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考試必考文學常識選擇題

  小升初語文該如何備戰?在語文複習過程中有許多需要記憶的東西,文學常識就是一種,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小升初考試必考常識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中嬋娟指的是什麼? ***A***

  A、 月亮 B、姻緣

  2:李先生的QQ簽名檔最近改成了“慶祝弄璋之喜”,李先生近來的喜事是: ***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個男孩 D、考試通過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C***

  A、蘇州 B、房屋 C、酒 D、莊稼

  4:“拱手而立”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一般來說,男子行拱手禮時應該: ***A***

  A、 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 我國的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紅色一般表示忠勇俠義,白色一般表示陰險奸詐,那麼黑色一般表示: ***A***

  A、 忠耿正直 B、剛愎自用

  6. 《三十六計》是體現我國古代卓越軍事思想的一部兵書,下列不屬於《三十六計》的是:***B***

  A、渾水摸魚 B、反戈一擊 C、笑裡藏刀 D、反客為主

  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麼?***C***

  A、窗戶 B、臥具 C、井上的圍欄

  8.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 ***B***

  A、中秋節 B、元宵節 C、端午節 D、 七夕節

  9. 下列哪一句詩描寫的場景最適合採用水墨畫來表現? ***C***

  A、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D、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0.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 ***D***

  A、隔岸觀火

  B、 暗度陳倉

  C、 背水一戰

  D、破釜沉舟

  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蘊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話最相似? ***B***

  A、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B、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1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莊子》

  13、文學史上被稱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誰?***B***

  A、李賀 B、李商隱

  1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大禹治理的是哪個流域的洪水?***B***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15、唐代詩人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詩句是:***A***

  A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B、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16、現在我們常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藝作品,請問這兩個成語最初指的是什麼?***C***

  A、文章 B、畫作 C、樂曲

  17、下面哪句話出自《孟子》?***D***

  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D 、獨樂樂,與人樂樂,熟樂?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的“我”指的是誰?***B***

  A、杜甫 B 、李白

  19、“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副對聯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

  C 、班彪、班固、班超

  20、拍電影時常用的“殺青”來表示拍攝完成,“殺青”原指什麼?***A***

  A、製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種方法

  21、下面哪個成語和曹操有關?***B***

  A、畫餅充飢 B、望梅止渴

  22、成語“白駒過隙”比喻:***B***

  A、速度飛快 B、時光飛逝

  23、下列選項中與“亡羊補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D、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4、王羲之對一種動物十分偏愛,並從它的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這是什麼動物?***B***

  A、鶴 B 、鵝 C、雞 D、 魚

  2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語出《三國志》,這是誰說的?***C***

  A、諸葛亮 B、曹操 C、劉備 D、周瑜

  26、在我國風俗中,常常避諱73和84這兩個歲數,因為這是兩位歷史人物去世的年齡,他們是:***A***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莊子

  C、漢高祖和漢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27、“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說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學 B、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貫、生辰八字

  2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A、《醉翁亭記》 B、《岳陽樓記》

  2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是誰的名言?***B***

  A、老子 B、荀子

  30、下面哪位詩人是“初唐四傑”之一?***B***

  A、王維 B、王勃

  31、“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說的是哪位歷史上的哪位才女?***C***

  A、朱淑真 B、秦良玉 C 、李清照

  32、下列哪項不是端午節的習俗?***C***

  A、 掛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採菊 D 、喝雄黃酒

  33、“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是寶玉對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靨”是指:***A***

