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工作反思

  幼兒教育作為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有關大班的工作反思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孩子進入大班有一個多月了,為了讓家長更全面的瞭解孩子升入大班後的表現,在大班年齡段所要學習的教育教學內容,以便更好的達到家園共育,因此,我們上週對家長開展了半日開放活動早上,大多數家長都早早的來到了幼兒園,很細心的觀察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一、在早操時,全班幼兒積極性較高,這離不開領操老師的熱情,更少不了其他老師在幼兒行為方面的配合。在吃水果的過程中,孩子的常規不太好,很多小朋友覺得棗子圓圓的很好玩兒,老是掉到地面上,吃水果速度極慢。這需要平常我們老師多督促,並養成良好的吃東西的習慣。

  二、在家長看完孩子們做操、喝水、吃水果之後,緊接著就是我們的一個教育活動。今天的教育活動是上的邏輯思維課程,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都比較陌生,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讓他們瞭解這門課程,從而知道讓幼兒學習這門課程是對的選擇。

  三、全體幼兒入廁之後,上課了。首先和孩子們集體玩兒了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匯入活動很好的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跟著音樂,孩子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緊接著,教師出示了本節課所要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的藍邊卡,大半部分幼兒都能說出圖片上的內容以及所存在的關係,表現非常積極。開始給大卡片找朋友了,部分小朋友思維很活躍,想象力很豐富,能夠觀察出兩張卡片所存在的共同關係並能說出自己的理由。平常一向很內向的一名幼兒當天也大膽的回答問題了。最後是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操作的遊戲環節了。老師進行巡迴指導,儘量顧及到每位幼兒,讓家長也參與其中,看得出大人小孩都很有興趣,整堂課程在歡快的氛圍下進入尾聲。

  四、活動結束後家長們看到孩子的表現很高興,對於孩子在遊戲中的樂趣以及掌握的知識,紛紛表示欣慰。個別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表現不好,而且不大但,非常生氣,並且斥責幼兒,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只會更傷孩子的自尊心。在老師的鼓勵下該孩子才化哭泣為笑容。

  在本次家長活動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1、必須時常訓練幼兒的常規。訓練好常規是進行一切教育教學的前提。

  2、教師應更多的給幼兒發言的空間,並儘量保證所有幼兒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使家長感受到老師對每個孩子的關心與尊重。

  3、在活動中,家長能夠和孩子一同參與遊戲,是個很好的互動方式,讓孩子體驗家園互動的樂趣。

  4、在教學時,應適當的提一下家長的存在,感覺有點忽視了他們。並趁此機會介紹一下思維課程家長在家的引導方法。

  通過這次活動,自身認為還存在著許多經驗上的不足,理論上的欠缺,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會做的更好。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尊重幼兒、理解幼兒。讓 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既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又要鼓勵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學習。使其身心獲得和諧發展。

  篇2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要讓幼兒感知水的特徵,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知道水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瞭解水的重要性,懂得節約用水。我覺得自己選得內容是比較適合大班的小朋友學習的。

  在活動之前,我準備了很多材料。有水、牛奶、可樂、彩色花片,熱水、紙等,還事先在冰箱裡面凍好冰塊。上課前,我也做了多次試驗,比較成功。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我是先通過出示一些玩水的玩具,讓幼兒一起玩一玩水來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要讓幼兒知道水的特徵是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的。在介紹水的無色時,我讓幼兒觀察比較水、牛奶、可樂的顏色有什麼不同。幼兒很快看清楚牛奶是白色,可樂是黑色的,而水是沒有顏色的。在介紹水是無味時,我是讓幼兒親自品嚐這三樣東西的味道。幼兒通過品嚐知道了牛奶是酸酸的、可樂是甜的,而水呢是無味的。在這裡本來我設計的是品嚐牛奶和醬油的味道,因為醬油的味道是鹹鹹的,更能突出水是淡淡的,沒有味道的。但是在上課時,考慮到醬油太鹹,喝了對孩子的身體不好,所以就改用了甜甜的可樂,這樣的話感覺沒有醬油更有說服力。在說到水是透明的時候,我是分別在水杯、牛奶杯、可樂杯裡放進彩色的花片。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很快看出只有在水杯裡的花片才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就證明了水是透明的。在說到水的流動時,是讓他們通過平時的觀察實踐來理解的。比如幼兒在開啟水龍頭的時候就會看見水嘩嘩地流出來,在河邊散步時會看見河水靜靜地流淌,然後讓幼兒把杯子裡的水慢慢地倒進盆子裡,讓他們感知水的流動。活動的第二環節,我是要讓幼兒知道水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我用事先凍好的冰塊來做了一個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讓他們知道水在溫度降低的時候就變成了冰。幼兒對這個魔術很感興趣,發言非常積極,想出了幾種水變冰的條件。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了。通過一番討論,他們又知道了冰變成水是在溫度升高時就可以了。聯絡生活實際,幼兒想到炎熱的夏天他們最喜歡吃的冰棍,太陽一晒就很快化掉了。這樣培養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同時加深了冰變水的條件是溫度升高。水不僅會變成冰,而且還會變成水蒸氣,這個幼兒比較難理解。我是讓他們想象平時家長在家裡燒開水時,當水燒開了就會有熱氣冒出來。這種熱氣就是水蒸氣,這樣便於幼兒的理解。然後我倒了一杯熱水,讓幼兒觀察熱水冒出來的熱氣就是水蒸氣。而水蒸氣遇冷以後就會再次變成水。水變來變去都是取決於溫度的變化,幼兒通過親自試驗更加清楚了。但是在做試驗的時候,本來是要幼兒親自操作的,因為是熱水,怕幼兒燙傷,所以由教師代替做試驗。這樣幼兒沒有得到鍛鍊的機會。活動最後,幼兒討論了水的用處,知道了平時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活動目標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篇3

  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我班的幼兒對色彩豔麗、精美的小飾物特別感興趣,比如髮夾、手錶等等。蝴蝶是幼兒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一種昆蟲,其色彩豔麗,深受幼兒的喜愛。《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活動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同時又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因此,我根據幼兒的興趣及生活經驗,設計了藝術活動《美麗的蝴蝶》,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欣賞蝴蝶,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的興趣為切入點,讓幼兒充分地看、說、想、做,使幼兒的興趣大大激發,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作為老師的我不急於追求結果,而是重視活動過程,為幼兒提供發現、感受和創造美的機會,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滿足和愉悅。

  在活動中,我改變以往的美術教學模式,教師沒有進行示範,而是嘗試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感受,自己去裝飾小飾物, 同時提供的材料有難、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及喜好,自己選擇裝飾材料,幼兒參與活動的非常興趣高。活動結束時,讓幼兒相互評價,教師參與評價,再次達到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效應,同時也充分體現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讓幼兒自主評價,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

  在活動中還存在了一些不足:1、教師的引導語言不夠清晰。2、幼兒的操作沒有交代清楚,出現了較髒、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