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我的信念》這一課是居里夫人晚年的自傳體散文,主要是向學生展示居里夫人高貴的品質與崇高的人格魅力。小編收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教學方法上改變了以往“問答式”統治著課堂,師生問答貌似啟發,實際“請君入甕”,似以教師為軸心的自行車輪在運轉,學生依舊是被動者的模式,教學目標上不僅定位於知識、技能,更立足於發展學生健全的人格,語文的人文性得到應有的關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到了落實。其次,跳出教材學語文,走出課堂用語文。在本課中,教材不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課堂不再是語文學習的唯一場所。

  我們將有限的文字教材與無限的的生活載體連結起來,使語文課堂有了更多的生成性和發展性。在這裡,教育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而是發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發生在無言的感動中,發生在心靈的深處。從一個角度看學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從多個角度看學生,也許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正如每一個波浪都是風和水的傑作。對於學生,“給我一次機會,還你一個精彩”,這節課,學生確實把自己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調動起來了。

  篇2

  《我的信念》用點撥教學法教授效果可能會更好。教者可引導學生利用書上註釋和工具書獨立學習,培養自學能力。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互相啟發,讓學生感知語言,揣摩居里夫人性格特點和人格美。至於文章結構上、內容上的疑難點,教師要點撥到位。

  《我的信念》這一課是居里夫人晚年的自傳體散文,主要是向學生展示居里夫人高貴的品質與崇高的人格魅力。在教材中是作為一篇略讀課文,我採用我市大力倡導的“三步四環節五課型”中的閱讀課形式進行教學的。在我設計的教學案中,預習學案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與整體感知;在課堂探討案中注重對課文重點——感受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探究討論和難點對語言的品味、賞析。

  在課後拓展案中既有對課文內容的回顧又涉及課外的相關閱讀 ——名人眼裡的居里夫人。每一步都充分的展現學生的自學能力。尤其在整個課堂上,學生的自主互助探究學習的水平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老師僅僅是一個導向,起個引導的作用,真正的讓學生自學。同樣,學生的自學過程中小組合作開展的活躍而有序,對於問題的討論與解決更是超出了我的預想。

  綜上,我認為日後在上《我的信念》時應注重“讀”,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拓展,注重自讀程式安排的優化。可採用“匯入-示標-初讀*** 整體感知課文、質疑***-再讀***討論、答疑***-遷移-小結、模仿寫作”的自讀程式,以使“設計”更加優化。

  篇3

  對於學生的發言,我注意傾聽。充分保護學生獨特的視角,個性化的體驗,不以老師的經驗和所謂的“標準答案”來扼殺學生思維的火花。尊重學生的發言,從中發現閃光點並予以肯定。對於回答得非常出色的同學,還有一定的加分鼓勵。所以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質量都非常高。有的時候,兩個小組的意見起了衝突,形成了激烈的辯論,我並沒有對哪一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是讓學生充分發表各自的看法,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敏銳度。

  我在課堂上一再強調,除了字有標準讀音和寫法,詞有固定的意思之外,很多問題都是沒有標準和固定的答案。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的發言中獲得信心,有了信心又促使他更有勇氣而且更善於思考,形成良性迴圈。

  在課後的反思中,我也意識到了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如何結合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的實際情況來體現新課程的全新理念。是否真正所到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思考。課堂上教師講授與學生小組合作的時間分配比例是否合適。如何使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更有效率和價值等等。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摸索,虛心向前輩們學習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自己上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