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對人體呼吸系統的作用

  太極拳的好處就是能有效防治肺部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對人體呼吸系統的改善作用

  練太極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實質上是腹式呼吸與肺呼吸相結合,通過橫膈上下鼓動,加強胸腹運動,對五臟六腑起到按摩作用。這是藥物達不到的效果。

  太極拳的深長呼吸使肺撥出大量二氧化碳,吸入較多的氧氣,提高了肺的換氣效率,同時增強了肺的彈性,這可使肋軟骨骨化率降低,胸廓活動度加大,對肺癌和肺氣腫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經常練習太極拳,在吐故納新、加強氣體交換的同時,對保持肺組織的彈性、胸膈活動度、肺的通氣功能都有良好的影響。

  一所運動醫學研究所的資料顯示,練拳老人的肺活量較對照組大,胸圍呼吸差也較大。

  科學研究表明,肺活量的大小與呼吸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長短成正比,呼吸波的長短粗細是體質強弱的重要標誌。

  太極拳中深、長、細、緩、勻、柔的腹式呼吸,保持了“腹實胸寬”的狀態,增強了呼吸功能,能在保持一定呼吸頻率、不過分刺激呼吸系統的情況下,吸進大量的新鮮空氣。

  這種呼吸方式使呼氣、吸氣都比較充分,加大了肺內氣體交換,有效地促進新陳代謝。

  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養生太極拳是提高健康本能的自我修煉技術,其基本功法是意氣運動,通過意氣運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通過練拳使人體賴以生存之氣沉聚于丹田,使“丹田”之氣充盈。然後氣的自然執行和練拳時以意領氣使氣循經執行,以疏通經絡,達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祛除疾病的作用。

  中醫認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氣為百病之先”、“百病生於氣”之說。氣機失調、氣鬱、氣滯、氣虛、氣陷、氣逆、元氣虧虛、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等等,都是常見病因。而且因氣之病,又可導致血分的疾病,即氣血不和的疾病。

  如氣滯可以導致血瘀,氣虛可以導致血虛、血不當經而出血等,因氣血之病進一步發展又可導致陰陽失於平衡而發生內分祕失調、血壓高低等疾病,說明了很多疾病是先由"氣病"發展來的。

  古代醫家李東垣說:"養生當實元氣",通過練功能使內氣充盈,可以“實氣”,使虛者強之,鬱者通之,逆者順之,陷者升之,從而達到治病養身的目的。抱朴子雲:“善養氣者,內以養身,外以祛病”。

  人以氣為本,所以練氣是治病的關鍵之一,"以意領氣"又是練氣之法,意氣運動是養生太極拳的核心。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這是中醫的氣血理論之一,氣壯則可以帥血以執行,又是生血之力,血氣旺則是氣化之物質基礎,只要氣血充沛,血脈暢行,營衛調和,人體就可以"陰平陽祕",百病可防,已病可愈。

  養生太極拳的身正、體鬆、心靜、氣勻的狀態,以及意、息、氣、勁的功法之核心是意氣運動,意氣運動是達到療疾健身以及練成太極內功、健康長壽的基礎功夫。

  練習太極拳注意事項

  一、紮紮實實練好基本功

  在太極拳功法中,腰功是其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針對初學太極拳不會用腰或練拳多年仍不會用腰者,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基本功練習。

  筆者在選擇練腰的基本功法上,主要學練的是俯腰、涮腰、扭腰、擺胯、抖擻等,並以上述功法作為熱身練習磨練多年,漸漸增長了腰勁。

  除此之外,還針對自身情況選擇拳勢中某些技術性較強、典型的用腰動作進行練習,如:雲手、野馬分鬃,以及陳氏太極拳中發勁動作等,通過單勢練習,學會腰走圓形、S形、8字形,以及腰走小圈,手走大圈等“腰之運化”的技能技巧,為練好太極拳奠定了基礎。

  二、以中正為本

  太極拳要求行拳要緩慢均勻,形態上要求上輕下穩中間活。中間當然是指腰間。活,是指腰的運化要靈活。而這一切,都要以上體中正為根本。

  只有保持上體中正,才能使腰胯放鬆,才能使縱軸免受外力擠壓,也才能保證腰的靈活運轉。因此,練拳時必須遵循身法要領,注意虛領頂勁,含胸拔背,頭正、項豎、沉肩、肘墜,使腰間始終保持鬆豎狀態,而沒有絲毫“額外負擔”,以便隨時發揮其“主宰”作用。

  三、正確把握旋轉度

  太極拳拳勢中以腰為主的旋轉動作,除腳下旋轉90°以上的旋轉外,通常其旋轉度均為45°以內,如此既符合腰的生理動量,也符合太極拳注意鬆腰和內動的基本要領。在以腰為主的旋轉中,需要提出的是腰胯之間的動量關係,即,轉腰只可隨上下一線而擺胯,決不可扭胯。胯與腰保持在同一條中軸線上,腰與尾閭也在同一條中軸線上,除此若出現腰胯歪扭,便容易造成肌肉緊張,甚或關節扭傷。

  四、以意領動腰在先

  用意,是太極拳中的重要,是太極拳所有的步驟的前提。用腰也需要我們能夠用意來引導,那麼在練習的過程中就應該遵循意念先動的原則,同時要注意將意念放於腰上。

  這麼做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腰功,同時也符合了太極拳腰為主宰的思想,能夠提高我們的太極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