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交流的語言方法與禁忌

  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師生交感互動和有效溝通的過程,教育的最終效果不僅受學生努力程度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生溝通的效果。俗話說:“好言一句三春暖,惡言一聲六月寒。”在眾多溝通手段中,語言是方式最直接、成效最顯著的主要溝通方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師生關係是班級體系的主要構成因素,師生關係影響著班級氣氛,影響著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效果,也影響著學生的學業成績。融洽的師生關係,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合力”,我國的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其道”的道理,而教學實踐也證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也會連帶著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可以遷移到學習上,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機。由此可見師生之間的感情在教學中是多麼重要,而師生之間適當的溝通足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不當的溝通也足以坡會師生之間的感情和和諧,因而討論新時期師生之間的溝通尤其重要。

  一、師生溝通的方法

  師生進行溝通的途徑可以多種多樣,特別是資訊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溝通途徑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

  ***一***書信交流溝通。

  書信交流進行溝通也是較為傳統的一種師生溝通策略。但即使在現代高度發達的社會裡這種溝通方法還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某些環境下可能有某些事情師生之間不方便直接面對面溝通,那麼通過書信來進行溝通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這種溝通教師可能會了解到學生中平時不易掌握的情況,可能能直面學生的內心世界,而作為學生也會得到教師更為完備的幫助和指導。

  ***二***電話及網上溝通。

  隨著資訊產業的不斷髮達,通過電話進行溝通已經是很容易做到並且是很正常的了。一個電話,一聲問候,拉進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一個經常能通過電話與學生進行溝通的老師,一定是個在業務上認真,對學生負責的好老師,也更容易贏得學生的尊重,學生也更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向這樣的老師傾訴,師生溝通將會起到良好的效果。隨著當今網際網路的日益發展,上網也就成了學生業餘生活的一部分。其實我們也可以利用網路的優勢來與學生進行溝通,我們教師也取一個好聽一點的暱稱,根學生在網上進行自然而愉悅的溝通。我想在這樣的時候師生的溝通這個問題應該迎刃而解了吧。

  ***三***週記和作業溝通。

  現在很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都要求學生寫週記,通過週記來了解學生一週以來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況,這是很好的一種辦法。這樣做關鍵是不能流於形式,因為別人這樣做了,我也就這樣做。其實我們可以通過週記和學生進行溝通,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能透過學生週記中的字裡行間及時捕捉資訊,然後進行必要的溝通,如寫一段鼓勵性的語言,提出幾點具體的要求,講講教師心裡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對學生是一種極大的促進和幫助,也許週記就成為師生對話的工具和主渠道了。當然,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也不應就滿足於對和錯,作業本也可以成為師生溝通的重要途徑,如教師可在作業本上寫道:“做得真不錯”、“希望你繼續努力”、“以後可不要再這樣粗心了”“努力啊,歲月不待人,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等等,也許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面對面談話式溝通。

  這是最直接、最傳統的溝通方式,師生直接面對,真誠而坦率地交談,溝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見影。在進行面對面談話式溝通時,有幾點需要注意:

  1、注意溝通和疏導工作中的口語修辭

  在與學生的溝通與疏導中,我們說話也不能太過隨便,要注意談話中的口語修辭,恰當的口語修辭可使口語表達更這生動、準確、優美和得體,更易被人接受。它有一定的分寸,一旦失去分寸,也會產生極大的消極作用。在教育中往往會引起學生情緒上的對立。

  2、空間位置需要注意

  師生進行面對面關係談話式溝通時的空間位置有如下幾種:師坐生站、師站生坐、師生共站、師生共坐等。一般情況下,前兩種均不太好,因為我們在師生溝通時應儘量注意師生的平等,儘量多給學生一些尊重;在室外只能是師生共站,在室內最好是師生共同坐下溝通較好。

