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及其啟示

思維以感知為基礎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義上的思維,涉及所有的認知或智力活動。它探索與發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絡和規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階階段。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及其啟示,希望大家喜歡!

愛因斯坦思維方法的功能

方法的結構形成方法的功能。結構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的結合方式。功能是一事物作用於他事物的能力。因此,結構和功能是揭示事物內部的構成方式與事物同環境相互作用的範疇。愛因斯坦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理論結構一經形成,必然要發揮出它的偉大功能。變革功能、解放思想功能、創造功能,是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三大功能。

***一***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變革功能

科學思想的創新首先在於思維方法的創新。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首先在於愛因斯坦創立的思維方法的功能。愛因斯坦思維方法的革新功能表現在兩方面:第一,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是對推理邏輯思維方法的突破。愛因斯坦指出的“適用於科學幼年時代的以歸納為主的方法,正在讓位給探索性的演繹法”。第二,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是科學技術發展時期思維方法的創新。這種思維方法是突破與創新的對立統一,這體現了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變革功能。

***二***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解放思想功能

一種科學思維方法的創立,不僅是時代精神的精華,而且必將發揮出巨大的思想解放功能。科學的思維方法一經創立,對轉變人們的觀念,解放思想,促進新理論的創立產生巨大的作用。第一,愛因斯坦充分發揮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解放思想功能,把時空觀念從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中解放出來,確立起“時間的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尺縮鐘慢”就是從絕對時空觀念中解放出來確立起相對時空觀念的範例。第二,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促使人們把科學研究工作從巨集觀物體低速運動領域進入到微觀物質高速運動領域中去認識世界。第三,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把認識事物的方法,從推理邏輯思維方法引導到以邏輯與非邏輯相統一的思維方法去探索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三***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創造功能

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根本功能在於它的創造功能。愛因斯坦掌握和運用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開發直覺和演繹創造能力。其途徑是:

1、善於把握好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思維機理以開發直覺和演繹創造能力。智力是指思維主體認識世界的能力,包括觀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其中思維力是核心。思維力的內涵十分豐富,包括邏輯思維力、形象思維力和創造思維力。要引導“智力的躍進”就需要全面地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只有全面地掌握和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和非邏輯思維方法,才能引導“智力上的躍進”,開發直覺和演繹創造能力。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思維機理是:直接經驗—→公理體系—→匯出命題—→事實驗證。把握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思維機理有助於引導開發四種能力:第一,開發直覺能力。由於從直接經驗到公理體系***一般原理或假說***的道路是直覺的,要充分利用直覺思維方法在這條直覺道路上開發直覺創造能力;第二,開發演繹邏輯推理能力。由於從公理體系***一般原理***到匯出命題的道路是演繹邏輯的,要善於充分運用演繹思維方法在演繹邏輯推理道路上開發演繹能力;第三,開發直覺驗證能力。由於從匯出命題到事實驗證的道路是直覺驗證道路的,要善於運用直覺思維方法在直覺驗證道路上開發直覺驗證創造能力;第四,開發直覺-演繹能力。把以上的分析再綜合起來認識,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思維機理就表現為開發直覺創造能力—→演繹推理能力—→直覺和演繹能力—→直覺驗證能力,如此迴圈往復,不斷開發出愛因斯坦天才的自主創新能力。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的直覺和演繹創造能力,就是遵循著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思維機理進行開發的結果。正如普朗克指出:開發創造能力“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用假說。……這種智力上的躍進,唯有創造力極強的人生氣勃勃地獨立思考,並在有關事實的正確知識指導下走上正軌,才能實現。……那種智力的躍進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每一種假說都是想象力發揮作用的產物,而想象力又是以直覺發揮作用的。”***王梓坤著.科學發現縱橫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66—67.***從這種意義上說明,全面地學習和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全面地培養和發展人的智力,必然會引導“智力上的躍進”,開發出創造能力,特別是開發出直覺和演繹創造能力。

2、運用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進行科學理論創新

科學理論創新的思維機制是: 實踐創新—→ 方法創新—→能力創新—→理論創新,如此迴圈往復,不斷深化,推動方法創新和理論創新的辯證發展。愛因斯坦運用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開發天才的創造能力,最終突出地表現為理論創新。有人認為,按照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條件,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至少可以獲得光量子論、布朗運動理論、狹義相對論、質能相當理論、廣義相對論等五次諾貝爾獎,而實際上只因光量子論獲得一次諾貝爾獎。可見,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的創新功能突出地表現在創立出相對論的“偉大科學奇蹟”之中。

愛因斯坦思維方法的啟示

人們總是深思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不是李因斯坦、張因斯坦創立了相對論,而是愛因斯坦創立了相對論呢?我們總是力求想找到回答這一問題的答案:除了客觀條件之外,創新主體的素質是關鍵。

愛因斯坦作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領域中變革矛盾的主將,進行了一系列理論思維方法創新:

第一,深刻地認識到要“從思想上去把握事物”的本質;

第二,深刻地認識到在更高水平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必須進行思維方法的突破和創新——天才地創立“探索性的演繹法”或“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

第三,深刻地認識到必須創造性地發揮“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變革功能和創造功能,進行偉大的科學探索,掀起自然科學的偉大革新,創立相對論;

第四,深刻地認識到相對論的真理性是以“事實驗證”作為“最高的裁決者”。通過發掘愛因斯坦理論思維的邏輯,追尋愛因斯坦偉大探索的足跡,我們終於更加明白了:在偉大的科學探索中,創新的思維方法必然帶來創新的科學思想。這是理解愛因斯坦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自然科學革新家”的奧祕和真諦所在。

愛因斯坦創立的“探索性的演繹法”,不僅是創立相對論奇蹟的思想工具,而且一直引領著科學發展的新潮流。愛因斯坦指出:探索性的演繹法這條思路,“它把我們從狹義相對論引導到廣義相對論,從而再引導到它最近的一個分支,即統一場論。”愛因斯坦進一步深刻指出:“探索性的演繹法”與相對論之間的關係,“相對論是說明理論科學在現代發展的基本特徵的一個良好的例子。”***愛因斯坦文集***1***[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262.***愛因斯坦創立和運用的直覺和演繹思維方法,成為引領科學發展新高峰的典範。

愛因斯坦的思維方法啟示我們:

第一,思維方法是認識和創造的思想工具;

第二,思維方法是開啟潛在天賦王國智慧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金鑰匙;

第三,要自覺地認識和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原理;

第四,把以思維方法開發的能力遷移到實際中去,是引領學習不斷進步和做好工作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