  A、酒窩 B、眼睛 C 、嘴角 D 、腮幫

  34、“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B***

  A、十五歲 B、二十歲

  35“入木三分”這個成語原本是用來形容什麼的?***B***

  A、文章 B、書法

  36、《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面包括多少首詩?***B***

  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37、下面哪個成語與秦始皇有關?***C***

  A、指鹿為馬 B 、奇貨可居 C 、圖窮匕見

  3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時”是誰的名句?***B***

  A、王勃 B、張九齡

  39、李清照詞中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B***

  A、晚春 B、仲夏

  40、成語“機不可失”出自張九齡之筆,它的下句是:***A***

  A、時不再來 B、失不再來

  41、西湖的白堤的得名與哪位詩人有關?***B***

  A、白居易 B、李白

  42、“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A***

  A、李商隱 B、駱賓王

  43、《紅樓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的別名是:***A***

  A、《金陵記》 B 、《石頭記》

  44、成語“一衣帶水”中的“水”原指:***B***

  A、黃河 B、長江 C 、淮河

  45、“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是誰寫的?***B***

  A、 元好問 B、柳永 C 、晏殊

  46、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把菊花形容為:***B***

  A、花之君子者 B、花之隱逸者

  47、我國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稱,請問我們常說的“潤筆”指的是什麼?***A***

  A、文章書畫稿費 B 、替人研磨墨汁 C、為人作序

  4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誰的名言?***B***

  A、 孔子 B 、屈原

  49、“杏林”指代的是:***B***

  A、教育界 B、醫學界

  50、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書?***A***

  A、《山海經》 B、《世說新語》

  51、唐代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飛將”指的是誰?***D***

  A、張飛 B、關羽 C、衛青 D 、 李廣

  52、“皰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應手,“皰丁”指的是什麼?***B***

  A、一個年輕力壯的廚師 B、一個名叫“丁”的廚師

  5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A***

  A、《長歌行》 B 、《短歌行》

  54、下列哪個成語和“道聽途說”詞意更接近?***B***

  A、空穴來風 B 、三人成虎

  55、“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句詩描寫的是誰的愛情故事?***B***

  A、牛郎和織女 B、唐明皇和楊貴妃

  56、“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誰詠贊項羽的名句?***B***

  A、辛棄疾 B、李清照

  57、為了孩子的學習環境而三遷居的是哪個歷史故事?***A***

  A、 孟母教子 B、舉案齊眉 C、 岳母刺字

  58、唐詩“東邊日出西邊雨”的下一句是:***A***

  A、 道是無晴還有晴 B、也無風雨也無晴

  59、下面哪句詩的作者離開家的時間更長?***B***

  A、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B、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60、文人對各種植物有自己的偏愛,陶淵明喜愛菊花,北宋文豪蘇東坡則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B***

  A、 居無鬆 B、居無竹 C、居無梅 D、居無菊

  61、“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是誰的詞句?***B***

  A、岳飛 B、辛棄疾

  6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詩人登上了哪座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B***

  A、黃山 B、泰山

  63、“桃李滿天下”的“桃李“指什麼?***B***

  A、朋友 B、學生

  6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句話是誰最早提出的?***B***

  A、孔子 B、 孟子

  65、“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是陸游的一句名詩,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A、韓愈 B、辛棄疾 C、龐統 D、 宋玉

  66、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諱的故事?***A***

  A、一字千金 B、一諾千金 C、一飯千金 D、一擲千金

  67、下面四句話中,意義與其他三句不同的是:***D***

  A、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B、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C、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D、一日之行在於清晨

  68、《三國演義》中有關羽“單刀赴會”的故事,歷史上也確有“單刀赴會”一事,赴會的是:***D***

  A、趙雲 B、張飛 C、周瑜 D、魯肅

  69、“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是誰的名句?***B***

  A、蘇軾;B、陶淵明

  70、曹植七步成詩,相傳歷史上還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詩的人,他是:***B***

  A、王安石; B、寇準

  7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A、天氣炎熱似火;B、天氣漸漸轉涼;C、流星異常出現。

  72、“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出自誰的作品?***C***

  A、陸游;B、岳飛;C、辛棄疾;D、李清照。

  7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借這首詞表達了對誰的思念之情?***B***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親。

  74、個成語典故和棋文化有關?***C***

  A勢如破竹; B出奇制勝; C專心致志; D渭分明。

  小升初語文學習的11種記憶方法

  1

  機械記憶法

  這種記憶方法適用於記憶互不關聯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識點。對於語文來說,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作家作品常識、個別文體、語法、修辭概念等,在不易採用其他記憶方法時,常要採用機械記憶的方法。

