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盧溝橋閱讀練習及答案

  盧溝橋,儘管許多人帶著另一種心情前來看望它,它也仍只是靜默的供人通行的橋而已。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靜默盧溝橋》閱讀材料

  靜默盧溝橋

  概念中的盧溝橋在每個有知有識的中國人心中,真實的盧溝橋此時就靜靜地佇立在我們面前。

  只是,這個名字從少年曆史課堂上走進我們心靈的時候,便因為那特殊的歷史含義牢駐每個少年夢境。也想像過千百回它該有的悲壯與凝重,於是,當“盧溝橋”從三個漢字變成一座橋呈現在面前時,就有些驚惶失措了:它怎麼就從夢裡走出來了呢?

  正午的陽光溫柔而祥和地覆蓋了京城南面這片空曠的原野,乾涸的永定河以流動的姿態暢暢快快地將大地一分為兩岸,於是,河上便架起了這座名氣太盛的橋——盧溝橋。

  這裡根本不是什麼景色佳絕的勝地,只不過是北方偏僻的荒郊而已。可是它,卻招徠了那麼多從繁華的京城裡來的客人,把這片本來荒涼僻靜的原野變得人聲沸騰。橋若有心,是不是也會有一點驕傲的感覺呢?然而橋是不會驕傲的。橋,永遠是靜默的。

  儘管有那麼多喧鬧的笑聲在橋上回蕩,儘管有那麼多響亮的腳步聲過去過來,北方曠野的風呼嘯的間隙,盧溝橋卻始終靜默著。各種聲音從它身旁淌過就像永定河水從它身下流過一樣。

  它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中。

  永定河古稱盧溝,又名桑乾河,至清康熙年間始稱永定河。盧溝橋橫跨永定河而過,從而成為燕薊地區沿太行山脈通向華北大平原的要津。對於王朝的將領們來說,這裡是扼守京城的關口;對於一般的仕宦商賈,這裡是進京出京的必經之路。不知有多少人,在日暮時分,停下勞累的雙腿,住進盧溝橋邊的客棧,修補著他們未圓的人生夢;又在凌晨曉月未落時,再次匆匆踏上去路。

  如今,我們已無法完全領略號稱“燕京八景”之一的“盧溝曉月”是什麼情景了,只在明人王跋留下的《盧溝曉月圖》中還可窺得幾分況味:

  一聲金雞長啼,將西山從清冷的月光下喚醒,迷迷糊糊地露出深一片淺一片的陰影,永定河淙淙的流水聲裡,己夾雜著細碎的馬蹄聲和車軲轆的吱吱呀呀。涼涼的曉風,也在這時送來了疏遠的鐘聲,聽在早行人耳裡,又多了一分奔波的滄桑。走過盧溝橋的石板路,或者回頭依戀地看一眼京城模糊的背影,再繼續向前趕路;或者抬頭一眼望見雄壯的京城輪廓,長途追尋的夢裡又添了幾分豪氣與自信。依戀也好,自信也好,盧溝曉月從此便作為人生歷程中一個新的起點而成了永恆的景色。

  曉月無數次美麗,來去過客也有過無數個耐人尋味的故事被文人墨客題詠摹畫,只有橋上四百多個精雕細琢的石獅子不變地保持了最初的姿勢,或嗔或喜,或怒或悲。

  假如沒有七十多年前又一個曉月淺浮的早晨驀然響起的槍聲,假如沒有隨後那場震動歷史長空的戰爭,盧溝橋也許將會永遠以充滿詩情畫意的形象為人們所銘記。

  可是,人世的變幻決定了這裡有座橋,也決定了它將承擔起歷史的命運。1937年7月7日,從這一天開始,戰火與硝煙便取代了明月與晨鐘。

  有多少人從此開始輾轉流徙,有多少人將血淚拋灑在此,有多少悲壯殘酷的故事發生,都只能去想像了。時間只給我們留下一個民族如何吶喊、如何為生存而反抗的思考。當我站在宛平城抗日戰爭紀念館裡,面對那一幅幅無聲訴說的照片時,我深深地被前人臉上那深切的渴望所震撼了,那是無聲的吶喊:我要活著!

