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漁歌教案範文

  《漁歌》是採用哈尼族、彝族民間音樂素材寫成的一首巴烏獨奏曲,展現了彝族,哈尼族人民絢麗多彩的生活場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南海漁歌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閱!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漁歌,讓學生了解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感受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熱愛少數民族音樂的興趣和挖掘少數民族音樂素材的激情。

  教學重點:瞭解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的柔美淳樸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音樂旋律中變化的力度、速度、節奏與塑造音樂形象的關係。

  課 型: 本課是一節以“欣賞為主的綜合課”。

  課 時: 一課時。

  教 法: 音樂視聽欣賞與對比分析、討論探究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教師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問:這是什麼地方的音樂?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匯入新課。

  二 進入新課:

  ***一***曲目介紹:《漁歌》是採用哈尼族、彝族民間音樂素材寫成的一首巴烏獨奏曲,展現了彝族,哈尼族人民絢麗多彩的生活場景。

  ***二***巴烏介紹:巴烏,屬竹管銅簧樂器,簧為舌形。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族吹奏樂器。當地彝語叫“及菲裡莫”,哈尼語叫“梅巴”。巴烏是流行在中國西南地區彝、苗、哈尼等族的單簧吹管樂器,巴烏用竹管制成,有八個指孔***前七後一***,在吹口處置一尖舌形銅製***,演奏時橫吹上端,振動***發聲。巴烏音量較小,但音色柔美,西南地區的人們稱它為會說話的樂器。巴烏流行於雲南省紅河、文山、思茅、西雙版納、臨滄、德巨集、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貴州省黔東南和黔南等地。在民間以單管者為主,亦有雙管合併而成者,稱為雙眼巴烏。傳統演奏方式均為直吹。常用音域多不超過八度。巴烏的音色非常地柔美悅耳,很像一對鍾情的戀人在竊竊私語,低訴衷腸,所以每到晚間,彝族、哈尼族、苗族青年在談戀愛時,常用它抒發自己的衷情,傳遞愛慕之情。

  傳統的巴烏,音域窄、音量小,但音色優雅。在各民族中,常用以伴奏舞蹈和說唱,也用於獨奏。哈尼族人民隨身攜帶,老人和青年們都喜歡吹奏。哈尼族和彝族的青年小夥子。常用巴馬來演奏情歌。在彝族,人們放羊時或晚間也常吹奏巴烏。

  近幾十年來,巴烏經專業工作者的不斷改革,音色不變,音域擴大,音量增加,適於演奏寬廣、抒情的音調。合奏時,它也可以作為高音葫蘆絲的低音

  ***三***巴烏名字傳說:

  在紅河南岸哀牢山區的哈尼族民間流傳著關於巴烏的—個古老故事:很早很早以前,在紅河南岸的哀牢山區,哈尼族有—位純潔、美麗、善良的姑娘梅烏,與英俊、勇敢、勤勞的小夥子巴衝相愛.他倆發誓要像樹枝和綠葉那樣永世相伴,寨子裡的人無不讚嘆和羨慕他們。這事被深山裡貪婪的魔鬼知道了。就趁人們歌舞時,駕著一陣狂風把姑娘掠走了,硬逼著姑娘和他成親,姑娘不畏魔鬼的威逼和利誘,始終堅貞不屈,一言不發。

  於是魔鬼惱羞成怒,凶慘地割去了她的舌頭,並將她扔進了深山老林。姑娘懷念著心上的戀人,整天徘徊在山林之間,有苦難言,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一天,樹林裡的仙鳥銜來了姑娘的舌頭和一截竹子,讓姑娘把舌頭放進竹管裡,告訴她“竹子會幫助你說話”。於是妨娘吹響了竹子,發出了優美的樂聲,表達對戀人的思念和對魔鬼的控訴。樂聲傳到巴衝耳邊,小夥子歷盡艱險,把姑娘救了出來,回到親人的身邊,重新獲得了幸福。後來人們用二人的名字擷首去尾,給這件會說話的樂器取名為巴烏。從此,巴烏就在哈尼山寨世代流傳。

  蘆絲介紹:葫蘆絲,又稱“葫蘆簫”,傣語稱“篳郎叨”***“篳”為傣語吹管樂器的泛稱。“郎”為直吹之意,“叨”即葫蘆***,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於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常用的調為降B、C、D等調。葫蘆絲髮源於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巨集、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四***音樂來源於生活,那麼巴烏、葫蘆絲擅長表現哪些生活場面和情感?

  1欣賞《漁歌》並回答

  答:描寫了夕陽西下,湖光水面波光粼粼,金色的晚霞撒在略帶霧靄的水鄉,漁民打漁歸來.,展現了紅河兩岸風光秀麗的景象,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讚美和憧憬。所以是描繪的人們日常生活的場面。

  2教師演奏該樂曲中的三段音樂,它們分別表現了什麼情緒?

  答:***1***段:熱烈歡快 ***2***段:輕盈舒展 *** 3***段:活潑跳蕩

  3 欣賞《歡樂的潑水節》並回答表現了什麼?

  答: 人們用銅缽、臉盆等器皿盛水,湧上大街小巷,嬉鬧追逐,逢人便潑。民間認為,潑灑的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所以人們忘情地潑,只見水花盛開彩虹飄舞,男女老少個個全身溼透,到處是一片歡樂的海洋。除了潑水,還有歌舞,人們圍成一圈,合著芒鑼象腳鼓的節奏翩翩起舞,如醉如狂,通宵達旦。夜色降臨,村村寨寨燃放高升,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把節日的夜空裝點得更加美麗、神祕。變現了節日裡人們載歌載舞歡慶節日的氣氛和場面。

  4 欣《賞竹樓情歌》回答表現了什麼情緒、場面?

  答:歌曲的引子部分描寫了男青年在竹樓下等待心上人的情境***由於雲南潮溼的氣候影響,竹樓第一層一般不住人,為倉庫或者養牲畜,第二層才住人***。月光悠悠,照在竹樓上;木葉聲悠悠,飄上窗臺。美麗的姑娘正在梳妝打扮,準備赴約,聽到呼喚的歌聲,有些慌亂,但更多的是壓抑不住的喜悅,表現了姑娘的熱情和急切心情。歌曲的第一部分,旋律與第一部分一樣,上下呼應,好像在對話,表現了兩個人相依相偎,正在互訴衷腸。 尾聲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重複,最後音樂減弱,表現了兩人戀戀不捨地分別。

  總之:把巴烏、葫蘆絲主要擅長於表現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場面,節日歡慶氣氛和場面以及青年男女之間傳情達意,對美麗景色的描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