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的養生知識

  小雪節氣的到來是冬季的開始,所以要多吃些潤肺、暖胃、補腎的食物。那麼小雪節氣怎麼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小雪養生有法寶

  這個節氣裡,室內暖氣都開始供暖,外面寒冷,人們穿得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生“內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容易上火。經常聽說周圍的人出現口腔潰瘍,甚至臉上的疙瘩也比平日裡多了,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雖然寒冷的日子裡,人們喜歡吃熱乎乎的食物,但是過於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這會更助長體內的“內火”。

  另外,寒冷乾燥的室內,大多數人感到口鼻乾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議大家可以多喝點熱湯,比如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羊肉白蘿蔔湯等,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

  小雪養腎多按太溪穴

  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說到“腎”,那我們該如何養呢?小編告訴大家一個既有效又簡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

  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痠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小雪一到穿衣戴帽

  老人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頭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頭部,戴帽子很重要,並且最好能捂住耳朵。另外頭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經常按摩頭皮,加快血液迴圈,也能保持頭部暖和。

  多晒太陽,潤燥清內火

  雪節氣裡,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所以應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多晒太陽,多聽音樂,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但要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

  要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您抵抗抑鬱。

  小雪節氣養生祕笈

  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天氣變冷了,是中老年朋友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小雪節氣,養生知識送給您,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過冬!

  多運動

  小雪過後進入了寒冷的冬季,此時天氣異常寒冷,木枯草衰,萬物凋零,陰雪紛紛,常會使人觸景生情,抑鬱不樂。其時節改變情緒,調攝身心的基本方法就是運動。

  要防寒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颳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圍巾,這樣往往容易遭受風寒,因此,一定要注意防寒。

  要防病

  在冬天,老年人對寒冷刺激的適應性相對較差,因此也是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要注意保暖。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可以降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吃黑豆

  預防感冒是貫穿冬季養生的主題,而多吃黑色食物不僅能迅速補充熱量、防感冒,還能滋補肝腎、清瀉內火、保養肌膚。其中黑豆還有降低人體膽固醇的作用。

  晒太陽

  多晒太陽不僅能“晒乾”抑鬱,還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冬日晒太陽最好選擇紅色的衣服,時間以30分鐘左右為宜。

  喝魚湯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的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湯補可謂是“食補之首”。魚湯含有全面而優質的蛋白質,還可緩解壓力、睡眠不足等因素導致的皺紋。

  多喝水

  小雪節氣多喝水也可防內熱產生,緩解口乾咽燥、便祕、面板乾燥等不適。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

  多睡覺

  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冬季應該早睡晚起,最好不要遲於22點休息。

  多喝粥

  小雪過後,多食熱粥有益健康,如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