  所有關於人生的意義在這吶喊中得到了永恆的詮釋。

  生命是那麼偶然地降臨於你我頭上,讓我們感激之下無言以對,惟有備加愛護而已。活著就要以自己的方式活著,就要高高地昂起頭顱!

  他們為追求生命而失去了生命,活著的是我們。

  我們又為什麼而活著?

  作為個體,我們實在顯得渺小,宇宙有無你我的存在和悲歡離合都無所謂;只有完全面對自己時,才明白為什麼要固執地去追尋每一次人生際遇,哭著笑著,深深地從心底喊一聲:我活著!

  人世間的生生死死,歲月的風雨滄桑,只不過讓橋上的石頭多出幾道斑駁裂紋而已。儘管許多人帶著另一種心情前來看望它,它也仍只是靜默的供人通行的橋而已。

  沿著橋向東走百米左右,就進了與橋同有名氣的宛平城。

  宛平城太小,當地人稱作“斗城”。沒有大街小巷,沒有鐘樓鼓樓,沒有集市廣場。站在唯一一條街道上東西一望,就看到了順治城門和威武城門。見慣了世事的當地居民,背靠著灰磚牆,在下午的陽光裡閒散地坐著,眯著眼睛看我們走過。宛平就這麼大。這麼偏僻的地方本來就不會吸引多少人前來盤桓,也就不需要一座巨集偉的城池。明人要費事地在此建個小宛平,僅僅為了守住前面這座橋而已。

  城中那幾十戶小小的人家,就在平平淡淡的日子裡,靜默地守著小城;小城就站在朔風和黃沙裡,靜默地守著靜默的橋。

  《靜默盧溝橋》閱讀題題目

  17.下列對作品內容的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眼中真實的盧溝橋偏僻、荒涼、靜默,並沒有想象中應有的那份悲壯與凝重。

  B.其實“盧溝曉月”自然風景並不美,只因是來往過客人生歷程的新起點而被銘記。

  C.作者領悟到宇宙間個體的生命實在是渺小,因而流露出一種曠達豁然的人生態度。

  D.文中多次寫到盧溝橋的“靜默”,以此表現了盧溝橋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

  18.根據文意,下列對聯中不適合題寫在盧溝橋的一項是***2分***

  A.曉月征夫催野渡;秋風謫宦夢鄉關

  B.一線橋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帶吳歌

  C.大河曾流淚和血;長橋猶記恨與愁

  D.把酒凌風,古往今來皆過客;憑欄遠望,水色山光盡鄉情

  19.盧溝橋為什麼會“名氣太盛”?它的名氣體現在哪些方面?請分別概括。***7分***

  20.文中畫線的句子:“我要活著!”這句話表達了怎樣的內涵?***4分***

  21.本文最後兩段描寫宛平城有何用意?請聯絡全文簡要分析。***6分***

  《靜默盧溝橋》閱讀題答案

  17.***3分***D***A.“並沒有”在文中沒有提及,無法確定;B.“自然風景並不美”與文意不符;C.“曠達豁然的人生態度”與文章主旨不符***

  18.***2分***B***“越水”“吳歌”與盧溝橋不符***

  19.***7分***因為盧溝橋是燕薊地區沿太行山脈通向華北大平原的要津,是扼守京城的關口和進京出京的必經之路***1分***;盧溝曉月是“燕京八景”之一,美景中有無數耐人尋味的故事被文人墨客題詠摹畫***1分***;1937年7月7日盧溝橋響起了抗日戰爭的槍聲***1分***,所以它“名氣太盛”。

  盧溝橋的名氣體現在:是重要的歷史地理位置***1分***,是著名的美景***或“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1分***,是抗日戰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標誌***1分***和中華民族抗日精神的象徵***1分***。

  20.***4分***表達了對生命的珍愛***2分***,對民族尊嚴***或“生命尊嚴”“尊嚴”***的捍衛***2分***。

  21.***6分***最後兩段描寫了宛平城的特點:小,不繁華,地處偏僻,為守護盧溝橋而修建,居民生活寧靜平淡***1分***。以宛平城的狹小樸素與它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作對比***1分***,以當下宛平城寧靜平淡的生活場景與前文抗日戰爭的殘酷場景作對比***1分***,凸顯了和平和生命的可貴***1分***;以宛平城對盧溝橋的靜默守護的描寫***1分***,表達了捍衛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永葆和平的堅定信念***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