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適合的人群研究分析

快速閱讀從人類潛能開發角度講是一門科學,對於提高學習效率來說又是一門技能。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快速閱讀適合的人群,希望大家喜歡!

快速閱讀適合的人群

1、人的靈敏的視覺機能,是快速閱讀重要的生理保障之一。

快速閱讀的本能人人都有,因為大多數人的視力是在1.O~1.5之間,患近視、遠視或散光等眼疾的人也多數都能校治到這一範圍內,所以,絕大多數的人視覺閾限是能夠滿足快速閱讀的要求的,人的視知覺範圍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潛力可以挖掘呢?實驗結果表明,在0.1秒時間內,成人一般能夠感知6~8個黑色圓點或4~6個彼此不相聯絡的外文字母,也就是說,一分鐘可以感知到4,200個點。如果我們把一個字看作一個點的話,那麼,一分鐘就可以看到4,200個字。

這也是一般未經過系統速讀訓練者完全可以具備的能力。只要有意識地進行正確的訓練,都是可以進行快速閱讀的。人類能夠快速閱讀首先基於人自身的生理基礎具備速讀的各種條件,即人的視覺器官具有快速閱讀的能力。人的眼睛,是一個生物工程的奇蹟。在每一隻眼睛背部,有一塊指甲蓋大小的地方,它包含著15,000萬個獨立的光感受器,這些光感受器每秒鐘可以處理億萬個光子。英國作家和心理學家託尼·布贊認為:“像大腦一樣,眼睛的力量比我們所覺察到的要強得多。我們現在知道每隻眼睛有15,000萬個每秒鐘能接收數萬億光子的光感受器,彷彿‘砰’地一下,我看見了一座山的景色,我能在一秒鐘內把它整個攝入。因此,普通書本中一頁內容就更簡單了。只是我們沒有學過怎樣將這些同樣的視覺技能應用於閱讀。”

2、人腦本身就具備快速閱讀記憶的巨大潛能。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即使是像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他也只使用了大腦的1/10功能,他的絕大部分腦細胞仍處於“待業”狀態!人人都有大腦,而快速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開發人類自身仍處於沉睡狀態的腦細胞。人的大腦,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腦半球主管抽象思維,右腦半球主司形象思維。長期以來,人們往往偏用左腦,即形成所謂的“左腦”社會。

而人的兩半球合起來用,它所帶來的效益絕不是簡單的0.5 0.5=1的關係,而是5-10倍,甚至更多!快速閱讀理論中的“把文字作為圖來看”的任務,正可以由沉睡著的擅長處理視覺資訊的右腦出色完成。所以在“全腦理論”支援下的快速閱讀及記憶,由右腦承擔綜合視覺性資訊的任務,由左腦承擔綜合理解資訊的任務,以全腦來處理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資訊,必將獲得驚人的效率!

快速閱讀是調動了人的視覺和大腦潛力的一種更自然、更符合人的視覺機能和大腦思維習慣的閱讀方式,而決不是少數天才或具備特異功能者的專利。每一個有一般閱讀能力的人,也就是小學四、五年級以上文化者,都能在一段不太長的時間裡掌握快速閱讀法,並通過實踐而形成自己的快速閱讀能力!

3、人類自身的實踐早已證明快速閱讀是人人能行的。

面臨資訊爆炸急速世界,無限擴張的知識海洋,如何掌握快速閱讀技能是我們億萬熱愛學習的學子最關心的問題,也是無數為實現自己夢想成功創業辛勤工作的藍領、白領和金領們必須跨過的一道高坎。人的大腦潛能在通過訓練後真的做到提高每個人的快速閱讀能力五至十倍嗎?其實速讀並不神祕,它只是開發和利用了人所共有的基本思維能力,所以掌握速讀同樣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別人能行你也能行,國內外各國快速閱讀和研究和訓練實踐無疑證明了這一點。

在美國,有80%以上的高等院校都開設有快速閱讀課程,許多中小學校都把快速閱讀列入教學計劃,使學生儘早掌握這種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速讀這一新興學科在美國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並已具備了相當高的學術地位。據美國專家研究,科技人員完成一個專案所花的時間,查詢資料佔50.9%,計劃思考佔5.7%,實驗研究佔32.1%,撰寫研究報告佔9.3%,其他佔2%,也就是說,一半的時間將用來查詢資料。不學會快速閱讀,勢必影響科研成果的取得。

在法國,《快速閱讀課本》被定為教科書向全國發行,快速閱讀法在法國成為獨立學科,並把它列入國家重點科研專案。法國在全國的小學校推行“創造性閱讀法”,其目的在於利用兒童掌握的文化知識及其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

