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有哪些網前技術訓練方法

  打網球與羽毛球是有區別的,特別是網球的網前技術更是有嚴格的要求,要想把網球給打好那就必須掌握好網前技術,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網球網前技術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網球網前技術介紹

  網前中場截擊基本功

  特點和作用

  中場進行堵截的技術在比賽或者日常的訓練中,通常都叫做一攔,意思就是將網球第一次進行攔截回擊。在實際打球的時候,發球上網或隨球上網不可能馬上很快的就能奔向離網很近的地方,因為在去網前的路中會有急停,重心也會隨著而變換,最後基本上就在中場將球擊打出去。如果在擊球的時候落點非常的好,回球的質量很高的話,和後來的得分是有關係的,在中場接球的進行堵截的時候都站在發球線的附近。

  正拍網前中場截擊技術要領

  面對球網,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關節微屈,重心在兩腳前腳掌上,在對方擊球腳跟提起,轉胯轉肩***右手握拍者為準***,左腳向側前方作45度角跨步,以轉肩來帶動球拍後襬,後襬動作不超過肩,肘關節微屈,手腕形成45度角,拍面略開。

  網前截擊時手腕緊固,擊球點在左腳尖的沿長線上,以短促而有力的動作向前迎擊來球,觸球部位為球的中下部。

  由於中場截擊球距離較長,所以擊球后的跟進動作,隨著球的行進路線要稍長些,但不能太長,否則會影響下一段擊球的準備動作。然後向網前邁進,準備近網 截擊或高壓。

  網前反拍中場截擊技術要領

  準備動作與正拍相同。判斷來球后,向左側轉肩 轉胯,同時左手託拍頸向後引拍,拍面略開至身體前面,後引動作不超過左肩。

  擊球時右腳向側前方45度角跨出,重心前移在後腳上,同時向前向下截擊來球,擊球點位於右腳尖前面,手腕固定,肘關節微屈,利用前臂與手腕向前下方擊球。

  擊球后的跟進動作與中場正拉一樣,稍長一些,隨時準備截擊下一板球。不論正拍還是反拍截擊中場球,拍面應隨著對方來球高度隨時進行變化調節。截擊中場高球,拍面應垂直向前向下擊球,截擊中場低球拍面應開啟些,擊球的中下部向前搓頂過去。

  網前近網截擊基本功

  特點與作用

  網前近網截擊的站位比中場截擊要靠前,位於發球線前1~1.5米左右距離,它是在中場截擊基礎上的網前得分的 主要手段。好的近網截擊,其判斷,落點的準確,擊球的果斷,能給對方以致命的一擊。為使自己的技術水平更具全面和有威力,必須掌握好近網截擊球技術。

  近網正拍截擊技術要領

  判斷清楚對方來球的質量,包括球速、球離網高度及球的角度,以便於迅速起動調整位置,控制拍面。如來球快而平,拍面應稍開,擊球中下部,手腕緊固,以短促的動作向前向下頂撞來球。如來球快而高並略帶上旋,拍面應樹起垂直,擊球中部,以短促的動作向下向前頂撞球,手腕緊固。

  網前後擺動作小,身體重心向前,轉體同時帶動完成後擺動作,擊球點在身體側前方。

  擊球時左腳應向側前方跨出,同時重心落在左腳上,肘關節與身體距離不應太遠***除撲擊球外***,以便頂住重球。

  動作短促簡單,隨球動作小,並迅速準備下一板截擊球。

  網前近網反拍截擊球技術要領

  前期準備動作與近網正拍截擊動作相同,要求重心向前,後襬動作小,根據來球高低,調整後襬拉拍高低

  以肩和肘關節為軸,由上向下或由後向前頂撞擊球,手腕緊固,以前臂發力控制落點。

  網前擊球時右腳跨出,重心在後腳上,隨擊動作短小有力。

  發球技術的三大要素

  速度

  就是發球時以最快的球速去壓制對方的反攻,使其還擊變得豪無威脅,甚至直接失分,這就是比賽中高水平運動員經常利用Ace球取得主動的原因。

  落點

  發球落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球如果落在對方最難受的地方,就可以避開其長處,使其無論如何也打不出攻擊性很強的球,甚至造成對方接球失誤。

  旋轉

  有些發球儘管速度不快,落點不刁,但由於落地彈起後會改變方向或弧度又低又短,使接球方措手不及,被迫跑動中從低處向上提拉球,以至勉強還擊稍有遲緩就可能失分或回球過高,給發球者提供良機。

  在發球中如能掌握好以上三要素之一,就不至於在發球後被動挨打;若掌握其二,就可稱為發球好手。當然,如三要素都能運用自如,哪就可以完全掌握髮球局的主動權了

  發球技術動作的用力順序及環節

  發球動作是從前腳掌——由膝,腰部——肩,臂,肘部——手腕部連貫協呼叫力完成的,這樣就構成了發球動作的整個用力的過程。

  發球技術動作環節

  正確的站位。在底線後自然放鬆 、放鬆的站好,兩腳分開與肩一樣寬,前腳與地線成45度角。在準備發球時重心放在後腳上,左肩側對球網方,***以右手握為例***,前腳與底線保持7~10㎝的距離。以免發生腳誤。當手臂向上拋球的同時,重心平穩的平移,由後腳移至前腳,此時,腳跟充分提起,整個身體重心落在前腳尖上,用力蹬地,使身體向上伸展擊球。

  具體不同情況下發球技巧

  接發球技巧

  接發球的時候要想很快的得分,在搶攻的時候為了快速的得分,這是要有一定的技術的。就像打羽毛球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抓住發球人的失誤,之後利用失誤去進攻的道理是一樣的。打網球接發球的時候也是一樣要尋找對方有什麼沒發好的地方,就從這個漏洞處下手。

