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喝哪些粥可以養生

  冬天養生,喝粥無疑是最簡單的方法。那麼冬季養生可以喝什麼粥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冬季養生喝的粥類,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養生喝的粥

  第一:栗子粥

  材料:板栗、粳米

  做法:將板栗和粳米洗乾淨之後一起放入鍋中熬粥,起鍋之前加入適量的食鹽。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健脾養胃的作用,另外還具有很好的補腎功效。很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容易出現腰膝痠軟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腎氣不足所導致的。中醫方面認為,板栗具有很好的強健腎臟、脾胃的作用,對於治療腎虛效果不錯。日常如果僅僅是直接吃板栗並不能夠很好的吸收所含有的營養物質,而只做成為栗子粥之後能夠更好的調節身體狀況。

  第二:韭菜羊肝粥

  材料:韭菜、大米、羊肝

  做法:將韭菜切碎,羊肝清洗乾淨之後切片,然後將韭菜以及羊肝和大米一起熬粥成粥。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不肝血的作用,並且對於眼睛也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第三:山藥粥

  材料:山藥、白糖

  做法:將山藥去皮之後切小塊,然後放入鍋中熬煮成為糊狀,起鍋之前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就可以服用。

  功效:具有很好的健脾固腎功效,建議每天最好能夠服用一次,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第四:黑木耳粥

  材料:粳米、黑木耳、大棗、冰糖

  做法:將黑木耳泡發;大棗去核之後和粳米一起熬粥;水開之後放入木耳以及適量的白糖;最後小火熬粥服用。

  功效:這道食譜能夠很好的潤肺養胃,並且還能夠補血、強健心腦功能,特別適合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老人家。

  冬天養生吃的食物

  1、羊肉

  寒冬裡,各地羊肉倍受青睞,大賣熱賣。羊肉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營養物質。羊肉除了營養豐富外,因其性味甘溫,有溫中健脾、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等功效。冬季常吃羊肉,不僅能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作用。

  2、牛肉

  牛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可以有效補血養血,冬季食用牛肉還可以暖胃補益。牛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B6,可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及時補充身體能力,提高抵抗力。而且,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但卻富含結合亞油酸,這些潛在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女性養顏抗衰。

  3、紅薯

  紅薯入脾、腎二經,可“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被中醫視為一種“良藥”。紅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以及鉀、鎂、銅、硒、鈣等10餘種元素。

  紅薯的含熱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飯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後不必擔心會發胖,反而可起到減肥作用。紅薯中還含有一種類似雌性激素的物質,對保護人體面板,延緩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4、西紅柿

  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抗氧化劑、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物質,因此具有很高的美容價值和食用價值。它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特別是含有較高的礦物質,如鐵、鎂、鈣等,這在其他植物性食物中還是少見的。常吃西紅柿,可補血益神,使面板柔嫩生輝,臉色紅潤。

  5、山楂

  山楂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自古以來,就成為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

  山楂含有大量豐富的黃酮類和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都能夠阻斷並減少自由基的生成,從而有效的增強人體在寒冷冬季裡的免疫力並且預防各種冬季常見病。

  冬季養生的方法

  1.早點睡,晚點起

  入冬後不妨早睡晚起,一方面保證充足的睡眠,另一方面有利於維持體內的陰陽平衡。

  冬天是草木凋零,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也應隨著自然界的變化適當地減少活動量,以免擾動陽氣,損傷陰精。尤其是對老人來說,體內陽氣本來就不充沛,更應該早睡晚起,以利於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

  睡覺的時間不足或過長,都會導致精神萎靡和人體睏倦,影響正常的代謝功能。老人在冬天只需比其他季節早睡1~2小時,再晚起1~2小時即可。

  2.早飯晚吃,晚飯早吃

  起床後,吃早飯可以說是頭等大事。在冬天可以晚一點吃早飯,早一點吃晚飯,以維持正常的消化功能。

  吃早飯時間要延後,這是由於人在睡眠時,消化器官仍在努力工作,消化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所以早飯吃得過早,會使消化器官疲勞應戰。起床後不妨先喝杯溫水,做點晨練前的準備再吃早飯。

  3.早點晚練,晚點晨練

  有的人習慣早上鍛鍊,有的人則習慣晚上出來跳跳廣場舞、散散步。冬季早晚氣溫較低,鍛鍊時要注意時間的選擇。

  清晨時,室內外溫差大。過早出去鍛鍊,容易感染風寒。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最好是等太陽出來後再出去鍛鍊,以免血管遇冷收縮,血壓升高,心臟負擔過重,引發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