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極棍的介紹

  和式太極棍結合和式太極拳的特點形成步法靈活而穩健,招法柔中寓剛、渾厚圓轉的特點,運用棍術中攔、架、託、挑、提、格、撥、刺、掃、壓、盤打、蓋打、橫打等技法,合理巧妙的編排而成。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一、簡介

  和式太極棍從屬於和式太極拳,是和式太極拳的長器械,整個套路60個動作。和式太極棍結合和式太極拳的特點形成步法靈活而穩健,招法柔中寓剛、渾厚圓轉的特點,運用棍術中攔、架、託、挑、提、格、撥、刺、掃、壓、盤打、蓋打、橫打等技法,合理巧妙的編排而成。其運動特點為梢把並用、橫打一片、密集如雨、氣勢磅礴。技法特點則可以概括為換把變招,固把激發;兼槍帶棒,梢把並用;棍如旋風,縱橫打一片;把法多變,長短兼施。由於棍形制特點,棍身處處可作為握持把位,因而形成了棍械渾身藏法的特點。棍的技法很多,關鍵在於把法。握持把的一端,可以利用棍梢掄、劈、掃進行遠擊;握持棍的中端,可以把、梢兼用,一攻一防,上挑下撩,左撥右打。在運用時,一般都是棍梢、棍身、棍把互動使用,變幻莫測。練習時要求換把變招做到棍隨身動、身械合一、握端擊遠握中近戰、趁勢順力兩端走環,形成遠可擊打一片,近可遮護周身,迅疾善變渾身藏法的風格特點。

  二、棍的各部位名稱及圖示

  1.棍稍

  棍的細端頂部。

  2.棍把

  棍的粗端底部。

  3.梢段

  從棍稍至棍身三分之一處。

  4.梢端

  梢段靠近棍梢的三分之一。

  5.中段

  棍身正中三分之一段。

  6.把段

  從棍把至棍身三分之一處。

  7.把端

  把段靠近棍把的三分之一處。

  三、持棍禮

  並步站立,右手持棍把段,屈臂置於胸前,棍身直立,棍梢朝上;左手側立掌掌外側附於右手手腕處,高於胸齊。

  四、基本棍法

  1.蓋打

  將棍由上向下迅猛劈出,力達棍身前端。***圖1、2***

  2.戳棍

  雙手持棍,將棍的把端或梢端直線向前刺出,力達棍的前端。***圖3、4***

  3.撥棍

  將棍的把端或梢端由下向上提起,力達棍身前端。***圖5、6***

  4.託棍

  兩手持棍,將棍身平直由下向上平託,力達棍身中段。***見圖7***

  5.格棍

  將棍豎放於身體的左側或右側做格擋動作,身體中正,動作快速有力。***見圖8***

  6.撩棍

  兩手持棍,將棍的梢端迅速由下向上挑出,力達棍的前端。***圖9、10***

  將棍的把端或梢端,從身體的左側或右側迅速向前掃出,力達棍的梢端或把端的前端。***圖11、12、13***

  第一式:起勢

  ***1***兩腳與肩同寬,兩腿微曲,身體中正,兩臂自然下垂。虛領頂勁,含胸拔背。右手虎口持棍***拇指和食指夾著棍,其他三指搭在棍上***放於右腳腳尖外側。兩眼平視前方。***圖1***

  ***2***右手握棍向上提棍,手臂屈肘,用右腋下夾住棍;同時左手向上提起,兩胳膊同高。目視正前方。***圖2***

  第二式:門前掃雪

  ***1***兩手同時向身體外側劃弧,身體下沉,兩腿微屈,右手握棍,用腋下夾住棍,將棍的梢端向下向右截出。***圖3***

  ***2***上動不停,左腳向前上步,右腳跟步成左實右虛步。同時右手持棍向上劃弧至胸前;然後左手接棍,兩手握棍,虎口相對,兩腳開立與肩同寬。目視正前方。***圖4***

  第三式:三環護月

  ***1***身體左轉,右腳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右向左前掃棍。目視棍的把端。***圖5***

  ***2***上動不停,身體右轉,左腳向左開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梢端由左向右前掃棍。目視棍的梢端。***圖6***

  ***3***上動不停,身體左轉,右腳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右向左前掃棍。目視棍的把端。***圖7***

  第四式:撥雲摘星

  ***1***重心後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兩手握棍向上撥棍,然後雙手握棍向下蓋打,重心再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右腳後撤步成左實右虛步,同時兩手握棍,左手握棍放於左腰間,右手向右後拉棍的把端。目視正前方。***圖8、9***

