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才叔岸旁古廟原文及翻譯賞析

  《和才叔岸旁古廟》是北宋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和才叔岸旁古廟》是一首和人詠古廟的篇章。今天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和才叔岸旁古廟》原文及翻譯賞析,希望你喜歡。

  《和才叔岸旁古廟》原文

  宋/梅堯臣

  樹老垂纓亂,祠荒向水開。

  偶人經雨踣,古屋為風摧。

  野鳥棲塵坐,漁郎奠竹杯。

  欲傳《山鬼》曲,無奈《楚辭》哀。

  《和才叔岸旁古廟》註釋

  ①才叔:未詳。一說指石蒼舒,字才叔,雍***今陝西鳳翔***人。

  ②纓***yīng***:原指絲、線等做成的穗狀飾物,此處形容下垂的枝條。

  ③偶人:指土木刻繪塑造的神像。踣***bó***:僵撲。

  ④摧:毀壞。

  ⑤坐:通“座”,指神座。

  ⑥奠:設酒食以祭。

  ⑦山鬼:屈原《楚辭·九歌》篇名,祀一山中女神,因其非正神,故稱“山鬼”。此處借指荒廟所供之神。

  ⑧楚辭哀:屈原所作《楚辭》大多情調哀怨悽婉,故云。

  《和才叔岸旁古廟》翻譯

  翻譯一】

  蒼老的大樹胡亂地垂著枝條,荒涼的廟門向寂寞的河岸開啟。泥塑木雕的神像被雨淋壞,一尊尊跌倒在地。古舊的屋宇經不住狂風摧折,早已變得破敗荒廢。野鳥飛進來,大模大樣地在滿是塵埃的神座上棲息。神座前竟還留有盛酒的竹杯,那是漁人求福時進獻的祭禮。我想唱一首山鬼之歌,哀惋的《楚辭》曲調會使我滿懷愁意。

  【翻譯二】

  老樹枝葉零亂下垂,破落的祠廟傍岸面水。泥塑佛像經雨淋仆倒,古舊老屋被狂風摧殘破敗。積塵神座棲息著野鳥,漁民在用竹杯h問凶吉。欲將《山鬼》一曲來祀神,無奈屈原的《楚辭》太悲哀!古詩百科

  《和才叔岸旁古廟》題解

  本詩作於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赴開封應進士試不第,以德興縣令知建德縣時。這是一首和人詠古廟的篇章。詩人先從外景寫起,以枝條亂垂的老樹,來襯托野水荒祠的冷寂。再深入描繪祠內的敗落之象:土木偶人雨淋破損,撲倒在地,古舊的屋宇為狂風吹折,卻有野鳥自在地棲息在滿是塵埃的神座上,而座前,竟還留有漁人祀神求福獻酒的竹杯。詩人見此情景,不由得哀神靈的虛妄與民風的樸陋,於是借《楚辭》發之。此詩不僅如陳衍所評“寫破廟如畫”,極其傳神,且寄寓了深沉的哲學理念,辭古而意新,有醒世之效。

  《和才叔岸旁古廟》賞析

  1034年***景祐元年***秋,梅堯臣自汴京南歸,由汴河入淮河,經運河,溯長江而至宣城。此詩為其途中所作,是一首寫景詩,也是一幅風俗畫。梅堯臣曾提出:詩要“意新語工”,要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怠,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引***。像這樣一所水旁古廟,原本沒有什麼可寫的;要出新意,更不容易。