  具體步驟如下

  邊確定球從哪兒飛來,邊站好位置。

  定位置後,快速敏捷地帶左肩轉身,此時只考慮轉身。

  擊球瞬間,緊握球拍,使其不發生顫動。

  最後的隨球動作中,徑直順著拍頭的方向繼續快速揮拍,之後自然返回。

  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接發球後球速的變化。必須認識到截球對於速度較快的發球的重要性。注意轉身擊回球。不用特意大幅度收身,基本上只要運用棒球中擊觸地球的技巧擊球即可。

  斜角球技巧

  以一定的角度將球擊至對角發球區叫打斜角球。

  這種球需要柔韌的腕部動作,對善打上旋球的球員,不論是打超身球還是在底線連續對攻都能使用。這也是一流球星必須掌握的打法。

  邊盯住對方的動作,邊進入擊球處。

  邊確認對方的位置邊收身,使斜角球能打在對方空當處。

  從下部探起拍頭,打出旋轉球。

  即使是打短球,也應該徑直繼續揮拍,以避免扭傷腕部。 打斜角球應注意的是這種球需要速度,所以在經過網時球應比網高30 釐米~50釐米。從端線打的斜線球應比網高50釐米以上,這是因為這樣的球比擦網球更能落到有角度的地方。

  準備姿勢

  面對球網,雙腳向前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屈身體略向前傾,重心落在雙腳的前腳掌上,右手握拍,左手輕託拍頸,雙肘微屈,球拍舒適地放在身前,託面垂直於拍頭指向對方,兩眼注視對方來球,作好擊球準備。

  後襬引球

  當判斷來球需用正拍回擊時,轉動雙腳,左腳跟抬起並向右傾前方上步,右腳向右轉90度與底線平行,同時轉肩轉髖帶動右手向後擺動引拍***此為關閉式步法,適用於初學者轉體;另一為開放式步法,左腳不必上步,兩腳平站但需要更多的向右轉體動作***,引拍時肘部彎曲、自然下垂,拍頭低於膝蓋,左手伸向前方,保持身體平衡,後襬引拍時身體重心移向右腳,左肩對著右側的網柱,手腕固定,揮拍轉動約180度拍頭指向後擋網。

  不同的正拍擊球方法

  從球的旋轉效能分類,有上旋球、下旋球、平擊球、側旋球***內側球***等不同旋轉的打發,網球的各種打發於旋轉很有關係

  上旋球

  正拍上旋球是球拍自後下方向前上方揮動摩擦整個球體產生球由後下方朝前上方轉動,故叫做上旋球。這種打法是在擊球時,加大向上提拉揮動的幅度,使球產生較為急劇的上旋。上旋球的特點是飛行幅度高,下降快,落地彈起的反射角度較小,前衝力較大。打上旋球最大的***優點***是便於加力控制,是正拍擊球中既能發力重大,又能控制進入場區減少失誤的擊球方法,由於是在快速跑動調整精確的擊球點很難,而上旋球者有較大的把握性,其他擊法容易失誤,另外,正拍上旋球的飛行路線呈彩虹狀,過網後有急劇下降的特點,可以打出短的斜線球,把對方拉出場外回擊取得主動。

  下旋球

  和上旋球相反方向的是下旋球,俗稱"削球"。擊球時,球拍稍向後傾斜,揮拍是由後上方至前下方打球的後下部產生下旋轉,球是由前上方向後下方旋轉並向前飄行,過網時很低,落地後彈起也很低並伴有回彈***走***現象,下旋球的落點容易控制,也可以打對方的深區,常用於隨擊上網,可以協調連貫地把隨擊與上網結合起來,利用球的飛行時間和深而準的落點衝至網前截擊;也可以做為變換旋轉和節奏的打法,擾亂對方的節奏,使之失誤。

  平擊球

  揮拍擊球的路線向上較平緩,擊球時拍面幾乎垂直地面。擊球的正後部,用同樣的力量擊球,平擊球的球速最快,球落地後前衝力大,球的飛行路線較平直,但其準確性和控制力較差,因此這種擊法在比賽中較少使用。

  預防打網球受傷的方法

  1、讓肌肉得到充分的伸展是消除疲勞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之一。打完網球后,可以用球拍輕輕敲打肩、臂、大腿、小腿部的肌肉,然後再進行溫水浴。

  2、手抖的厲害是因為你握拍過緊,不論在擊球或者非擊球時間,造成小臂肌肉非常緊張,發酸。在打球過程中,因為你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精神亢奮而沒有感受到而已。網球是一項輕鬆的運動,尤其在非擊球時間,要注意肌肉上的放鬆。

  3、網球運動是一項需要驟跑驟停的運動,並且重心基本都在前腳掌上,所以網球鞋的內墊和兩側必須具備良好的彈性,能有效緩衝腳部的壓力。如果運動時能穿上專門的棉製網球襪就更好了,一來可以吸汗,二來在跳躍過程中還能減少衝擊力。

  4、一感到前臂疼痛就休息,這樣的話只要3星期左右症狀就會自行消失。恢復期如果還想打球,可以戴上防護繃帶以除去肘部壓力。

  5、加強手臂的肌肉鍛鍊,改用雙手反拍,正確掌握揮拍時藉助肩膀力量的方法,或者使用加長的拍子都能有效預防網球肘的發生。

  6、一般說來,90%的“網球肘”患者都是因為過度使用肌腱,導致肌腱出現慢性損傷所致。所以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揮拍方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