  ***2***上動不停,右腳向前上步,左腳跟步成左虛右實步,身體下沉。兩手握棍由下向後向上劃立圓,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上向下蓋打。目視棍的把端。***圖10***

  第五式:孤雁出群

  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左腳向左側上步成左弓步。兩手迅速換把,同時將棍的梢端向左側迅速刺出。目視正前方。***圖11***

  第六式:進步護膝

  身體左轉,右腳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左手持棍放於左胯處;右手持棍將棍的把端由後向前撥擋。目視棍的把端。***圖12***

  第七式:撥雲摘星

  身體微右轉,重心後移至左腿,兩手握棍向上撥棍,然後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將棍的把端向下蓋打。目視棍的把端。***圖13、14***

  第八式:回身護膝

  身體右轉,右腳後撤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梢端由左後經過左膝向前撥出。目視棍的梢端。***圖15***

  第九式:上步蓋打

  身體左轉,右腳上步,左腳跟步成右實左虛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左手持棍隨勢向後劃弧;右手持棍將棍的把端由上向下蓋打,身體下沉。目視棍的把端。***圖16***第十式:孤雁出群與第五式相同,動作相同方向相反。***見圖17***

  第十一式:弓步蓋打

  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上向下打出。***圖18***

  第十二式:護膝蓋打

  ***1***右胯鬆沉身體右轉,重心後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左手持棍隨勢翻轉;右手持棍用棍的把端向下向右撥棍。***圖19***

  ***2***上動不停,上右步,跟左步成右實左虛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上向下打出,身體下沉。目視棍的把端。***圖20***第十三式:左右鐵掃把

  ***1***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左腳向左墊步,右腳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右向左前掃棍。目視棍的把端。***圖21***

  ***2***上動不停,右胯鬆沉,身體右轉,左腳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梢端由左向右前掃棍。目視棍的梢端。***圖22***

  ***3***上動不停,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右腳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右向左前掃棍。目視棍的把端。***圖23***

  第十四式:撥雲摘星

  動作與第四式相同。***圖24、25、26、27***

  第十五式:白猿戲棍

  ***1***右胯鬆沉,身體微右轉,左腳後撤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先向身體右側舞花棍,然後再向身體左側做舞花棍。***圖28、29***

  ***2***上動不停,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上向下向右側打出去。目視棍的把端。***圖30***

  第十六式:倒攆猴

  ***1***右胯鬆沉,右腳向後撤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右手持棍向後抽拉棍放於身體右側;左手持棍將棍的梢端由上到下向左前壓棍打出。目視棍的梢端。***圖31***

  ***2***上動 不停,左胯 鬆沉,左腳向後撤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左手向後抽拉棍放於身體左側;右手持棍將棍的把端由上到下向右前壓棍打出。目視棍的把端。***圖32***

  ***3***上動不停,右胯鬆沉,右腳向後撤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右手持棍向後抽拉棍放於身體右側;左手持棍將棍的梢端由上到下向左前壓棍打出。目視棍的梢端。***圖33***

  第十七式:神龍擺尾

  ***1***左胯鬆沉,右腳蹬地,身體左轉,左腳向後撤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用棍的把端向左上橫打出去。***圖34***

  ***2***上動不停,右胯鬆沉,左腳蹬地,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身體右轉,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用棍的梢端向右上橫打出去。目視棍的梢端。***圖35***

  第十八式:提棍護膝

  ***1***身體微左轉,右腳上提重心移至左腿,成左獨立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把端向下,立棍放於右腿外側。目視棍的把端。***圖36***

  ***2***上動不停,身體右轉,右腳向後落步,左腳上提重心移至右腿成右獨立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梢端向下,立棍放於左腿外側。目視棍的梢端。***圖37***

  ***3***上動不停,身體左轉,左腳向後落步,右腳上提重心移至左腿,成左獨立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把端向下,立棍放於右腿外側。目視棍的徊湍。***圖38、***

  第十九式:青龍出水

  右腳向右落步成右弓步。同時左手向上拉棍的梢端;右手向下壓棍的把端,雙手持棍將棍的把端向前刺出。目視棍的把端。***圖39***

  第二十式:鷂子翻身

  ***1***右胯鬆沉身體右轉,左腳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梢端向上挑出,與肩相平。目視棍的梢端。***圖40***

  ***2***上動不停,右胯鬆沉,右腿向後掃1 800,成右弓步,同時兩手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向右側刺出。目視棍的把端。***圖41***

  第二十一式:回首蓋打

  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左腳腳尖外擺,右腳迅速向左前上步左腳跟步,成右實左虛步。同時雙手握棍迅速換把,左手持棍放於左胯處隨勢而功,右手持棍將棍的把端由上到下向右側蓋打。目視右前方。***圖42***

