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球姿勢及握杆姿勢

  檯球已發展成為多種多樣:有中式八球、俄式落袋檯球、英式落袋檯球、開倫檯球、美式落袋檯球和斯諾克檯球,其中斯諾克最為普遍,已成為一項比賽專案。接下來是為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

  檯球姿勢1

  右手持杆的選手,以右腳為重心腳,膝蓋鎖住,右腳掌自然向前,左腳向前邁大致一到半個腳掌的距離。俯身瞄球時,左膝蓋自然彎曲。

  檯球姿勢2

  肘關節自然抬高,大臂稍用力控制整個手臂彎曲,與球杆、小臂三條線位於同一豎直平面內。小臂自然下垂,持杆手手指自然握住球杆,杆與虎口間無縫隙。持杆手不要握杆過緊或過鬆。

  檯球姿勢3

  俯身下去後,檯球杆應位於下巴正下方,距離控制在5-10cm左右。

  檯球姿勢4

  手橋的形成先將整個手掌緊實地貼在球檯上,五指 儘量分開。食指與拇指的第二關節貼緊,手指緊繃,使得手橋足夠牢固,從而令球杆在手橋上運杆時不會晃動。圈架的手勢為食指彎曲,指股與拇指貼緊,使球杆從 兩指間穿過,架在中指的第三關節上。手橋一般與母球的距離控制在15-20cm左右。

  握杆姿勢

  擊球技巧擊球技巧無論是右手握杆或左手握杆、握杆的位置很重要,握的合適能輕鬆自如平穩擊球。這是打檯球開始的第一個重要因素不可輕視。

  首先要找到球杆的重心,方法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個圓圈或一個鉤,把球杆套在圈裡面,然後左右推動球杆調整直至平衡為止,套在球杆上的手指位置就是這支球杆的重心。再從這個重心向杆尾移動20到30釐米,這個部位便是一般握杆的合適位置遇有特殊打法需要,還可以前後移動調整握杆位置。

  握杆時,不能握得太緊,不然手和手腕肌肉緊張,手臂僵硬,不能平順滑動出杆擊球,右手握杆時,拇指和食指在虎口處輕輕夾住球杆,好像一個吊環,衩際握住球杆的是手的前部,即:拇指和前兩個手指,另外兩個手指虛握,小指包繞在球杆底部,主要配合控制球杆的平衡穩定,使球杆保持直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