  2

  理解記憶法

  在語文學習中,無論是對字詞的掌握,還是對各類概念的掌握都離不開理解,應在抓住特徵、理解本質的基礎上去進行記憶。

  如:“線”、“錢”、“淺”、“棧”,根據聲旁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讀音大致與“戈jian”相近,根據形旁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字意內容分別與“絲”、“金”、“水”、“木”等事物有關。又如,理解了小說中環境描寫與刻畫人物之間的關係,就可以根據某一段的具體內容,從“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襯托人物、推動情節”的角度去考慮寫景與寫人之間的關係了。

  3

  聯想記憶法

  聯想的方式很多,可以進行橫向的相關聯想,例如,從一個作家可以聯想到他所處的朝代、作品、出處、對這個作家的評價等;從一個朝代可以聯想到與他同代的作家、作品、時代背景、作品風格等。還可以進行縱向的相關聯想,例如,由一部作品可以聯想到作品的文體、內容、主題、寫作手法、名言警句等;由介詞的功用聯想到介賓短語的特點,進而聯想到“介賓短語一般在句中充當狀語或補語”的句子成分劃分方法等等。運用聯想記憶的方法可以把許多知識聯絡起來,貫穿成線,形成知識網路,便於我們在記憶知識時順藤摸瓜,由此及彼地記住所學的相關知識。

  4

  比較記憶法

  比較記憶的方法應用的範圍很廣。例如:在修辭學習中可以把比喻與擬人及誇張做比較、把排比和對偶及反覆做比較、把設問和反問做比較;在語法學習中可以把賓語前的定語與謂語後的補語做比較;在文言文學習中可以把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詞義、功用做比較……。比如,要記住敘述與議論這兩種表達方式在不同文體中的功用,採用列表對比的方法進行比較記憶,就會容易得多。

  5

  口訣記憶法

  口訣記憶的應用範圍很廣,現舉幾例來加以說明。

  ***1***運用口訣記憶形近字、易錯字例如,用“橫戌Xu點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讀作戎rong”的口訣來記住“戌、戍、戊、戎”四個形近字;用“王姬去頤和園,人群熙熙攘攘”來記住“姬、頤、熙”這三個偏旁特殊的字;用“老虎是殘暴的,虎爪是向外的”來記住“虐”字下半部分的特殊寫法。

  ***2***運用口訣記憶語法知識例如:可以用“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聲”的口訣來記住6類實詞後類虛詞;可以用“副詞放在動形前,介詞落在名代前”的口訣來記住副詞與介詞的區別;可以用“嘆詞在句首,語助在句尾”的口訣來記住嘆詞與語氣助詞的區別;可以用“定語必在主賓前,謂前狀語謂後補;‘的’前定、‘地’前狀,‘得’字後邊是補語”的口訣來記住單句句子成分的劃分方法。

  ***3***運用口訣記憶文言文知識例如,可以用“‘是以’是‘以是’,‘以是’是‘因此’”、“‘何以’是‘以何’,‘以何’憑什麼”來記住“是以”、“以何”的翻譯方法;可以用“主謂間斷開,發語詞斷開”的口訣來記住文言文朗讀中的合理停頓;可以用“直譯對譯和意譯,增補省略調語序”的口訣來記住文言文的一般翻譯方法。

  ***4***運用口訣記憶一些行之有效的閱讀分析方法例如:可以用“本義引申語境義,結合中心作分析”的口訣來記住對句中重點詞語的分析方法;用“句式特點與功用,結合中心與語境”的口訣來記住對不同句式或不同修辭句的含義及作用的分析方法。用“總分並,時空邏,中心句,自概括”的口訣來記住對說明文段落結構的分析及對段意、層意進行概括的基本高中生怎樣做好學習筆記。

