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花的勇氣說課稿***2***

  四年級語文下冊《花的勇氣》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花的勇氣》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節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帶著泥土的氣息,開啟教材《花的勇氣》,和作者、編者對話。這篇課文構思精巧別緻,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寓情於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美、流暢,值得細細品味。和本單元其它課文、口語交際共同組成“熱愛生命”專題,又是一個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啟迪學生心智的好例子。

  二、理念、目標、重難點的確定

  說的是一篇課文,其實是我從教18年的實踐、思考: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要在工具性、人文性兩者的矛盾中尋求平衡。基於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標,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通過本課學習,認識4個生字,理解“氾濫”等詞語的意思,積累描寫花的句子。朗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語言的優美。重點:體會花兒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氣魄。難點:憑藉例子,通過對話,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領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三、說教學法

  為實現上述目標,教學方法選擇至關重要。教法、學法互相牽制,融為一體。教法方面,主要採用重點突破法,以課題為切入點,點上探究。我還採取多層次閱讀法,引導學生盡情的閱讀課文,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憑藉文字的語言文字,力求和學生一起穿透文字的表象,感悟文字背後的意義,並在感悟中學習語文,關注語言,促使感情與智慧在閱讀對話中交融共生。我還運用合作探究法,以作者情感的變化作為本課研討問題,使學生讀、思、說、寫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體驗情感,突破重點。學法方面,本文是略讀課文,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課前導讀,明確閱讀要求,自主學習,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合作探究。

  四、說教學程式

  我追求簡約、高效、創新、和諧的課堂。本課安排一課時。根據新課程理念和農村孩子實際,預設如下流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課始,創設情境,喚醒學生。我是這樣匯入新課:茁壯生長在磚縫中的小瓜苗,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頑強。當你看到花兒在陽光下綻開笑臉,在溫室裡展露嬌媚時,也許你並不會太在意,然而當你面對千萬朵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時候,你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學習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氣》,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注意“勇氣”兩字要寫的有力!

  板書:的勇氣

  釋題:什麼是勇氣?***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

  學生在激情的話語中走進文字。民主、自由、寬容、激勵的氣氛從一開始就浸漫課堂,並貫穿教學始終。

  1、引導質疑: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讀了題目,你有問題要提出來嗎?

  2、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是呀,作者看到的究竟是怎麼樣的花啊,竟然擁有勇氣?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第一步我們該做什麼?***找寫花的語句***第二步我們再做什麼?***從寫花的語句中嘗試感悟花的勇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遇到描寫小花的語句就動筆畫出來。文中描寫花兒的語句有兩處:

  ***出示投影***——第二自然段

  我用手撥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它們比青草只矮几釐米,躲在草下邊,好像一使勁兒,就會齊刷刷地冒出來……

  1、齊讀這段話,然後說說讀懂了什麼?在課本上做好批註。***花顏色美、可愛、多等特點***

  2、揣摩作者描寫小花的方法。***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師:你還劃出了哪些語句?

  *** 出示投影 ***——第七自然段

  迎著吹在臉上的細密的、涼涼的雨點,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兒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與濛濛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

  1、師:花兒多美呀!想看看嗎?

  ***出示投影***——花的圖片

  教師配音讀此段,師生交流理解。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個時候老師不但被花的勇氣征服了,也被你們的精彩發言征服了,誰願意把感悟到的勇氣放進這段話裡面讀一讀?***指名讀***

  ***三***、小組探究體驗情感

  師:小花竟然有勇氣!這是作者看到的小花。可是你們知道嗎?作者歷經了好幾次情感變化,讓我們再次到課文中去,去尋找作者的情感歷程。

  ***走進作者不斷變化的情感世界裡去,與作者的變化之心直接對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文字。使文字的內在情趣和學生的理解相得益彰,充實其內心,沉澱其語感。***

  ***出示投影***

  作者最初看見草地時,感到失望,

  扒開草後看見躲藏著的小草時,感到,

  離開維也納前沒看到花,感到,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感到____________。

  1、分小組合作學習:針對問題,瀏覽課文,認真傾聽,大膽交流。

  2、選小組代表展示所填內容。體會作者的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驚這一系列心理歷程。

  3、個性化展示朗讀。

  師:誰有勇氣給大家讀一段,請自信的舉起你的小手。我們需要8位小勇士!注意:每個人讀的內容不同,感情也就不一樣,有信心讀好嗎?

  師:同學們,我們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了小花那種不向冷風冷雨低頭的勇氣,那種在艱苦的環境裡奮力拼搏的精神。那麼作者又感悟到了什麼呢?請你找出描寫作者感悟的語句。

  ***出示投影***——第八自然段

  我驚奇地想:它們為什麼不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兒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

  1、根據標點符號提示的感情讀此語段。***問號、感嘆號、破折號***

  2、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交流指導***

  ***1***聯絡課文第五段理解“冷風冷雨”這一惡劣的環境。

  ***2***抓住“偏偏”理解小花的勇敢;抓住“居然”理解作者的震驚;抓住“如此的氣魄”理解花兒的勇氣;抓住“怦然一震”理解作者的感悟至深。

  3、總結本單元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

  ***出示投影***——理解句子的方法

  ***1***根據標點符號提示,讀出感情,幫助理解。***2***聯絡上下文,完整理解。***3***抓住關鍵詞語,深刻理解。

  4、個性化朗讀。

  ***這段話是作者的感悟所在,點睛之筆。讀點睛之筆,方能悟其中之意。嘗試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才能激發出學生的語言積累,分析課文的能力才能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學生在思考中陶冶心靈,在討論中培育心靈,在傾聽中豐盈心靈。***

  ***四***、迴歸全組,昇華思想

  這是本組的最後一篇課文,讓學生結合本文和前面三篇課文,說一說對人生、對生命的再認識***完成小詩人續寫***,使本組教材連貫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深化學生感受,昇華思想。

  師:聽你們讀到這裡,我的心情變的凝重起來,作者由花的勇氣悟了到生命的意味,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

  板書:生命的意味

  ***出示投影***——我的小詩

  勇氣是冷雨中迎春花綻放的花朵

  勇氣是磚縫裡小草探出的嫩芽

  勇氣是……

  勇氣是課堂上高舉的小手

  勇氣是夜晚獨自一個人在家

  勇氣是……

  ***來,誰接著老師的話說出詩一般的語言***

  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不同,他們對生命的認識不同,語句表達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

  ***五***、說板書設計

  略讀課文的板書更應簡潔明快。我選取了文章當中最能體現花兒勇氣的三個詞語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作為板書內容,隨作者的行文思路橫向推匯出生命的意味這一主題。

  傲然挺立

  明亮奪目——花的勇氣——生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