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育兒知識文章三篇

  學齡前後的孩子行為處事以及個性觀點等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家長在這個階段有尤為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發展,下面小編整理了大班育兒知識文章,供你參考。

  大班育兒知識文章一

  6歲前的寶寶補鈣最需講究

  補鈣,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如今看看電視裡眼花繚亂的廣告,就可以知道中國人有多缺鈣了。從小孩子到老人,每一個人都在不停的強調補鈣的重要性。有的小兒患者的父母找到我,提出自己的孩子的一些反常的表現。說的最多的是她的寶寶嚴重缺鈣的問題,補鈣是必須的!我告訴她,寶寶的枕禿、愛出汗等問題與缺鈣可能有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寶寶必然缺鈣。我們的醫生特別喜歡給寶寶補鈣。導致很多小孩子從小就開始補鈣,這樣做大多是醫生的建議。而這些寶寶不是吃母乳、就是喝奶粉,他們根本不需要補鈣。

  誠然,中國人對於鈣的補充是不夠,那主要是因為沒有喝牛奶的習慣。那麼,寶寶們每一頓飯都離不開奶,缺鈣從何談起呢?所有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都是靠母乳哺育後代,生生不息。這是大自然的法則,提倡純母乳餵養才是真正的迴歸自然,健康合理。或許是出於對營養學的一知半解、也出於對後代的倍加呵護之心,很多醫生建議人工補鈣,這用意雖好,但並不合乎自然規律,也不科學,更沒有更好地保護寶寶,導致事倍功半。

  其實不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吃多了的蓋會自動的排出去,不會造成危險。過多的鈣會減少鐵和鋅等營養素的吸收,影響身體健康成長,增加缺鐵和缺鋅的風險;缺鋅可以導致生長遲緩,鐵吸收差,使本來鐵供給就不足的嬰兒更容易發生貧血,得不償失。不當補鈣還會增加腎臟負擔,干擾鈉等元素排洩的平衡,對腎功能及其發育不利。

  另外,寶寶從0歲到兩歲的時候,是身體成長髮育的黃金期,也是嬰兒的學習調節自我營養均衡的關鍵其。如果正是身體發育時期,就一味的大量補高鈣的話,會給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今後一旦停止補鈣,身體就會馬上有反應,長遠看來這種方法是很不科學,不可取的。

  或許是媽媽們沒有覺得多補鈣有什麼不對的,補鈣過量問題才沒有得到重視。的確,醫學對寶寶過量補鈣的危害還沒有定論,因為世界上只有中國出現了這種不該發生的情況,它的影響恐怕還要過很多年才能看出來。估計對多數人的危害有限,但問題是有沒有必要讓寶寶冒未知傷害的風險。

  對小寶寶來說需要多少鈣呢?這是由母乳中的含鈣量多少決定的,寶寶喝多少,就需要多少。所以寶寶喝飽母乳,鈣也就夠了。就這麼簡單。現代技術製造的配方奶粉,其成分是模仿母乳,按其說明吃,不需要額外補鈣。媽媽奶水不足,應該用配方粉補足,也不需補鈣。

  半年後,保證每天母乳或者300克,或者牛奶等奶製品;1-3歲,保證300-400克母乳,或者牛奶等奶製品;再加之均衡膳食,都不需要補鈣。在寶寶不愛喝牛奶 、挑食等狀況下,在使用鈣劑也不晚。每天200-400毫克的補鈣量就可以了;tip:鈣劑請別喂寶寶含香精的產品,會讓寶寶養成口味偏好的不良習慣。

  總結:

  雖然我們總是強調鈣鐵元素是人體營養成分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元素,但是亂補鈣,可能影響發育。事實上不像一些醫生所說,鈣補多了就會排洩出去,沒有不良影響。過量的鈣會減少鐵和鋅等營養素的吸收,增加缺鐵和缺鋅的風險;缺鋅可以導致生長遲緩,鐵吸收差,使本來鐵供給就不足的嬰兒更容易缺鈣缺鐵了,因此您還是看看我們以上的介紹合理補鈣!