  6

  畫面記憶法

  背誦古詩時,我們可以先認真揣摩詩歌的意境,將它幻化成一幅形象鮮明的畫面,就能將作品的內容深刻地貯存在腦中。例如,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可以根據詩意幻想出如下畫面:山上雲霧繚繞,太陽照耀下的廬山香爐峰好似冒著紫色的雲煙,遠處的瀑布從上飛流而下,水花四濺,猶如天上的銀河從天上落下來。記住了這個壯觀的畫面,再細細體會,也就相當深刻地記住了這首詩。

  7

  聯奏記憶法

  這是按所要記憶內容的內在聯絡和某些特點進行分類和聯結記憶的一種方法。用“聯奏記憶法”來記憶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學史知識,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們看這樣的“串臺詞”:有一天,莫泊桑拾到一串《項鍊》,巴爾扎克認為是《守財奴》的,都德說是自己在突出《柏林之圍》時丟失的,果戈裡說是《潑留希金》的,契訶夫則認定是《裝在套子裡的人》的。最後,大家去請高爾基裁決,高爾基判定說,你們說的這些失主都是男的,而男人是不用這東西的,所以,真正的失主是《母親》。這樣一編排,就把高中課本中的大部分外國小說名及其作者聯結在一起了,複習時就如同欣賞一組輕快流暢的世界名曲聯奏一樣,於輕鬆愉悅中不知不覺就牢記了下來。

  8

  以少記多法

  有時遇到兩組容易混淆的知識材料,當記住一組便能推知另外一組的時候,可以採取“記住少數,推知多數”的學習方法。這就是“以少記多法”。例如,“廴”與“辶”偏旁容易混淆。查一下《現代漢語詞典》,“辶”旁漢字約有120個;“廴”旁漢字只有“廷、建、延”3個,寶蓋頭***宀***漢字有80多個,禿蓋頭***冖***的常用漢字只有9個。到底該記哪一組來推知另一組,同學們一看便知。

  9

  抓頭助記法

  “抓頭助記法”是指在全面學習或複習一篇課文時,有意識地對要記內容的頭一句、或頭一句中的頭一個字,以及與上文有轉折或跳躍性聯絡的連線句的頭一個字作強化記憶。在需要時,可利用這些句子或字來幫助記起有關的內容。而對那些句子不多的短文短詩,更可以把每一句的頭一個字依次集中起來,加以背出。這樣,到需用時便可信手拈來且很少差失。如白居易《暮江吟》一詩: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在背出後,再把每句的頭一個字依次集中起來,即“一半可露”。這樣無論如何也不會因某句卡殼而影響全詩背誦。

  10

  口訣助記法

  詩歌比散文容易背誦,口訣比一般條文容易記住。“口訣助記法”就是把學習的內容編成口訣來幫助記憶的一種方法。運用此法,應注意如下三點:①編口訣的內容,一般應是重要的、有規律性的或能明確理成條文型的;②在編擬時,應先認真領會全部待編的內容,儘量把它們的要點概括出來,使之條理化,為編口訣打下基礎;③把概括出來的條文,依次排列在一起,編成口訣。口訣的語句,要力求簡潔、通俗、形象,並注意音韻、節奏,儘量做到易誦、易記、琅琅上口。

  11

  興味助記法

  所謂“興味助記法”,就是在學習或複習時,儘量利用或創造一些有趣的辦法,把原來不大有趣味、甚至枯燥乏味的知識內容改造成趣味盎然的材料來幫助記憶。比如可用編順口溜助記法。如歷代的文學體裁及成就若歸納成如下幾句,就有助於在我們頭腦中形成清晰易記的縱向思路。西周春秋傳《詩經》,戰國散文兩不同;楚辭漢賦先後現,《史記》《樂府》漢高峰;魏晉詠史盛五言,南北民歌有“雙星”;唐詩宋詞元雜劇,小說成就數明清。注:“雙星”指以《吳歌》、《西曲》為代表的南朝民歌和以《敕勒歌》、《木蘭辭》為代表的北朝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