  詩人先寫廟旁老樹,著眼於“垂纓亂”。枝葉下垂,雜亂不整,既見樹老,亦見村荒。渲染荒寒,作為背景。接著用“荒”字點明廟之古,並以“向水開”表明其在“岸旁”,從而點明題目。三四句寫廟中靜態:泥塑的偶像已經因雨淋而踣地;屋字也被風摧而破殘。五六句寫廟中動態:野鳥棲息在積滿塵土的神座上,藉此刻畫出遊人稀少、香火冷落;但這畢竟還是一座水旁神廟,故偶爾還有漁人前來卜問吉凶。於動一靜,純用白描,由於把握了最有特徵的形象,故能“寫破廟如畫”***陳衍《宋詩精華錄》***。而且,不僅把破廟寫得“如在目前”;還能使人想象到村落之荒涼。作者後來還寫過“淮闊洲多忽有村,棘籬疎敗謾為門”***《小村》***,都表現了北宋時淮上的社會貧困、民生凋敝的社會側面。

  詩的言外還有一層意思,神廟已“被風摧”,神像已“經雨踣”,所以神佛還不能自保,更不能保佑別人。然而卻還有人來“奠竹杯”,這是很可笑的。韓愈在貶往潮州的南行途中,見到號為“木居士”的神廟,題詩說:“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揭露宗教迷信的虛妄,表現了不信神的思想。此詩用意正與韓愈相同。它既反映了當時一種社會風俗,又含有哲理,且富有諧趣,耐人深思。

  結處說:“欲傳《山鬼》曲,無奈《楚辭》哀!”《山鬼》是屈原《九歌》中的一首,是屈原從民間祭神的巫歌中整理出來的。梅堯臣行經東楚舊地,過古廟,因見到奠神而想到《山鬼》。這不是對《九歌》作評論,實際上是說“欲傳古廟曲,無奈寸心哀”。如上所說的荒涼村落、迷信巫風,有足使人哀之處。梅堯臣在另一首詩中說:“屈原作《離騷》,自哀其志窮。憤世嫉邪意,寓在草木中。”這裡說“《楚辭》哀”,正是說他的“自哀”,也是說他的“哀”與屈原的“哀”相同。這樣結尾,是“以情結景”***沈義父《樂府指迷》***的寫法,其中“含不盡之意”。

  寫古廟,不寫崇樓高塔,而寫這一水旁破廟;不寫山光水色,而寫老樹荒村;不是讚頌神佛的“法力無邊”,而是寫神佛的不能自保,這是他選材運思的獨創之處。由於他著眼於現實社會,力求用平常的題材與平淡的語言,寫出真實的生活圖畫,使詩歌“意新語工”。這樣就使得詩歌不再是吟風弄月的浮辭濫調,而走上寫實道路。劉克莊說:“宛陵***梅堯臣***出,而後桑濮之哇淫***色情的***稍息,風雅之氣脈***比興的***復振。”推之為宋詩的“開山祖師”。這主要表現在他的《田家語》、《汝墳貧女》、《書竄》、《東雪》、《陶者》等作品裡;他的紀行寫景之作,如此詩及《岸貧》、《村蒙》、《小村》,也能顯示出這一傾向。

  《和才叔岸旁古廟》作者簡介

  梅堯臣***公元1002—1060年***,字聖俞,行二,又稱梅二十五。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父梅讓務農,叔梅詢進士及第,歷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梅堯臣因以“門蔭”補太廟齋郎。歷桐城、河南、河陽三縣主簿,及建德、襄城知縣等職。仁宗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賜同進士出身,為國子直講,累遷至尚書都部員外郎。任河陽主簿時,受到錢惟演賞識,為之延譽,又受到歐陽修、尹洙等人推重,並與歐成為莫逆之交。梅是北宋詩***新的主將之一,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或“蘇梅”。《宋詩鈔·宛陵詩鈔》引龔嘯語稱其“去浮靡之習於***西***昆體極弊之際,存古淡之道於諸大家未起之先”。多有反映時事和民生疾苦的篇章。詩風平淡含蓄。藝術上提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的著名主張。詩間有雄奇險怪之作。不少詩作過於古硬質樸,較少文采,亦多議論化、散文化傾性,平淡有餘而情韻不足。《宋史》本傳稱其“善談笑,與物無忤,談嘲刺譏託於詩,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織文乃堯臣詩也,名重於時如此。”他對宋詩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有《宛陵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