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實戰能力

  是不用懷疑的!太極之所以名揚天下,是憑藉其高超的搏擊能力。而不是健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常人能見得太極就是慢慢的套路,再明白點的會看推手。連套路熟練的人也不見得明白其中蘊含的戰鬥技巧,比較直觀的就是推手了。不過一般人所見推手也就是兩個人雙手相接不斷畫圈,偶爾才見有在推手中使用類似擒拿的動作。即便是很開明的拳師在練習推手時,任由旁觀,甚至連講解都不避諱,旁人也難以偷學太極的戰鬥技術,除非旁觀的是內家拳的大成高手。反過來說,形意和八卦等其他內家拳也有類似情況。何也?只因為內家拳的“內”字。外家拳我不瞭解,在此不做論述。

  內家拳的功法,主張由內而外,通過內功修煉強盛內臟器官,完善內臟之間的協作,從而由內及外的作用於筋骨皮發肌肉,達到易筋易骨易髓的結果。其原理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上古練氣法,以及達摩的易筋經、洗髓經。練習西方體育者和信仰西醫者不能理解此東方生命科學。根據內家功的原理和淵源,註定此類武術必定以緩慢柔和動作修煉功力,不同於所謂現代格鬥的肌肉力量訓練法。


  蛇類,身體柔軟,除蟒以外多為纖細修長,動作柔和安靜,貌似無害。但是攻擊的瞬間,極其迅速,罕有發而不中,兼之有毒,中者必死傷。

  內家拳同蛇,看似柔和內斂,體型多勻稱,沒有驚人的體魄外形。但出擊瞬間,殺氣驟放,集整身勁於一擊,若對手有反應,必隨機應變,中途變招,如跗骨之蛆,難以擺脫,而內勁似蛇毒,中內勁者必死傷。

  內家拳中,太極偏柔,尤其吳氏太極。吳氏太極必借敵力用於敵身,如同以自身為軌道,引導敵力這輛機車撞回敵身。外形可見可理解的擒拿動作是外軌道,但有時看起來莫名其妙的制敵動作是在走內軌道,內軌道存在於拳師自身。

  太極的借力最大的奧妙就在於內軌道,外表不見明顯動作,而力已經完成轉化。內軌道就是經絡以及骨骼。骨骼尚易理解,206塊骨頭以及64個關節,雖說不是所有都能用到,但是僅軀幹和四肢能夠組成的變化就不計其數了。而經絡本身就是傳遞氣息的通路,一樣遍佈全身,變化之玄妙更甚於骨骼關節。主要傳遞方式或者由上肢受力傳導至腳底,再有腳傳回上肢完成一個借力打力的迴圈;或者是左右上肢互相傳遞以完成迴圈;還有很多是四肢與軀幹直接互相傳遞,總之變化極多,如同高架公路的交叉樞紐,根據對方勁力不同的侵入方式,給予不同的引導。

  因此,對於不瞭解太極拳的對手,往往敗的不知其所以然,在太極高手手中如同玩偶一般。用內外軌道可以勉強解釋借力打力,而如何將對手置於玩偶的境地就更加匪夷所思。

  一般柔道、擒拿、摔跤、合氣道等,皆以剋制四肢及頸項關節為能事。而太極拳只需一手牽敵腕,就可將打擊傳至對手脊椎,甚至使對手腳筋重挫;若不求傷敵,也可將對手玩弄於股掌不能自拔。其中玄奧吾尚未明,此乃太極技擊之精髓,非機緣福至,非數年苦功不可得之。

  一般武藝,不外乎以大欺小,以重勝輕,以高凌矮。是以,當今國際格鬥賽事均以體重為標準,以示公平。然內家拳,僅吾耳聞親歷,以老勝少,以輕戲重,以矮克高乃是常事。蓋內家拳師藝成後往往不屑拋頭露面,故無人成就當年李小龍般成就。

  一般習藝者,小成好鬥,中成慎之,大成則隱居。吾尚屬小成,有心以內家拳術以震四海夷拳,但不知吾中成之後會作何想?大成之後是否也是以隱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