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學設計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人教版第二冊的一篇課文,記敘了兩隻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回家後不同的表現,結果也不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拉、把”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表現和收穫。

  3、願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教學重難點:理解“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設計:

  一、激趣匯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童話故事,想看嗎?播放動畫課件。看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麼?這個童話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26課《小白兔和小灰兔》。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藉助拼音自由讀一讀這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吧。讀的時候聽清要求:***1***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勾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標上自然段。

  2、課件出示生字詞,運用多種形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如: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去音讀等。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指名讀課文。學習課文1、2、3段。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小白兔和小灰兔怎麼樣?

  生:小白兔和小灰兔都非常熱心。

  師:老山羊是怎樣感謝兩隻小兔子的呢?出示課件,看圖說話。指導朗讀2、3段。多麼可愛的兩隻小兔子,多麼慈祥的老山羊啊!請你再把1、2、3段有感情的朗讀一遍吧!

  2、學習課文第4、5段。

  ***1***收到不同禮物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回家後會怎麼做呢?現在咱們一起去小白兔家看看,聽好要求:讀課文第4自然段,邊讀邊想:小白兔是怎麼做的?

  看著大螢幕讀句子。

  理解“翻鬆”。這麼多又嫩又綠的大白菜是怎麼種出來的呢?

  ***2***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5段,邊讀邊畫出小白兔種白菜的句子。找出來再讀一讀。指名讀句子。

  理解“施肥”“常常”。假如你是小白兔旁邊飛舞的那隻蝴蝶,你會怎樣誇一誇小白兔呢?指導讀第5段。

  3、學習課文第6段。

  小白兔把菜子培育出了又嫩又綠的小白菜,那麼拉走了一車大白菜的小灰兔是怎麼做的?自由讀第6段,邊讀邊想:小灰兔回家是怎麼做的?出示課件,看圖指導讀句子。

  課中操

  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4、學習課文7、8、9段。

  咱們從老山羊家走了有一段日子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又一次來到了老山羊家裡,他們去幹什麼?讀課文7、8、9段。

  理解“奇怪”和最後一句話“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你們知道菜是哪兒來的?說這句話的心情怎樣?指導學生用高興自豪的心情朗讀,練習分角色讀。如果你們是這位老山羊,你覺得小白兔和小灰兔誰做的更好?你會把“勞動小能手”獎給誰?

  教師小結: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只有辛勤勞動,才會有所收穫,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小白兔付出自己的勞動和汗水,它收穫的不僅是白菜,還有自己以後的幸福生活。我們的生活也需要付出。

  四、指導寫字

  1、觀察“我會寫”中生字的結構。如:拉,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2、你找到每個字關鍵筆畫的位置了嗎?和身邊的小夥伴說說吧!

  3、重點指導“拉”“把”的寫法。指導寫好提手旁,橫要往右上斜,豎鉤要寫在橫的右邊,提的傾斜要大點,不要寫平了。

  4、學生描紅、練習。

  《小白兔和小灰兔》說課稿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人教版第二冊第七單元課文。下面我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實等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描述了兩隻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回家後不同的表現,結果也不同。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穫。文章採用了對比的寫法,把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課文中配有四幅生動的插圖,充滿童趣,學生非常喜愛。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孩子,識字、朗讀能力都較弱,落實識字、寫字,才能為閱讀打下基礎,孩子已初步具備了拼拼音識字的能力,但識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師在引導孩子識記時,要及時進行鞏固複習來避免字詞遺忘和回生,孩子們通讀課文後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在適當的設計一些問題來引導他們動腦想、去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說目標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指出:“課堂教學應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以及實驗教材和學生年齡特徵,本課時擬訂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a.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翻地、澆水、施肥、時候、拔草、一擔、挑水、餓了”等詞語。會寫“把、拉”4個字。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穫。為感悟課文蘊含的道理作好鋪墊。

  以上目標中重點應落實“在具體語言環境下認識8個生字,結合具體語言認識兩隻小兔子的不同表現”;難點是“運用恰當的語氣朗讀兩隻小兔子所說的話”。

  四、說教法

  我採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動畫故事讓學生置身於學習情境之中,採用讀、說、畫、寫等方法學習,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五、說過程

  本著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為了達到課堂教學高效創新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課件資源猜謎語:“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三瓣嘴,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來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 和老師很快融為一體。接著利用電腦播放孩子們最喜歡的課文動畫,把學生帶入有聲有色的生活情境,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

  環節二、初讀識字、寫字

  首先請小朋友自己放聲讀一讀故事,提出要求:邊讀邊圈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出課文的自然段;然後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藉助多媒體課件運用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生字,提高學生認讀生字的積極性。寫字環節重點指導“吃”,強調最後一筆橫折彎鉤的寫法。

  環節三、精讀感悟

  這一環節基本步驟如下:

  1、在學生比較充分的閱讀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知。由一個問題“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是怎樣發生的?”引出討論,引導學生明白事情發生的原因,比較他們的不同之處,引導小朋友說說小灰兔要的是白菜,小白兔要的是菜子。

  2、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小白兔回到家裡,把地翻鬆了,種上菜子。”“ 過了幾天,白菜長出來了。小白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白菜很快就長大了。”“灰兔把一車白菜拉回家裡。他不幹活了,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朗讀、理解、感悟,引導學生明白小白兔勞動中的辛苦,體會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

  3、通過課件出示的兩隻小兔子的對話,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引導學生認識“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的含義。

  環節四、昇華拓展

  這一環節設計問題討論:你喜歡小白兔還是小灰兔?為什麼?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最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