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優秀美術作品有哪些

  初中美術 教育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追求技能強化訓練,不是把學生都培養成美術家,我們需要運用技能把學生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使美術作品體現出時代性、人文性、情趣性、品味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優秀美術作品和中學美術評價方式多化及開拓思維。

  中學生優秀美術作品









  中學美術評價方式多化

  1.評價要以促進學生髮展為目標

  加德納認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互獨立的方式存在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智慧組合,每個人有自己智力的弱項和強項,尤其繪畫方面,初中美術教師更應該善於挖掘學生的優勢智慧。牛頓曾是一個笨木匠,如果他的強項智慧得不到發揮的話,哪有力學三定律的確定,哪有萬有引力定律?善於發現和捕捉孩子每上的每一個閃光點,既使微不足道的一點點,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都會產生神奇的力量,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2.評價應多拿幾把尺子

  由於遺傳,家庭環境背景的不同,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天賦,智力有所差別,傳統的美術教育評價往往一把尺子衡量,展示同一平臺去量化,結果,使評價單一化。我國著名心 理學家藩才權根據不同的內容和結果,把學習班分為認識活動,技能和情感活動三個基本領域,顯然,現代初中學生的美術評價不就更多變化了嗎?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參與程度,情感體驗,到創作與生活適應等各方面不同支詠,不同層次做出相應的,恰當的分析和評價,這樣使全體學生都能獲得體驗成功的喜悅。

  3.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

  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學生主動求知的積極性不高,探索精神不強,我國的高分低能的人就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形成的。由於傳統美術觀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比較偏重技能訓練,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不夠,某些陳舊的教學觀念束縛了學生個性、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過多的關注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寫實能力訓練,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使得學生新發現、新感受、新想法、新思路在萌芽階段得不到合理的引導,失去了培植的機會。

  新課標下的初中美術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在教學中突破傳統的觀念的束縛。運用現代教學理念、現代教學方法,使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慾望的源泉,使評價機制發揮更大的優勢,鼓勵學生勇敢,自覺積極參與到感受體驗、嘗試創作。

  中學美術開拓思維

  雖然其他各學科都反對題海戰術,但不可否認的是多畫、多臨、多練是學好 美術的必經途徑,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只要能抓住每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不同角度積極參與學習,探索知識,就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滿足學生 心理需求。例如:對於喜歡中國畫的學生,則不要 機械地強調他必須也要對西洋畫感興趣,只要其對西洋畫有一定了解即可。

  那麼對於中國畫則可要求其掌握的比其他同學更深一些。同時也應注意在創造性方面給予其一定的引導和培養。若有的學生興趣不在於繪畫這一方面,那麼美術教師就不應該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身上,非要其如何如何。

  針對這樣的學生,只要其能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並且能做到有自己的見解即可。因為這並不影響對其創造性思維發揮的引導和培養。

  以上是我對美術 教育中培養學生創造性的一些探索,在美術教學中獲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