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蟄的營養價值

  海蜇又名水母,是一種海洋生物。我國是最早發現海蜇食用價值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海蜇簡介

  海蜇,俗稱為水母、石鏡、蠟、樗、蒲魚、水母鮮和海***蟲宅zha***等。海蜇屬缽水母綱,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種腔腸軟體動物,體形程半球狀,可食用,上面呈傘狀,白色,藉以伸縮運動,稱為海蜇皮,下有八條口腕,其下有絲狀物,呈灰紅色,叫海蜇頭。

  中國沿海廣泛分佈,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最多。每年8-9月成群出沒海面。可人工培育,並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資源量。可供食用,並可入藥。

  

  1、海蟄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尤其含有人們飲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種重要的營養食品;

  2、含有類似於乙醯膽鹼的物質,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3、所含的甘露多糖膠質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功效;

  4、海蟄能軟堅散結、行淤化積、清熱化痰,對氣管炎、哮喘、胃潰瘍、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有益,並有防治腫瘤的作用;從事理髮、紡織、糧食加工等與塵埃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常吃海蟄,可以去塵積、清腸胃,保障身體健康。

  海蜇是水母嗎

  海蜇是巨型食用水母,海蜇隸屬於腔腸動物門,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屬。

  有四個種:海哲、黃斑海蜇、棒狀海蜇和疣突海蜇。其中海蜇和黃斑海蜇為重要食用水母。此外,中國沿海的食用水母還有口冠水母科的沙蜇,葉腕水母科的葉腕水母和擬葉腕水母。有中國食用水母類總產量中,海蜇產量佔80%以上。

  海蜇是水母的一種,海蜇被劃分在水母綱下水母科下的海蜇屬,水母指的範圍要比海蜇的範圍大。海蜇只是水母這個大類中的一種。這幾種動物都屬於腔腸動物門。

  海蜇的食用處理方法

  鮮海蜇處理

  1.把剛捕到的鮮海蜇,立即放入瓷缸或帆布袋內,按鮮海蜇體重0.2%~0.6%的比例,配製明礬,用水溶解,醃漬2天,使鮮海蜇收斂,排出水份,此謂“初礬”。

  2.然後按初礬海蜇的體重,加鹽12%~20%,加礬0.5%~0.8%,再醃漬7天~10天,進一步排除水分,此謂“二礬一鹽”。

  3.按二礬海蜇的體重,加鹽20%~30%,加礬0.2%~6.3%,再醃漬10天。這樣經過三週左右,使蜇皮含水分降到8%~10%左右,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

  4.最後,還要將脫掉毒素的海蜇用清水反覆浸泡、漂洗,直至完全脫去食鹽、明礬。這時,海蟄呈淺紅或淺黃色,厚薄均勻又有韌性,用力擠也擠不出水,才能放心食用。

  上述鮮海蜇的處理辦法只是去掉了海蜇中的毒素,但海蜇有時會附著一種叫“副溶血性弧菌”的細菌,對酸性環境比較敏感,一般在醋中浸5分鐘就會死亡,在淡水中也很難存活。因此,海蜇在食用前首先放在淡水裡,將海蜇泡上兩天,再用醋浸泡5分鐘以上,這樣就能消滅全部“弧菌”。這時候,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吃海蜇了。

  幹海蜇的處理

  先用冷水浸泡30分鐘,洗去沙子切絲,用開水燙一下,見海蜇收縮時立即取出用涼水反覆過涼,除淨鹽、礬,再用冷水泡到脆嫩即可。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