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青魚有什麼注意事項

  青魚是我國常見的家養魚種之一,是“四大家魚”中體型最大的魚種。可是大家在釣青魚的時候知道要注意什麼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釣青魚注意事項

  ①竿要長

  大青魚雖然魚體大,但膽子小,不敢靠近岸邊,竿短就不易釣到大魚。

  ②釣點離岸要遠

  在離岸遠的水域下鉤,魚才能放心吞鉤。

  ③人要靜

  大青魚膽子小,且聽覺靈敏,若岸上說話聲或者腳步聲大,青魚會逃之夭夭。

  ④要在較深的水域下鉤

  除了陽光明媚、水體溫暖、食物較多時青魚會游到較淺處之外,一般都至棲息深水處。

  ⑤打窩要大

  不要吝惜誘餌,每個窩應用300克以上的誘餌才有利於引魚上鉤。

  ⑥餌要大

  釣鉤上要掛較大的餌料,目標才明顯,才能引起大青魚吞食的興趣,腥味餌料效果較好。若用雙鉤或多鉤釣,每個鉤子上掛1個大蝦仁或螺螄肉,效果很好。

  ⑦耐心遛魚

  大魚上鉤後,垂釣者要冷靜沉著、耐心地進行遛魚。魚越大,遛魚的時間要越長。

  ⑧注意避光

  遛魚過程中,切不可鯽魚想把魚拖出水面看看有多大,因為魚怕光,遇見強光後會以幾倍的力量掙扎逃竄。

  ⑨翻白肚再撈抄

  未見到大魚第二次翻白肚時,不能急於撈抄。

  釣青魚技巧

  青魚力大性剛,中釣之後負痛逃竄的力量相當於體重的四五倍,而且十分沉穩,處變不驚,憑藉良好的耐力,它們可以同釣者周旋幾十分鐘甚至數個小時,是眾多垂釣愛好者鍾情的物件魚。

  成熟期的青魚體重一般可在15千克左右,而且目前中國最大的青魚記錄是2005年南京六合區牛湖附近的漁民捕撈到的一條大青魚,體長1.86米,重達109千克。青魚一般不會到淺水區活動,越大的青魚越是如此,它們往往沉浮於河底。別看青魚的外表憨厚木訥,它們可是力大性剛的魚種,中釣之後負痛逃竄的力量相當於體重的四五倍,而且十分沉穩,處變不經,憑藉良好的耐力,它們可以同釣者周旋幾十分鐘甚至數個小時。

  大青魚看似憨厚,實際上性格非常謹慎,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它們就會躲到遠離岸邊的深水區或障礙物中。青魚咬鉤的標相也與其他魚類不同,由於它們的牙齒長在口腔深處,在吃餌時要將食物吞入喉內才開始咀嚼,因此青魚吃鉤時的標相是穩而滯,有時候很容易誤導釣者,使釣者頻頻空竿。

  即便釣者抓準了青魚的咬口,但當青魚負痛猛力逃竄時,還是很容易釀成竿折線斷的悲劇。釣者使用海竿直擊深水大青時,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發現有魚咬鉤,揚竿刺魚也有感覺,但在收線時鉤上卻像空了一樣。

  當釣者以為大魚已經脫鉤,漫不經心的將鉤子收到岸邊時,往往會發現大青魚正搖頭擺尾而來,隨之像一頭牛犢一樣扭頭開溜。這也是大青魚常玩的把戲,如果釣手沒做好心理準備,很容易讓大青魚逃之夭夭。

  找到大青魚的弱點,才會釣有所獲。當個體較大的青魚中鉤之後,釣者千萬不要驚慌,要採取“以靜制動”的戰術。大青魚中鉤之後一般不會猛然逃竄,它們大多會平穩而悠閒地向深水區遊走,其力之大猶如牛在耕地,很容易與釣者形成拔河之勢。此時釣者應該打運動戰,即及時變換站位,或者跟著魚沿岸邊移動,並隨時改變牽引方向。釣者在溜魚時要不急不躁,循著魚兒遊動的方向使釣竿保持拋物線狀態以防跑魚。

  青魚吃鉤的標相大多是浮標先緩緩起伏,隨之便一沉不起。使用帶殼的螺獅釣青魚時,釣者發現魚訊的時候要遲些提竿,要留給青魚足夠的吞餌時間;而在使用蝦仁、蚌肉等釣餌時,則應在浮標上出現較大沉浮時立即揚竿刺魚,否則大青魚會在吃餌後吐鉤逃跑。

  如果釣者使用海竿釣青魚,尤其在夜釣時,若竿捎上的鈴鐺響了一次就再也不響了,那就說明竿捎被拉彎且一浮不起了,此時很可能是大青魚咬鉤了。有些性情烈的青魚很可能在這時一頭扎入泥中打樁,當釣者正懷疑是不是釣底時,它們會一下子竄出來同釣者拔河,藉機掙斷釣線溜之大吉。因此,我們在使用海竿施釣青魚時,一定要將輪子的洩力裝置調整好,這樣才會抵禦住大青魚發起的攻擊。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