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樣排毒

  排毒是現代人美容、保健、養生的一種方法,排毒方法有很多,知道人是怎樣排毒的嗎,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人體七種毒的排毒方法,歡迎大家的閱讀!

  人體七種毒的排毒方法

  1、痰毒

  很多人早上起床時,會咳一兩口痰,還有一些人是整天的咳痰,這也就是痰毒積累過多的現象,可能與飲食不當或肺出了毛病有關。排痰毒在秋季顯得尤為重要。

  典型表現:痰多、痰稠。

  長期積累的結果:咳嗽、呼吸不暢、癲癇。

  治療方案:多吃蘿蔔、百合、杏仁、銀耳、梨雪花梨最好,有助於潤燥、排痰。特別是大白蘿蔔補氣化痰,有既補且順的雙向作用,建議將其切絲加醋涼拌,每天吃一點。用3-10克甘草泡水喝,也有鎮咳、祛痰等作用。

  事實上,一切蔬菜水果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應保證每天吃夠500克蔬菜,一到兩種水果。蜂蜜、豆漿、綠茶、生薑、綠豆都有解毒作用,最好每天吃其中的兩到三種。其中,綠茶適合體質偏熱的人,生薑適合體質偏寒的,綠豆可以熬湯喝,但不能煮得過久,應保證湯色為綠,才有最好的解毒效果。

  2、血毒

  平時吃得太雜、太亂,攝入了太多食品新增劑,就會在身體裡積累血毒,尤其是肝臟解毒功能差的人。夏天人們喜歡在街邊吃大排檔,更容易產生血毒。喝酒過多導致血液中酒精含量增高,可能引起乙醇中毒,也屬於血毒範疇。

  典型表現:頭暈、噁心。

  長期積累的結果:容易誘發癌症。

  治療方案:喝綠茶,或適當多吃葡萄、西瓜、綠豆等幫助解毒,平時還可以按摩少府穴掌心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無名指和小指指端之間。另外,一定要控制飲酒量,因為某些食物雖然有一定解酒效果,但卻無法清除酒精引起的毒素堆積。

  3、宿便

  漢代《論衡》一書寫道,“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講的就是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有資料顯示,大便能將人體50%的毒素排出體外。

  典型表現:口臭、長包、上火等。

  長期積累的結果:導致腸炎,甚至腸癌等腸道系統疾病。

  治療方案:中醫經絡學認為,早上5點到7點是大腸經“值班”,若此時排便,效果最好,可保持一天內的大腦清爽。時間越晚,積累的毒素就越多。因此建議,每天早起空腹喝一杯水,並養成一早大便的習慣。此時若無大便,可按摩天樞穴位於肚臍兩側旁開1.5寸。如果便祕,要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麥片、全麥麵包等。此外,蜂蜜、香蕉、蘋果、土豆等都有緩解便祕的作用。可將土豆蒸軟後搗成泥,和上槐花蜜或荊條蜜一起食用,蜂蜜有清火通便的功效,可謂強強聯合。

  4、氣毒

  氣毒可源於“外來”或“內生”。外來通常指我們呼入的受到汙染的空氣,一個人每天會吸入1000多升空氣到肺中,許多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體內。內生則指人在正常呼吸後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氣。

  典型表現:頭暈、撥出來的口氣有異味。

  長期積累的結果: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肺炎,甚至肺癌等。

  治療方案:可以通過深呼吸的方法來清洗我們的肺部。深呼吸可以隨地進行,比如在屋裡對著窗子或是正在運動中。但是我們的建議是在早晚的時候應當最少一次。清晨天剛亮,站在陽臺上,舒展肢體的同時做做深呼吸;如果周圍有山水,早上出門去喊山、喊河,可滌盪肺腑之氣。必須提醒的是,做深呼吸要選擇空氣清新的環境,一定要避開霧霾及其他空氣汙染。此外,還可以適當多吃養肺的食物,如梨、百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