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考小說閱讀練習題

  小說閱讀是中考語文經常考到的一類題型,同學們在平時的複習中,需要多做閱讀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同學們閱讀訓練。

  原文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讀書,父親跟隨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從沒有去看望過父親,因為無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從父親口中知道,他在一個新開發的工地上工作。每個月領了錢,便會定時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過要去找他,像別的同學那樣,領著他到學校四處轉轉,哪怕只是在食堂吃一頓簡單的飯。

  ③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實並不希望父親來看她。她羨慕常能收到父母的包裹或是電話的舍友,看她們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將漂亮的衣服、好吃的土特產,孔雀開屏一樣地展示給她;或者聽她們在電話裡,溫柔地朝父母撒嬌,聲音如一朵花,看似羞澀無比,卻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傷了她的眼睛。她們與父母家人遠隔千里,卻如同近在咫尺;而她與父親明明都在北京,卻似遠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掛掉電話後,漫不經心地問她,何時你的父母會來看你?她總是模稜兩可地回答說,他們忙呢。

  ④這也是父親曾給過她的理由。他來到北京,只主動與她通過一次電話,聽得出是在嘈雜的工地上,借了別人的手機,只匆匆地說,很忙,記得照顧好自己,我會每月給你寄錢。她還沒有來得及問父親的情況,便聽見那邊有人喊:“55秒了,快掛!”之後電話那端,便只剩“嘟嘟”的聲音。她記得話吧的老闆怪異地看她一眼,那視線裡鮮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銳的刀子,瞬間刺入她的身體。

  ⑤她一直以為,在北京各個工地間輾轉的父親,除非回家,與她再不會有相見的機會。但沒有想到,她與他,卻以那樣難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⑥是學校社團組織的一次電影展,她的舍友臨時有事,便讓她在門口幫忙發放“意見反饋表”,並照顧嘉賓。就在所有票都發完,嘉賓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到自己位置上,安心觀看電影的時候,門口突然傳來一陣爭吵。她隨著看熱鬧的人走過去,見穿了制服的門衛,正拉著一個明顯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臺階處的時候,門衛用力地將男人一推,男人一個趔趄,便重重跌倒在臺階下的花池旁。周圍一群同樣衣著斑駁的民工,即刻一哄而上,將門衛拉下去。一片混亂的叫嚷聲中,她漸漸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這是學校建築工地的民工,聽人說晚上禮堂裡有免費的電影,便紛紛湧了過來。被推下花池的那個民工,假說找自己女兒,試圖混進去看。門衛當然識破了他的伎倆,幾番爭執,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那一幕。

  ⑦禮堂裡的燈漸次熄滅下去,她轉身要走,背後突然就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兒,她叫陳葉,學外語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覺得似乎被一根針給定住了,她想要挪動腳步,卻發覺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而且愈是掙扎著想要逃脫,心底的疼痛就來得愈是劇烈。

  ⑧最終,在人群的擁擠裡,她沒有回頭,迅速地走開。但當所有的燈熄滅,電影在黑暗中開始,她的淚水,終於嘩嘩地流下來。

  ⑨從沒有想到,父親原來離她如此的近,近到不過是幾十米,便可以從那片喧囂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從5層的教室裡,透過窗戶,便能夠看到不遠處的腳手架上,螞蟻一樣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飯,若是繞一段路,就會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風沙裡,坐在鋼筋水泥上,埋頭吃飯的那群勞動者。

  ⑩可是,父親卻從來沒有找過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點酒,又被保安欺負,在一群民工的慫恿下,終於在禮堂門口喊出她的名字。她與父親,原都是沒有勇氣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為卑微;而父親的躲閃,則是源自對她最深的愛。

  

  1.結合語境,解釋文中的加點詞語。

  她總是模稜兩可地回答說,他們忙呢。

  模稜兩可:

  2.第⑤段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結合文章作簡要分析。

  3.第⑦段的畫線句子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4.從前文找出與第⑩段畫線句子相呼應的句子,然後結合文章談談這種寫法的好處。

  5.通讀文章,談談你對“她與父親,原都是沒有勇氣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為卑微;而父親的躲閃,則是源自對她最深的愛”一句的理解。

  答案

  1.形容不表示明確的態度,含含糊糊,不願說明真實的情況。

  2.承上啟下承上總結了她以為沒有機會見到父親,引出下文她與父親意外相見一事。

  3.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她聽到父親叫喊自己名字時的震驚心情及是否與父親相見的矛盾心理。

  4.呼應句子:禮堂裡的燈漸次熄滅下去,她轉身要走,背後突然就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兒,她叫陳葉,學外語的。

  作用:前文寫了她聽到父親叫喊自己的名字,後文交代了父親這樣做的原因,這樣寫前後呼應,結構嚴謹。

  5.“她”因為父親身份卑微,怕被人恥笑而不願見父親,目的是維護自己可憐的自尊心;父親之所以相隔咫尺而不去看女兒,是不願意給女兒帶來精神上的負擔,是源自他對女兒深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