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圓殼的功效與作用

  多數人在吃桂圓時都會把這種外殼扔掉,並不重視,其實桂圓殼是一種功效出色的中藥材,可以治療人類的多種疾病,平時應該把它收集起來,下面有我對桂圓殼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對它還不瞭解的朋友可以具體看一看。

  

  1、桂圓殼的功效

  桂圓殼味甜,性質溫和無毒性存在,祛風散邪和聰耳明目是它最重要的藥用功效,平時可以用於人類心虛頭暈等疾病的治療,治療時可以取十五克乾的桂圓殼加入清水煮制,煮好以後取汁飲用就可以。

  2、桂圓殼能治癰疽和潰瘍

  桂圓殼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對人類的癰疽和潰瘍都有不錯的治療功效,在治療時可以把桂圓殼煅製成炭狀,然後再加工成粉末,與麻油一起調製成膏狀,把調的藥膏外敷在需要治療的部位上,每天更換一次,連用三到五天,潰瘍面就能出現明顯的好轉。

  3、桂圓殼能治燒傷

  桂圓殼對人類的燒傷燙傷治療效果明顯,而且在治療以後還會不有疤痕出現。治療時可以把桂圓殼煅製成炭狀再研成粉末,取適量的桐油與製成的桂圓殼粉末在一起,然後直接用來外敷傷處,就能起到止痛和消腫以及加快傷口癒合等重要作用。

  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

  【原形態】

  龍眼常綠喬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

  偶數羽狀複葉,互生;葉連柄長15-30cm,或更長;小葉4-5對,很少3或6對,小葉柄長通常不超過5mm;葉片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兩側常不對稱,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有時稍鈍頭,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兩面無毛。

  花序大型,多分枝,頂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狀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長約2.5mm,兩面均被黃褐色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絲被短硬毛。

  果近球形,核果狀,不開裂,直徑1.2-2.5cm,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佈】

  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栽培很廣,以福建、臺灣最盛,廣東次之,多栽培於堤岸和園圃,廣東、廣西南部及雲南亦見野生或半野生於疏林中。

  【功能主治】

  祛風;解毒;斂瘡;生肌。主眩暈耳聾;癰疽久潰不斂;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各家論述】

  1.《本草再新》:治心虛頭暈,散邪祛風,聰耳明目。

  2.《重慶堂隨筆》:研細治湯火傷亦佳。

  【摘錄】

  《中華本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