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話養生

  由於很多人由於個人體質和生活習慣等原因,很容易出現一些冬季常見疾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1:情緒穩定

  季節變化會對情緒產生影響,特別是對抑鬱症患者有直接影響。建議大家變被動為主動,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節喜制怒,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晒太陽、多聽音樂。同時,多參加娛樂活動,以激起對生活的熱情和嚮往。

  2:運動調理

  冬季養生要適當活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迴圈。鍛鍊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儘量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

  3:起居有常

  ①穿衣:天氣轉冷,感冒也進入多發季節,要及時添衣注意保暖。一般來說,老人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②環境:冬季室內保溼除每日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溼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溼度外也可在散熱設施附近放一盆水,讓水慢慢蒸發,以保持室內空氣溼潤。另外,在居室內養幾盆花草或是購買加溼器,也可調節室內溼度,使居室內充滿清新空氣。

  4:冬藏進補

  栗子

  冬天的食補重點是腎,栗子被稱為“腎之果”,具有補腎壯腰、活血化瘀的功能,很適合冬天人體的需要。栗子性溫味甘,有補腎強筋、健運脾胃和活血的作用。

  羊肉

  羊肉在冬季食用對身體更為有益。因為,羊肉所含的熱量比牛肉還高,冬天吃羊肉可促進血液迴圈,可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導致的手足不溫、畏寒怕冷等症狀。

  紅棗

  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是一種藥效緩和的強壯劑。

  5:飲食有節

  中醫十分注重飲食調理,是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而冬季的飲食調養不宜過多食用鹹味食物,宜減鹹增苦,抵禦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神相交,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

  一般來說,苦味食物具有清熱降燥的功效,適用於熱症和溼症食用。在眾多的食物中,此季節最適宜的飲食有:

  ①水果:香蕉***香蕉有助於增加人腦內5-羥色胺的含量,豆製品中則含有植物雌激素和微量元素鈣,有助於***人的情緒***;

  ②飲品:荸薺豆漿飲***荸薺5個絞汁,兌入250克豆漿內煮熟,加入白糖適量***;香蕉豆漿飲***香蕉1個去皮,搗爛後加入適量熟豆漿,即可飲用。每日1~2次。***;

  ③菜餚: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水髮香菇50克,二者加調味品同炒***;菠菜,研究發現,葉酸攝入不足的人容易出現失眠、健忘、焦慮等抑鬱症狀。

  菠菜中富含葉酸,冬季應適當增加菠菜的攝入;此外,蘆筍、獼猴桃、牡蠣、橘子、豌豆、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中也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我們抵抗抑鬱;粗麵粉製品、穀物顆粒、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鬱症也大有裨益;苦瓜,味苦性寒,佐餐可收到清熱明目、解毒瀉火之效;

  蓮子心,味甘而涼,有清洩之功,能清利頭目,除煩止渴。此外,也要多吃蔬菜,適當增加動物內臟、瘦肉類、魚類、蛋類等食品,還可多吃雞、甲魚、羊肉、桂圓、木耳等食品,這些食品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不僅能補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補虛,對身體虛弱的人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