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跑步鍛鍊方法

  跑步可以對足部進行有效鍛鍊,促進血液迴圈,有益身體健康。不少老年人常說:“跑跑跳跳,青春年少。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熱身

  主要以跑步的方式為主,熱身運動基本概念是喚醒肌肉,使肌肉及身體知道我們即將進行一連串操練。所以熱身運動不應太劇烈,應保持一定心跳頻率,在進行中,以仍可輕鬆與同伴對話最為理想。達到喚醒身體肌肉,令心肺進入準備狀態的效果,持續15分鐘左右。

  力量鍛鍊

  中年人主要加強心肺鍛鍊還是不夠的,如果條件允許,運動形式可以多一些,最好再增加一些力量鍛鍊。因為中年人體質逐年下降,肌肉的力量正在減弱,這會影響運動功能。拉臂力器、舉啞鈴、引體向上、做俯臥撐、仰臥起坐、下蹲等,都是很好的力量鍛鍊形式。

  柔韌性鍛鍊

  主要通過拉伸訓練完成,尤其注重腿、腰部的拉伸,幫助減少脂肪。 腹部訓練:仰臥起坐和下背伸展 利用仰臥起坐鍛鍊前腹部肌肉,增加軀幹力量,保證穩定性;利用下背伸展鍛鍊後背腹肌,雕塑腹部的完美線條。

  快走與慢跑相結合

  把快走與慢跑結合起來鍛鍊也是一種科學的方法,開始鍛鍊身體時,先快走10分鐘,再慢跑5分鐘,如此反覆三次,一天的運動量基本上就達標了。

  科學鍛鍊健身的原則

  特別要注意掌握好運動量

  運動量應包括數量多少、強度高低、密度大小、質量好壞4個因素,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數量和強度。

  要選擇合適的地點

  要根據自己居住的環境、身體的條件、自己的興趣來確定,不能強求一律,一般可選擇運動場、公園、鄉村田野、樹林、岸邊沙灘等,選擇能讓自己心情舒暢又不易受傷的地方為好。

  切忌突然劇烈運動

  這樣會把肌肉緊張和突然起動等不利因素結合在一起,有一定的危險性。

  選好時間

  一是在什麼時間進行,二是健身活動要進行多長時間。這不能硬性規定,早、中、晚只要安排好都可進行,但最好天天練,俗話說“要想身體好,天天練最好”。

  要科學、適度

  許多老年病是從中年開始的,許多中年人缺乏健身知識,容易忽視自己的健康。科學適度的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最佳方案。

  科學跑步六大注意事項

  1、晨跑忌空腹。

  清晨,當起床到室外長跑鍛鍊的時候,不久出現了頭暈、噁心、眼花、心動過速等症狀。這是一種低血糖反應,原因是在起床後沒有喝水引起的。清晨空腹鍛鍊不僅會引起這種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日子長了還會引出某些生理功能紊亂。同時,晨跑中加之呼吸加快,出汗排水,肌體缺水狀態加劇,造成咽喉乾燥疼痛,口角發炎,嘴脣乾裂,兩便不暢,甚至便祕。所以,晨跑忌空腹,起床後應喝一些水。

  晨練運動量大的人,可飲些淡糖水或淡鹽水。這樣做不僅會防止肌體“水平衡”紊亂引起疾病發生,而且還會降低血液濃度,使動脈管變寬,血液迴圈流暢,有預防高血壓、腦溢血、腦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功效。特別應該提出的是,如果起床後不飲水便晨跑,等跑完感到口渴時才大量飲水,既不科學又不解渴,因為水在體內約半小時才能輸送到肌體的各個組織。

  2、晚練忌長跑。

  患有某些疾病或因工作、學習條件的限制的人,不能在清晨鍛鍊,只能在晚上活動。晚練也是健身的好時間,但忌長跑或劇烈活動。因為長跑或劇烈運動使血流量加大,大腦皮層興奮,很難安靜入睡。身體過度疲勞,也會影響睡眠質量。睡眠不好,精神不佳,又會影響工作和學習。如此惡性迴圈,會出現過度疲勞症,有損身體健康。

  3、長跑忌快速。

  從運動醫學研究的角度看,健身長跑忌快速。因為,慢速長跑能預防、延緩或減輕動脈的粥樣硬化,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有利於心臟血管病患者康復,並能使體弱的人增加食慾、精神爽快和體重增加。如果運動量過速,就會加重心臟負擔,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健身長跑宜慢速。

  4、長跑忌急停。

  人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運動鍛鍊,如果突然停止,血壓就會明顯下降,血壓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比正常情況下分別增加 10倍和 2倍。這種化學成分在血液中的變化又具有加速心跳,加強血管收縮和升高血壓的作用。這種變化產生了急驟的矛盾:一方面是血壓下降很大,一方是人體釋放大量激素千方百計要恢復血壓。兩種“勢力”相鬥的結果是:血壓急下急上,心臟負擔增大,心律失調,以致猝死。

  長跑運動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長跑時除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掌握適當的距離和速度外,千萬注意長跑後忌急停,這樣才能防止血壓大幅度升降,使心臟得到調節。

  5、老人、婦女、兒童長跑忌量過大。

  老人往往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已經減退,因而除跑的速度不宜快以外,還要特別注意量力而行。一般可以從快步走開始,轉入慢跑,距離也宜先短後長,速度由慢到快,而且應選擇在安靜、平坦和寬闊的路面上進行,切忌到山坡、河邊或車流量大的路上去練長跑,以防發生意外;婦女則在經期、孕期、產後兩個月內不宜練長跑,否則,容易引起月經過多、月經失調、流產、子宮位置異常等疾病;少年兒童的各個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大腦皮層工作耐力及心臟持續工作能力較差,因此,少兒練長跑應嚴格掌握運動量,避免過度疲勞。一般情況,10歲每次可跑800米左右;11~14歲可跑 1500米左右, 15~17歲可跑3 000米左右。

  6、長跑忌不及時脫穿衣服。

  長跑時要注意脫穿衣服。初練長跑的人,一般抗寒能力較差,不要過早脫去衣服。長跑結束後,要及時穿上衣服,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若衣服已被汗水浸溼,要擦乾身上的汗,換上乾燥衣服,不要怕麻煩,懶得脫穿,也不要自以為身體好,麻痺大意。實踐證明,長跑時不注意穿脫衣服,很容易生病。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