在俄羅斯,快速閱讀學校在各地紛紛建立,他們把普及工作的重點放在中小學,把快速閱讀作為正式課程列入教學計劃,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韓國,政府認識到快速閱讀法是一項極具價值的成果,在1981年12月頒佈的“私設講習法令”中允許採用速讀課程作為教學科目,在此基礎上建立的速讀學院、速讀講習所也得到認可。教育委員會也推薦速讀法,使它在許多中小學被列入特別活動。教師一旦取得速讀講師的資格,工資就會提升。而成為專職速讀講師的人,其工資將比原來高出一倍。因此,以中小學教師為首,從事教育的人們都儘可能地學習快速閱讀。

在日本,未經練習的日本人一般閱讀速度為400-600字/分,經過60小時的速讀練習後,可增長3- 20倍。因此,各界人士都進行速讀學習,全社會工作效率倍增,而學生則大幅度提高了學習成績。為了推動快速閱讀的發展,還制定了類似圍棋段位的速讀段位,對達到不同閱讀速度的選手分別授予一段至四段的稱號。快速閱讀在日本已經形成潮流。據日本專家研究,科技人員完成一個專案所花的時間,查詢資料佔50.9%,計劃思考佔5.7%,實驗研究佔32.1%,撰寫研究報告佔9.3%,其他佔2%,也就是說,一半的時間將用來查詢資料。不學會快速閱讀,勢必影響科研成果的取得。

快速閱讀的5個作用

1.快速閱讀能夠鍛鍊孩子的注意力,養成集中精力的習慣。同時,快速閱讀能夠提高閱讀的效率,並能鍛鍊大腦的反應神經,達到一目十行的效果。

2.快速閱讀本身不是我們追求的結果,快速閱讀只是我們閱讀的一種工具,它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習提供一定的幫助。

3.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它卻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它可以豐富我們的思想,提高我們對生活的認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們更加理性的看待現實問題。

4.閱讀是豐富人生閱歷的良好伴侶,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借鑑他人的生活經歷來使自己的人生變長,變寬。

5.閱讀可以增見識長學問,拓展思路,改變思維習慣,促進個人進步,消除寂寞,淨化心靈、修身養性、休閒娛樂。

快速閱讀的5個方法

速讀的方法1、瀏覽法

瀏覽法是指對一般不需要細緻瞭解的書籍,只是從總體上粗略掌握書中大概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廣泛地瞭解資訊,有助於開闊視野,是博覽群書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瀏覽閱讀主要是重點注意文中的一些關鍵位置:

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題目和書名,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論點、主要論題或是主要內容等。這些將會幫助讀者對文章或書籍大體框架、基本思路有所瞭解。

二是正文,這一部分瀏覽的關鍵主要是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將這些關鍵部分瀏覽完畢後,會對文章或書籍形成總的印象,如果經回憶有不夠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處,可再作必要的重點補閱。

速讀的方法2、掃讀法

掃讀法是指對文章內容一目數行、一目十行地掃瞄,以大容量獲取資訊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掃讀法不像傳統閱讀方法那樣逐字逐句地來讀,而是將眼停的視域儘可能擴大,將幾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頁文字作為每次眼停的注視單位,在快速掃視中獲得對文章或書籍的總體印象、整體理解。這種方法最快可以由數行掃讀達到一頁一頁掃讀,逐頁掃讀的方法又稱為面式閱讀法。

由於擺脫了個別字句上的語意糾纏,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並不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影響理解程度,很多時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閱讀更能夠把握文章內容的精髓。掃讀法閱讀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必須經常專門訓練,比如經常做一些視力擴充套件訓練,在平時閱讀時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閱讀的習慣,有意識地擴大每次眼停的視野範圍。利用舒爾特數字表等進行專門的視力擴充套件訓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速讀的方法3、跳讀法

跳讀法是指跳過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而直取讀物的關鍵性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跳讀與掃讀不同,掃讀是逐頁掃視,而跳讀則是有所取捨地跳躍式前進,只停留在那些最有價值的內容上閱讀,其他次要內容則大段大段甚至整頁整頁地略過。所以,善於運用跳讀法閱讀,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很快抓住關鍵,把握文章要旨。

可以根據關鍵詞語的提示閱讀,有關鍵詞語的地方大都是同閱讀者所關心的內容或問題聯絡最密切的;可以重點在篇章的開頭、結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讀,這些常常是議論性文體的主要觀點或論據要點的所在;可以沿著情節發展線索跳讀,如在記敘文體中情節之外的純景物、人物的大段靜態描寫可直接略過;可以根據語法結構的提示跳讀,通過結構詞語的幫助來把握書中的思路,如"由此看來"、"總之"等就可提示讀者很快找到關鍵性的總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