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腫的飲食預防方法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肝囊腫,肝囊腫是肝臟的一種疾病,大家平時不好的飲食習慣是導致這些病症的主要原因。那麼有什麼辦法來預防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1、多食白糖

  多食白糖可為肝炎病人護肝,此觀點源於上世紀60年代的困難時期,肝炎病人可憑醫院證明多購買些白糖。在當時營養條件差的狀況下,多吃白糖也許為人們提供了一定的能量。

  多食白糖可為肝炎病人護肝

  2、改變飲食習慣

  改變日常飲食的習慣,減少食物中脂肪含量及總熱量。單發性巨大囊腫可考慮穿刺流或切除,多發性囊腫可考慮部分切除。

  3、合理平衡膳食

  無論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還是乙肝患者,合理平衡膳食始終是貫穿於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環節,若能重視飲食調養,將有助於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肝臟功能。

  4、多吃紅色蔬菜

  重點推薦胡蘿蔔、西紅柿、紅棗、火龍果等紅顏色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可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

  5、食療和美味並重

  對老年人來說,如果能在餡料上結合老人的體質稍作改進,就能更好的達到食療和美味的效果。比如,想明目保肝的老年人,可以包頓豬肝豆腐餡兒包子。

  常見的誘發肝囊腫疾病的病因

  一、 單發性肝囊腫

  大小不等,直徑由數毫米至20釐米以上,可佔據整個肝葉。囊腫呈圓形、橢圓形,多為單房,亦有多房或帶蒂囊腫。包膜完整,表面乳白色或呈灰色,囊壁厚度0.5~5毫米,囊內液體透明,有出血或膽汁時呈咖啡色,含少量白蛋白、粘蛋白、膽固醇、紅細胞、膽紅素等。

  二、 多囊肝

  囊腫大小不一,最大容量可達1000毫升以上,小者如芝麻、綠豆大小,囊腫散佈全肝或某一肝葉,以右葉多見。大體切面呈蜂窩狀,囊腔內含澄清透明液體,不含膽汁。肝囊腫甚大時可壓迫肝細胞,致萎縮性變,可引起膽管狹窄,致膽囊炎,可引起肝功能損害,最後出現腹水、黃疸,甚至食道靜脈曲張。

  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其所患肝囊腫均為小的肝囊腫,其最大直徑均不超過3釐米。肝囊腫與肝血管瘤一樣,不是腫瘤,不長大、不惡變,對患者無威脅,不要緊。

  肝囊腫是最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之一,佔體格檢查者的1%-2%。過去認為肝囊腫是先天的,其實肝囊腫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先天性肝囊腫是由於胚胎時期肝內膽管或淋巴管發育異常造成的。但也有一些人多年體檢從未發現肝囊腫,隨著年齡的增長,肝內出現了新生的囊腫,這樣的肝囊腫可稱為後天性肝囊腫。這種後天性肝囊腫可能是肝臟管道發生退行性改變的結果。

  肝囊腫是最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之一

  肝囊腫一般呈球形,外殼是纖維性囊壁,其內充滿清亮、無色或蛋黃色、無細胞成分的囊液。大多數肝囊腫體積很小,直徑僅1-2釐米,似葡萄大小,但也有的肝囊腫可長得很大,直徑可達10-20釐米以上,酷似盛滿水的氣球。肝囊腫可單個,也可多個,大多在肝內散在分佈。

  肝囊腫的生長部位無一定規律,可以長在肝左葉,也可以在肝右葉,也有的分散在左右兩葉。肝囊腫可以很表淺,也可以深達肝實質內,有的甚至緊貼大血管。一般情況下,肝囊腫不破裂、不出血、不感染、不惡變。但也有少數患者可發生囊內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塊。有時可繼發感染。大多數肝囊腫並不生長或長期處於“靜止”或“小囊腫”狀態,而“巨大”或“特大”肝囊腫是相對少見的。

  大多數肝囊腫並無症狀,常在體檢時發現。但也有一些患者感到腹部不適或疼痛,這可能是由於囊腫位置表淺易與膈肌或腹膜磨擦所致。一般講,這種肝囊腫引起的疼痛並不嚴重。巨大肝囊腫也可擠壓周圍臟器,使患者感到腹部不適或脹滿、甚至影響消化和呼吸。

  肝囊腫的飲食禁忌

  1、酒精

  酒精除能直接損傷肝臟外,還可刺激多囊蛋白活性,從而加速囊腫生長速度,此外酒精代謝過程中還能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乙醛。

  2、動物肝臟

  俗話說吃啥被啥,那麼肝囊腫、肝損傷等疾病真的能通過食用動物肝臟來補充營養嗎?答案是不能。因為肝臟同樣是動物的排毒內臟,久而久之肝臟殘留了許多有毒物質。再者,動物肝臟的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大量食用後會加重肝臟負擔,誘發不適症狀,對病情極為不利。

  3、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食物可產生大量的尿素氮,從而加重腎臟排洩負擔,促使體內氮類代謝物合成,從而加重腎臟的排洩力,加重肝、腎臟負擔。

  4、高熱量食物

  如巧克力,咖啡等,這類食物不僅能加快機體基礎代謝率、加重肝臟負擔,而且還能加快囊腫生長速度、促使囊腫生長。

  巧克力,咖啡等,會加重肝臟負擔

  5、發酵性食品

  這裡所講的發酵食品主要是菌變發酵的食品,如豆腐乳、臭雞蛋等。這類食物可加快囊腫增長速度,促使囊腫生長。

  6、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刺激胃腸道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從而導致機體出現胃腸道不適症狀,對病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