  3、注重師生對話技巧――注重以“我”為主的表達方式

  做學生工作,很多教師都有這種感覺,學生對老師的話像是有一種本能的抵禦和反抗,師生之間溝通難。對於這個問題,很多老師的經驗表明:與學生相處中,對大部分學生從關心出發,運用以“我”為主的表達方式,直抒“我”的感想,較之單純的批評和帶有指責的特點的以“你”開頭的話,更易於師生間的溝通。教育效果更好。這是因為以“我”為主的表達方式,主要談“我”的觀點和看法,表達“我”對此事的感想和對學生的關心,不存在指責因素,所以也就不易產生牴觸和對抗情緒,可以使犯錯誤的學生看清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不良後果,讓其認識到為了自己的完美,確有改正的必要。

  二、師生溝通的禁忌

  教師優美生動的語言不但能能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同時也是教師教學水平的生動體現。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卻不難發現,在和學生的溝通中,不少教師存在著錯誤的語言習慣,極大地阻礙了師生間的順利溝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忌居高臨下蠻橫無理

  一些教師受“三綱五常”、“師道尊嚴”等傳統觀念的影響,雖然表面上說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彼此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可工作中卻總是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經常對學生呼來喝去無端訓斥,絲毫不將學生的自尊心放在眼裡。對學生或無視學生尊嚴一味發號施令、或以請家長、罰抄作業等手段進行威脅,或不顧學生心理感受強迫接受自己的觀點,或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樣子悲天憫人地對學生提出過度忠告。教師經常居高臨下地和交流,雖然可能暫時會取得一些效果,卻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使學生產生你說你的我做我的的牴觸心理,時間長了還可能形成嚴重的自卑心理。

  二忌脣槍舌劍冷嘲熱諷

  “張華、劉軍和李茂輝共同去見上帝,張華問上帝自己什麼時候可以成為全班第一,上帝說需要奮鬥一年,張華哭了,說時間太長了。劉軍問上帝自己什麼時候能考全班第一,上帝回答說兩年,劉軍也哭了,說怎麼會需要那麼長時間。最後李茂輝也想問自己什麼時候能成為全班第一,還沒等他開口,上帝哭了,邊哭邊說自己這輩子是看不到劉茂輝拿第一了。”

  以上這個笑話是某位小學教師公開在課堂上對全班學生講的。張華、劉軍和劉茂輝都是他所教的三名學生。我們不難相像劉茂輝同學當時的痛苦心情,雖然由於家長的抗議這位老師最終向他道了歉,可他心靈所受到的傷害缺是很難平復的,因為在教師隨口而出的“笑話”裡,蘊含著對學生深深的鄙視和嚴重的侮辱。對於這種貌似“文雅”卻更具殺傷力的語言方式,許多教師樂此不疲,並將之視為“教育”學生的重型武器經常加以運用。殊不知,在自己出氣過癮的同時,不但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還會在學生心中留下該教師冷酷、卑鄙的惡劣印象

  三忌漫不經心泛泛而談

  “只要努力,你的還是大有希望的。”——某教師一邊整理課本一邊對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說。

  “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殷切期望。”——某教師經常在班會課上這樣教導學生。

  也許是由於經常和學生在一起的緣故吧,不少教師對學生談話常常不帶任何感情地泛泛而談。雖然相比交而言,這種語言沒有前兩種語言的殺傷力驚人,卻會使學生老師應付自己的感覺,進而對老師產生自私、冷漠和無能的不良印象,並對老師是否真的關心自己產生懷疑,如此一來,師生間就會逐漸出現誤解和隔閡,給教育教學帶來不少困難,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以上對師生溝通中的教師語言禁忌作了簡單介紹,僅供大家參考。教師的語言是一門藝術,只要我們把握好“認真、真誠、熱情、流暢、嚴謹、準確、生動、自然”的十六字方針,並注意在工作中時時錘鍊和總結,一定可以使自己的語言具有無窮魅力,贏得學生的敬佩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