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中教學的見解認識有哪些

  素描,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起源於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於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素描中教學的見解,希望能幫到你們。

  什麼是素描

  素描是繪畫的基礎,繪畫的骨骼;也是最節制、最需要理智來協助的藝術。初學繪畫的人一定要先學素描,素描畫得好的人,油畫自然畫得好。素描的起源,普通都是以文藝復興開始,事實上希臘的瓶繪、雕塑都有良好的素描基礎。初期的素描是視為繪畫的底稿,例如作壁畫先要有構想的草稿,然後有素描的底稿,同時也要有手、臉部分精密素描圖。作壁畫習慣上是不看模特兒寫生的,完全要靠使先準備的習作素描和畫家的記憶。近代素描,已脫離了原來的底稿和及作的地位,可以成為藝品來欣賞。畫素描的態度不只培養描寫力,同時也培養造型的能力,最後僅僅是素描也可視為作品來欣賞。相反的單看油畫作品就可知道作者在素描上的造詣如何。因此,素描是繪畫的基礎,也是繪畫的骨骼,是故學畫的人無論如何要先認真學素描。素描在嚴格的解釋上,只有單色的黑與白,但如加上淡彩或顏色,仍可認作素描。君友會美術文獻依素描的表現方法分成:一、以描畫材料來看可分成木炭素描、鉛筆素描、炭精素描、鋼筆素描、銀筆素描、毛筆素描等。二、以所畫的題材可分成石膏畫素描,風景素描,靜物素描、人體素描、幻想素描。三、依素描的目的又可分成作為構想的素描、用作畫稿的素描、速寫、作品、習作。

  素描中教學的見解

  一、強化整體意識和結構意識的培養

  在素描教學中強化學生整體意識和結構意識的培養,有利於提高學生對畫面整體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強全域性觀念,並深刻地、真實地表現物件的空間結構及體積關係。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遇到兩種不良的現象。

  一是學生死摳區域性,造成區域性之間相對孤立,無法很好地銜接,常常是某一區域性已經畫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位還是空白,導致畫面極不完整。其原因是由於學生缺乏整體意識。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體會運用輔助線組織或檢查畫面:中軸線衡量縱向的左右比例關係,水平線推測畫面橫向的透視變化,垂直線、斜線可比較物件各部位的上、下、左、右關係等,逐步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在表現物件某個區域性時,所花時間不宜太長,應逐步轉移到其他部位,做到同步進行,使畫面完整統一。

  二是學生畫好物象的大致輪廓後立即上調子,機械、被動地抄襲物件,從不研究物件的內在結構關係,哪裡深點,哪裡淺點,只是用平塗的調子加以表現,把立體的物件平面化。其原因是由於學生缺乏結構意識。在提高學生結構意識方面,我要求學生面對物象應積極主動由表及裡地分析研究物件的內外結構,研究外部表象的內在成因,做到知其所以然。讓學生弄清楚物體的起伏凹凸,明暗虛實關係,都是光線作用於物體的內在結構的外部表現。讓學生建立起結構概念和整體的空間想象能力,從而使他們明白應該怎樣去觀察分析、怎樣去表現。

  二、注重多元化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要注重學習方法,方法得當可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則事倍功半。筆者認為,要想學好素描,學生必須做到五多:多看、多想、多問、多練、多記。

  多看,是指不能光畫、死畫,而要多看古今中外優秀作品,多看他人的習作,好的差的習作都能給自己以啟發。也要多看自己的習作,退後看,換個環境看,畫完後掛在牆上反覆看,用鏡子照著畫看等。變換看的角度,可以避免錯覺,容易發現毛病。

  多想,是指多動腦子,善於思考,善於找規律,多給自己提問題,能起舉一反三的作用。

  多問,就是虛心求教,多問容易通竅。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前人求學之道,我們要發揚光大。

  多練,即多畫、勤畫速寫、慢寫、默寫、想象畫等。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要想獲得過硬的造型本領,必須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多記,就是要培養形象記憶的習慣和能力。既要長期持久地積累形象,又要堅持隨時隨地地默記形象。只有日積月累地下功夫,才能達到招之即來、下筆生輝的自由境地。

  三、強調教師示範的針對性

  素描訓練作為實踐性極強的一門學科,教師應該及時給學生示範畫法,學生學起來更形象直觀。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每一次的訓練目標要明確,在他們作畫的過程當中,老師也不能給他們修改示範過多,改多了學生將難於把握自己畫面最明顯的不足,處於麻痺狀態。當學生自己反覆修改多次,仍未見起色,在他們最失意、內心十分渴望明確畫面前進的方向時,老師及時地立竿見影地幫助修改其不足,將會使學生銘記在心,牢固地掌握。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有時可連續完整地示範全過程,讓學生看清完整的作畫過程。有時遇到畫面整體問題,只需側重從大處調整整體關係,不必面面俱到示範更多區域性。有時遇到畫面區域性問題,只需稍加調整即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這樣,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採取針對性的示範,做到因材施教,學生會感到吃得飽,效果好,而不是吃不了、吃不飽。

  四、做到耐心與愛心的兼備

  素描訓練的每一環節力求進步都是相當艱難的,甚至感到乏味或單調。它是鍛鍊學生的毅力和恆心的苦練階段,不少學生望而生畏,教師應該對他們充滿愛心,引導突破各個難關,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應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和可喜之處,並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用賞識的目光看待他們,從心理上多予以關懷、溝通,多次幫助其修改畫面,講清修改意見,讓學生明白其中的規律和道理,力求更大的進步。

  總之,在高考素描教學中,只要善於研究,善於反思,定能教學相長。教師應盡一切所能立足於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怎樣進行素描教學,對於該藝術的學習與探索本身就是一門教育藝術。在探索中讓學生從迷惑中清醒過來,漸漸有輕鬆愉悅之感,不斷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專業水平與藝術修養,這應該是我們教學上所共同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