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美術興趣繪畫圖片

  興趣是人對某種事物持續地傾注著積性感情的認識活動,在美術課堂上,教師要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美術興趣繪畫圖片。

  六年級美術興趣繪畫圖片


  六年級美術興趣繪畫圖片1


  六年級美術興趣繪畫圖片2


  六年級美術興趣繪畫圖片3


  六年級美術興趣繪畫圖片4


  六年級美術興趣繪畫圖片5

  在美術課堂上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一、直觀刺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繪畫作品是直觀的藝術,對每個欣賞者會給予心靈的刺激。中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尤其是繪畫作品。要想提高學生的水平和引起興趣,教師示範性、直觀性教學非常重要。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認為,直觀性教學是要求學生利用各種感覺去感知知識技能,他在《大教學論》中說:

  “這對於學生應當是一條黃金一般貴重的原則,對於一切事物,應當儘可能用各種感覺來感受他們,這就是說看得見的就用視覺感受,聽得見的就用聽覺感受,聞得出氣味的就用嗅覺感受,有滋味的就用味覺感受,可接觸的就用觸覺來感受。假使某些事物同時能用數種感覺來感受,就讓他們同時訴諸於數種感覺。”這也是現代美術教育中利用多媒體體等多方面的輔助教學的論點與依據。

  每次上課,教師儘可能蒐集相關掛圖、畫冊、音像、影視資料,通過聲音、影象、音樂、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刺激學生,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增加感性的認識,使學生如人其竟,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也可親自示範,示範勝過講十遍。展示老師的範畫,也可以有其他班級學生作業,這些生動、整潔、豐富的、美麗的畫面使學生產生了共鳴,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學生創作的積極性很高,效果很好。

  愛美和求美是學生的心理需要,凡是美的東西都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好奇心,為了使學生認識美術課的作用,培養他們的興趣,也可以於每一節美術課的前幾分鐘進行引導教育。如:講日常生活中的打扮,從髮型到服裝顏色的選擇,家庭的佈置等等,我們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有美術的知識。這些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經濟接觸到的,並非枯燥的理論說教,同學們聽來覺得親切可信,從而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使美術課的教學漸漸走上了正軌。

  二、根據學生的需要,創設新穎的課堂內容形式。

  美術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教學中應不斷注意調整活動內容,保持新鮮感。在激發起興趣之後,還應注意鞏固興趣,使興趣變為樂趣,達到更高一級境界。

  同時,還要設法把興趣轉移的學生的興趣“遷移”回來,讓新鮮有趣的內容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只是一味進行枯燥乏味的意志力說教,強迫他們就範。這樣不僅不能提高興趣,反而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走到與我們的意願相反的方向去。比如在佈置美術作業時,當老師要求作業畫一幅自己的漫畫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其他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貓。

  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其他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小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大怒,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佈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

  在完成美術作業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採取多種方法:小組合作是學生喜歡的方法之一。在美術課創作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分組完成。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往往一節課結束時,學生們忙得滿頭大汗,不亦樂乎。對需要比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作業也可以分幾次完成,使他們通過努力能看到成績,從成功中增強信心,逐步培養起興趣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