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饒姓排名_百家姓饒姓歷史名人

  饒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饒氏這個家族的最初發祥之地,是古代的饒陽。饒陽曆史悠久,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個邑。那麼你知道饒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饒姓排名,希望大家喜歡!

  百家姓饒姓排名

  饒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87位。

  饒姓源起華北,出現時間約在戰國,至今已有2200年以上的歷史,而後饒氏主要以江西為中心,分佈在湖北、福建、廣東、湖南、浙江、河南、安徽、四川、雲南等地,這些地方的饒姓,絕大多數都是歷代從江西遷徙繁衍出去的。其中江西,湖北兩省約佔饒姓人口總數44%,由2008年公安部統計資料顯示,饒氏人口全國排名172位,約72萬。

  百家姓饒姓郡望堂號

  郡望

  平陽郡:三國時魏置,治所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

  臨川郡:三國時吳置,在今江西省南城東南;西晉移治到今江西撫州市西。

  饒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屬九江郡番縣,漢高祖時期改稱九江郡番易,新莽時期曾一度改稱鄉亭,再改稱饒衍,仍屬九江郡。東漢光武帝將原“番易”二字左右分別加“邑”、“阜”偏旁,稱作鄱陽。東漢建安十五年***庚寅,公元210年***孫吳分豫章置鄱陽郡。隋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改鄱陽郡為饒州,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改饒州為鄱陽郡。唐武德四年***壬午,公元622年***復置饒州,鄱陽隸屬依舊。南唐開元初年***丁酉,公元937年***改饒州為永平軍。宋開寶八年***乙亥,公元975年***廢永平軍復饒州,其間鄱陽均為倚郭縣。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升饒州為饒州路,元至正二十一年***辛丑,公元1361年***改饒州路為鄱陽府。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再改鄱陽府為饒州府,鄱陽隸屬未變。清朝沿用明制,鄱陽隸屬依據前朝,都是州府所在地。

  堂號

  惠風堂:惠風就是春風,溫暖宜人。漢朝時饒威為魯陽太守,推行政事像和暖的春風,深得民心。

  朋來堂:孔子說:朋來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宋朝時饒魯,脾氣行為端正謹慎,治學問注重實踐。別人屢次推薦他做官,皆推辭不幹。四方來聘他講學的,天天不斷。他專門建了一座“朋來館”用來招待遠路來找他學習的人。

  此外,饒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平陽堂”、“臨川堂”、“雙峰堂”等。

  百家姓饒姓歷史名人

  饒 珂

  漢朝山東人,官拜魯陰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饒 景

  五代時期山東淄水人,是吳越錢鏐麾下大將,累有防禦之功。

  饒 節

  宋代高僧。掛錫靈隱,晚年主持襄陽之天寧寺。有《倚鬆老人集》。陸游稱其為“詩僧第一”。

  饒 魯

  宋代大學者。就是著名的“雙峰先生”,江西餘幹人,品端學粹,潛心聖學,以致知力行為本,四方聘講者相踵相接,曾建“朋來館”以居學者,春風化雨,遍及天下。

  饒 介

  元代書法家,卒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號華蓋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臨川***今撫州***人。活動於元·至正***1341-1368***年間。元末自翰林應奉出僉江浙廉訪司事。張士誠居吳時,曾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能詩工書,書法宗張旭、懷素,上追“二王”,飄逸奔放,圓轉暢朗,秀媚多姿。明代書家宋克出其門下。又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評其書為“圓勁暢朗,神追大令***王獻之***”。書跡有《雜詩帖》、《琴珍帖》、《仿四家書》等。有《右丞集》。《中峰幻住像偈卷》,又名《贈僧幻住詩帖》。書於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紙本墨跡,行草書。縱26.3釐米,橫109.1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從這幅作品中,可窺見到饒介是極追慕王獻之書風的書家。在他的書法作品中,繼承了五代整齊、妍美、媚趣的書風,又滲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懷素筆意,使其作品揮灑自如,又不失規矩。此詩帖行、草相雜,清勁圓利,氣脈酣暢。聞雜章草,頗添古氣;參差錯落,任性恣意;構字內斂,行筆內縱,精聚又神遠,堪稱佳作。饒介書傳授給明初宋克,從此幅中已窺見宋克書先兆,用筆氣象,十分相類似。

  饒 瑄

  明代學者。

  饒 位、饒伸

  江西省南昌縣人,在明神宗萬曆年間的朝廷上,也分別高官厚祿,揚名顯親。饒位曾累官至工部右侍郎,饒伸則官拜刑部侍郎,饒伸曾撰寫的《學海君道部》著作,有234卷,當時稱之為“浩博”,據說,他們的母親活到一百歲時,兩兄弟先後以侍養告歸,榮耀之至。

  饒 禮

  江西省饒州南城人,是明成祖永樂年間的名吏,歷任浙江道監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為政寬恕,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饒 欽

  明代安徽省祁門人,也是天順年間一位剛介清謹,民俗為之丕變的好官。

  饒延年

  宋代學者。為陸九淵弟子,陸九淵誇他胸襟開闊。以經學著稱,隱居不仕,輕財好義,鄉人德之。

  饒子儀

  宋代學者。曾從胡瑗受經,力學不倦,杜門著書,王安石多所論薦皆不仕。世業春秋,潛心經學,理欲之辨甚嚴,嘗揭聖賢法言於軒檻以自警,晚年遷居父墓之側,時與門人子弟倘徉原野間,班荊剖論,緩步行歌,悠然自得。

  饒之初

  明代湖北省廣濟人,於出知孟縣時,是一位問民疾苦的好官。

  饒敬承

  明代湖北省蒲圻人,於出知賓州時,曾殲滅當時為害地方的八寨瑤賊。

  饒天民

  明代中書舍人。嘉靖進士,官至河南道御史。彈劾郭勳,議論河套,尋按蘇鬆,奏表節義。為名御史。

  饒震元

  明代安徽省旌德人,不但於萬曆年間官拜綿州知州,而且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書法家。畫宗小米,被譽為“悠然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