  大班育兒知識文章二

  四個辦法助學齡前孩子提高體能

  寶寶的健康成長不但是在素養和智商方面的成長,體能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體能訓練能夠讓寶寶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相信大家對於身體健康都是格外注意的吧。並且爸爸媽媽在寶寶上學之前就可以帶領著他鍛鍊身體,讓寶寶擁有強健的體魄,優美的體型,這樣子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加優秀。

  體能是寶寶的寶貴財富

  寶寶體能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健康的身體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在上學前,鍛鍊寶寶的運動技能夠讓他成長的更加健康。運動可以幫助寶寶的生長,提高寶寶的食慾,促進寶寶的睡眠,同時還可以讓寶寶有一個更加好的身材。就好比彈跳能夠促進寶寶身高的增加,跑步,立正之類的運動能夠讓寶寶鍛鍊肌肉,塑造體型。除此以外,運動還能夠培養寶寶的毅力,讓他們有持之以恆的決心來做以後的事情。

  1、游泳

  可能某些寶寶喜歡玩水,那麼爸爸媽媽在寶寶洗澡的時候久最好觀察一下他怕不怕水,適應水的能力有多強大。要是你的寶寶非常喜歡在水中玩耍的時間,那麼爸爸媽媽可經常帶著寶寶去游泳。剛剛學習游泳可以給寶寶買個小一點的游泳圈,接著讓爸爸媽媽託著寶寶在水裡玩,等到他們熟練之後,就放手讓他們自己游泳。游泳能夠鍛鍊寶寶的肩膀和背部肌肉,比較容易出汗的夏天,寶寶釋放體力通過游泳是非常棒的。

  2、跳舞

  要是你的寶寶使女生,最好嘗試讓自己的寶寶去學習舞蹈。第一,藝術可以培養你寶寶的氣質,讓她們有著迷人的魅力;第二,舞蹈可以讓你的寶寶有一個優美的體型,身材會很好。所以舞蹈稱為最適合女寶寶鍛鍊的專案。並且音樂能夠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通過音樂,可以使寶寶變得更加聰明。

  3、跑步

  寶寶會走路以後,爸爸媽媽最好帶著寶寶去散步,這樣子就可以消耗體力。走路對寶寶的睡眠有幫助,並且能夠鍛鍊腿部肌肉。在寶寶長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在傍晚或者起個大早帶著寶寶在小區內或者附近公園裡走走或者泡泡。這樣寶寶的身體就能夠得到鍛鍊了,並且順帶著鍛鍊了寶寶的毅力與恆心,有了耐心可以學會堅持。

  4、其他運動技能

  有些爸爸媽媽會覺得的寶寶在上學之前非常的吵鬧,感覺老是有著花不完的精力,在家裡玩這個玩那個老是不停。與其讓你的寶寶胡亂玩耍,讓他們鍛鍊身體不是一個更加好的選擇麼,讓他們幫助你做家務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比如跳繩,踢毽子,跳方格都可以讓寶寶來嘗試一下,爸爸媽媽能夠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消耗寶寶的體力,促進他們成長,並且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大班育兒知識文章三

  學齡前孩子教育的四大注意事項

  學齡前後的孩子行為處事以及個性觀點等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家長在這個階段有尤為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發展,以下幾點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各位爸爸媽媽能夠多留心。

  第一、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優秀,但是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反而會引起了他們的叛逆情緒,因為太苛刻的要求會讓他們不斷受挫,以至於他們無法獲得家長的期許和讚美,他們就會變得懷疑自己,從而消極起來,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教育專家告訴各位爸爸媽媽:給孩子更多成長的空間,理性對待孩子的成長。

  第二、 放任自由

  俗話說,過猶不及,雖然給太過管束孩子不好,但是任其自由成長同樣容易壞事,因為孩子的是非觀念還沒有完全的建立,他們對於一些周圍事情可能沒有正確的判斷,對一些危險源,例如電器等也沒有清楚的認識,不管束孩子可能會引起一些意外的事情,對於孩子健康成長,沉穩做事的個性養成也諸多不利。

  第三、 溺愛孩子

  很多時候,家長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出發點是好,但是結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溺愛孩子就是如此,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是如果讓孩子每件事情都依賴於自己,容易養成他們懶惰,任性,自我為中心的個性,這對於孩子將來步入社會後有不利的影響,我們要做的是,是讓孩子有堅強,善良,獨立的品質,讓他們有一天可以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第四、 家庭教育意見相左

  年輕一輩和老一輩的教育理念可能會有所不同,當兩方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時候容易有分歧出現,形成了一方管一方護,這會讓孩子把爺爺奶奶當成避風港,使得父母的教育不能夠更好的進行。

  總結:小兒善於模仿,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做好榜樣的作用,讓孩子獲得正面積極的指導,言傳身教是早教的重要部分,希望各位爸爸媽媽都能夠引起重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