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探討論文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的發展密不可分,探討教育心理學的學科體系有利於促進教育心理學健康快速地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試論教育心理學在大學教學中的運用》

  摘 要:本文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教育心理學,探討教師心理、學生心理在教學雙方所產生的重要作用,從而達到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教學心理學 大學教學 運用

  一、培養與激發大學生學習動機

  如何培養和激勵大學生學習動機,首先要了解動機的內涵。

  所謂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活動,並使活動轉向某一目標的內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人的各種活動都是在動機的指引下,並指向某一目標而進行的。而學習動機則是指推動、引導和維持人們進行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從中學進入大學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管理更多地依賴於學生自身的約束能力,外鬆內緊的學習氛圍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懈怠。這就要求教師能掌握和靈活運用激發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內部動力,這對激發求知慾、提高學習成績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

  以英語教學為例,根據所學內容不同隨時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在學習英語時,學生最愛問老師的問題就是:“背單詞有什麼好的方法嗎?”多數老師面對這樣的問題都是以“多讀、多寫、多用”或“沒有捷徑,就是死記硬背”等回答搪塞。這樣的答案不僅解決不了學生的問題,反而會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利用年輕人的積極向上、爭強好勝的心理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早在上世紀,伊萬・巴甫洛夫***Ivan Pavlov,1949―1936***就提出經典條件作用理論。他的著名的狗的條件反射實驗給當今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的探究提供了理論基礎。托馬斯・費茲科***Thomas Fetsco 2008***給我們列舉經典條件反射在學校中的一些例項。

  1.約翰***John***只要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就會感到緊張。過去他曾多次在數學作業和測驗方面表現不佳,現在只要數學老師說大家拿出紙來測驗,他的手心就會出汗,開始感到難受。

  2.在成人讚揚和支援薩莉***Sally***時,她既感到高興又感到滿足。她的老師很溫和而且善於鼓勵人,所以當她談起或想到學校時就會很開心。

  3.在小學時,薩拉***Sarah***曾參加過兩次演出,但兩次在舞臺上她都忘了臺詞,這使她感到既緊張又尷尬。現在邀請她參加表演她會感到很緊張。

  4.約瑟夫***Joseph***先生在讀高中時遇到很多麻煩,而且表現非常糟糕,最終他感到在學校很不舒服,於是退學了。今天,他作為家長來校參加家長會,一看到學校的建築,他就感到很不舒服。

  這些例項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在教學中老師應重視學生對教學行為的種種反應,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以學生能通過思考、通過努力而完成問題為原則。教學時不應按自己的習慣數年如一日地一成不變,或僅僅侷限於教材,或以教材的侷限性為理由使學習淪為枯燥、機械似的訓練,使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按經典條件作用的觀點來看,如果某人或某物與其他引起正面或負面情緒反應的刺激一起出現,那麼這些人或物最終會使人產生同樣的情緒反應”。***約翰 麥克盧爾 2008***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前首先對課程教材作精細的評估,以便使學生不接收負性的刺激。即使是無意中造成了這種刺激也應及時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調整、修正。

  二、從內部動機入手,培養學習興趣

  這是個心理學問題也是個哲學問題,是“外因”和“內因”的相互關係問題。老師要求學生完成其佈置的作業,正確答出所提問題是外部動機***外因***。而如何完美地完成,如何正確地回答則是內部動機***內因***。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以音樂學院鋼琴教學為例:學生覺得練琴枯燥無味,特別是遇見某些樂曲音樂性不強,但技術卻很複雜的時候,更易產生厭煩情緒。那麼,如何使學生不但不厭煩,反而有興趣地練習呢?首先教師應找到使學生厭煩的原因***樂曲枯燥,無調性,技術複雜且不斷重複,長期無法更正壞舊習慣而受到同學的嘲弄等***,然後對症下藥,比如樂曲枯燥時,幫助學生豐富想象力,把樂曲描繪成一幅圖畫,創設出情境,讓音樂活起來,變抽象為具體,啟發學生髮揮想象力,激發興趣。再如:學生練習無調性的現代派音樂時,會產生厭煩情緒。這時老師應該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分析,在無調性的樂曲中找出它的調性,找出樂曲組成的規律,我們稱這種方法為集思廣益***brainstorm***。同時給學生們規定時間,看哪個小組找得快,找得準,用競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們會立刻對這些枯燥的樂曲產生濃厚的興趣。內部動機有了,內因起作用了,還有什麼問題難以解決呢?

  三、綜合利用各種激勵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定期舉辦一些小型比賽式的表演,特別是對學習語言的學生來說效果甚佳。在這個過程中,綜合利用各種心理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對每個參演者進行打分,排名。這會激勵學生的爭先慾望***從內部動機入手,培養學習興趣***。對每個參賽者都給予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褒獎以保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注意對落後學生進步點的發現、肯定、褒獎。***充分利用反饋資訊,給予恰當評定***。因為每個學生能力的差異,讓他們上臺表演的內容難度也應有差異,讓每個上臺表演的學生都能充分自如地展示才藝,這對保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大有裨益的***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對演出不成功或有不足之處的學生,及時幫他找到原因,分析結果歸因,對症下藥,促使學生繼續努力。切忌諷刺嘲笑,挖苦打擊,這會讓學生產生厭惡、逆反的不良心理。***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四、結語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它要求每個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不同學科、不同時間、不同環境都會對學生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靈活運用好心理學這門科學,不僅有利於我國的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而且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美]托馬斯・費茲科,約翰・麥克盧爾著.吳慶麟等譯.Educational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學――課堂決策的整合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朱文彬,趙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