的檔案,並將預先記憶的原始檔案覆蓋在已被更改的檔案上,修復檔案內容[2]。此外,除了對已知病毒的檢測,該技術還能夠檢測計算機的未知病毒,並將檢測出來的病毒進行自動清除,適用於任何型別的病毒檢測。此方法的檢測範圍較全面,檢測結果較準確,被廣泛應用。

  3.5基於行為的檢測技術

  病毒的更新使得病毒變種越來越多,攻擊強度變大,攻擊途徑變多,病毒檢測工作受到阻礙,根本原因為病毒缺少特徵碼,完整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相關的專家研發了基於行為的檢測技術,該技術在病毒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快速檢測出結構複雜和程式龐大的病毒,並且能夠在第一時間對變種病毒和未知病毒進行快速處理,對時間和空間資源都進行了合理利用,降低了檢測成本,大大提高了檢測工作的效率。計算機使用者要對計算機的重要資料進行加密處理,並隨時關注計算機的異常現象,及時利用病毒檢測技術和防毒軟體對計算機資訊進行保護,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病毒對計算機造成的侵害,保護自身的財產和隱私安全此外,病毒檢測技術的研發者要不斷開發新技術,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進完善,為預防新型病毒的入侵提供技術支援。

  4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計算機病毒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而更新變異,新病毒對計算機程式和檔案造成的損害更大,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能夠有效保護計算機不受病毒侵害。目前的大部分檢測技術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還需要被不斷改進,以適應不斷變種的病毒,減少對計算機使用者的財產和隱私侵害。

  參考文獻:

  [1]萬百巨集.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研究與實現[J].資訊科技與資訊化,2015,***3***:114-115,123.

  [2]祝恩,殷建平,蔡志平等.計算機病毒自動變形機理的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2,24***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