  第二十二式:挑襠蓋頂

  ***1***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左腳向左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左手搭於棍身,右手持棍將棍的梢端向上挑出。目視棍的梢端。***圖43***

  ***2***上動不停,左胯鬆沉,右腳經左腿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左手持棍放於左胯處隨勢而動,右手持棍將棍的把端由上到下向左蓋打。目視棍的把端。***圖44***

  ***3***上動不停,右胯鬆沉,左腳經右腿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梢端由下向上劃立圓挑棍,把端放於右大臂上,大臂與肩持平。目視棍的梢端。***圖45***

  ***4***上動不停,左胯鬆沉,右腳經左腿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上到下向左側蓋打。目視棍的把端。***圖46***

  ***5***上動不停,步形不變身體下沉,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梢端由下向右劃弧,向上挑棍,左腿屈膝蹬地,將棍的把端放於右肩上。***圖47***

  第二十三式:撥雲見日

  ***1***左胯鬆沉,身體左轉,重心移至左腿。同時兩手握棍將棍的梢端向下向左劃弧,目視左前方。***圖48***

  ***2***上動不停,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向上劃弧繞過頭頂,將棍放在右肩上。目視左前方。***圖49***

  第二十四式:樵夫擔柴

  左腿屈膝上提,左腳腳尖自然下垂,成右獨立步。同時左手變掌向左前推出,與肩同高;右手持棍外拉橫放於肩上,目視左前方。***圖50***

  第二十五式:旋風捲塵

  ***1***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左腳向左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手接棍,兩手握棍向左側橫打出去,用身體和胳膊夾住棍的把端。目視左前方。***圖51***

  ***2***上動不停,右腳向前上步,以右腳跟為軸,左胯鬆沉,身體向左轉3600,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持棍也隨勢橫掃一週,將棍的梢端向左側橫打出去。目視左前萬。***圖52***

  第二十六式:回頭看畫

  ***1***右胯鬆沉,身體右轉,右腳向後撤步,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棍隨著身體向下向右向上劃弧,目視正前方。***圖53***

  ***2***上動不停,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時雙手持棍,利用兩手握棍翻轉的力量將棍的梢端由後向左前打出。目視棍的梢端。***圖54***

  第二十七式:託棍前刺

  ***1***右胯鬆沉,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時兩手託棍架過頭頂,向後拉棍。目視正前方。***圖55***

  ***2***上動不停,左胯鬆沉,重心再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時兩手託棍向後向下,利用兩胯轉換虛實的力量將棍的梢端向前刺出。目視正前方。***圖56***

  第二十八式:提棍亮掌

  身體上起微左轉,右腳上步,左腳虛步點地。同時兩手持棍迅速換把,由右後向前劃立圓,將棍的把端向前挑出;上動不停,右手持棍夾於右腋下,左手變掌向前推出,與肩相平。目視左前方。***圖57***

  第二十九式:蘇秦背鐗

  ***1***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左腳向左開步成左弓步,左手於右腋下接棍,用棍的把端向上挑棍。

  ***2***上動不停,右胯鬆沉,身體微右轉,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將棍的把端繼續向上向左向右劃弧,兩手持棍立於身體右側,梢端向上。目視右前方。***圖58***

  第三十式:回頭望月

  步形不變,兩手握棍翻轉劃立圓,將棍的把端向上、梢端向下,然後兩手握立於身體右側,梢端朝下。目視右前方。***圖59***

  第三十一式:孤雁出群

  與第十式相同。***圖60***

  第三十二式:橫打蹬跟

  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右腿屈膝上提,成左獨立步。右腳迅速向前蹬出,力達腳跟,同時兩手持棍迅速換把,將把端向左前橫打出去。目視棍的把端。***圖61***

  第三十三式:白猿架棍

  右腳落地,左腿屈膝上提向前蹬出,同時雙手握棍架過頭頂。目視正前方。***圖62***

  第三十四式:力劈華山

  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左腳落地成左弓步,身體下壓。同時兩手迅速換把將棍的梢端由上向下壓棍打出。目視棍的梢端。***圖63***

  第三十五式:拔草尋蛇

  ***1***右胯鬆沉,身體右轉,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時兩手迅速換把,將把端由右向左撥棍。目視右前方。***圖64***

  ***2***上動不停,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左腳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迅速換把,將梢端由左向右撥棍。目視左前方。***圖65***

  ***3***上動不停,右胯鬆沉,身體右轉,右腳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迅速換把,將把端由右向左撥棍。目視右前方。***圖66***

  第三十六式:神龍擺尾

  接上式撥棍以後,兩手握棍由左向右向下向左攪棍,同時右腿屈膝上提,重心移至左腿成左獨立步,雙手握棍放於體前。目視右前方。***圖67***

  第三十七式:鷂子翻身

  ***1***右腳震腳落地成右弓步。同時兩手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向前刺出。***圖68***

  ***2***上動不停,右胯鬆沉,身體右轉,左腳經右腿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迅速換把,兩手持棍在身體右側劃立圓,將棍的梢端由上向下向左打出。目視左前方。***圖69***

  第三十八式:提棍格護

  右胯鬆沉,以左腳腳跟為軸,右腿後掃1800成右弓步。同時雙手握棍立於身體右側,把端朝上。目視正前方。***圖70***

  第三十九式:躍步攔腰

  ***1***左胯鬆沉,身體微左轉,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持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梢端向左刺棍。目視左前方。***圖71***

  ***2***上動不停,左胯鬆沉,身體左轉,右腿屈膝上提成左獨立步。同時左腳單腳原地起跳,兩手持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由右下向左上挑棍。目視右前方。***圖72***

  ***3***上動不停,右腳落步,然後左腳向前落地成左弓步。身體左轉,同時兩手持棍將棍的把端從身體右側向左前方橫打出去。目視左前方。***圖73***

  第四十式:護頂蓋打

  ***1***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同時兩手握棍將棍的梢端由左後向前畫圓從頭頂繞過,然後向左側橫打出去,左手持棍在前,右手持棍放於左腋下。目視左前方。***圖74***

  ***2***上動不停,右胯鬆沉,身體右轉,重心後移至右腿,然後再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持棍在身體右側劃立圓,將棍的梢端向上向左前壓棍打出。目視左下方。***圖75***

  以下八個動作都是與前邊動作相同。

  第四十一式:倒攆猴

  動作與第十六式相同。***圖76、77***

  第四十二式:神龍擺尾

  動作與第十七式相同。***圖78、79***

  第四十三式:提棍格護

  動作與第十八式相同。***圖80、81、82***

  第四十四式:青龍出水

  動作與第十九式相同。***圖83***

  第四十五式:鷂子翻身

  動作與第二十式相同。***圖84、85***

  第四十六式:回首蓋打

  動作與第二十一式相同。***圖86***

  第四十七式:孤雁出群

  動作與第二十二式相同。***圖87***

  第四十八式:躍步攔腰棍

  動作與第二十三式相同。***圖88、89***

  第四十九式:泰山壓頂

  身體右轉,左腳後撤步,重心放在右腿上,左腳虛步點地。同時兩手持棍迅速換把,身體下壓,將棍的梢端向左後向右前下方蓋打。目視左下方。***圖90***

  第五十式:上步蓋打

  身體微右轉,左腳向左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將棍的梢端由左後向右前蓋打。目視前方。***圖91***

  第五十一式:託棍前刺

  動作與第二十七式相同。***圖92、93***

  第五十二式:並步提棍

  右腳向前上步,左腳虛步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將棍的把端向前打出,然後將棍的把端向上向後向下劃弧立於身體右側,把端朝下,左手搭於棍的梢端。目視正前方。***圖94***

  第五十三式:仙人指路

  左胯鬆沉,身體微左轉,左腳向左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棍將棍的把端由右下向上向左前打出。目視左前方。***圖95***

  第五十四式:蛟龍出水

  右胯鬆沉,身體右轉,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將棍的把端由下向上向右挑出。***圖96***

  第五十五式:翻身蓋打

  右腳經左腳向左前上步,左腳跟步成右實左虛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向上向左畫圓打出。目視右前方。***圖97***

  第五十六式:孤雁出群

  與第五式相同。***圖98***

  第五十七式:上步挑襠

  右腳向斜前方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手握棍迅速換把,將棍的把端向左前方挑出。目視棍的把端。***圖99***

  第五十八式:風掃殘雲

  以左腳跟為軸左腳腳尖右擺,右腳迅速後掃腿一週成右弓步。同時兩手迅速換把,棍的梢端也隨著身體的旋轉掃棍。目視正前方。***圖100***

  第五十九式:託棍前刺

  與二十七式相同。***圖101、102***

  第六十式:收勢

  右腳向前上步,用棍的把端向前打出,將棍的把端向上向後向下劃弧立於身體右側,把端朝下,呈起勢姿態。***圖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