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七課觸控春天句子賞析

  《觸控春天》這篇語文課文文筆細膩,用詞豐富、優美。有哪些句子我們四年級學生可以試著做一做賞析的呢?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七課《觸控春天》句子賞析,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七課《觸控春天》句子賞析

  1、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流暢”是指動作協調,步履輕盈。“磕磕絆絆”是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腳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盲人一般行走不便、步履蹣跚,但盲童安靜卻能夠“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這與她“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在花叢中穿梭”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這句話不僅照應了前文,表現出安靜的活潑聰慧及對春天的熱愛,也為下文描寫她神奇地捕捉到蝴蝶做好了鋪墊。

  2、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悄然”中的“悄”讀 qiǎo,不讀 qiāo,“悄然”是沒有聲音或聲音很低;“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靈性”是指智慧、聰明才智。在這一部分之前,作者較為細緻地描寫了盲女孩安靜穿梭在花叢中,並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慢慢伸出雙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落著花蝴蝶的月季花。從女孩子穿梭、停下、伸手、攏住蝴蝶這一系列的動作中,分明讓人感到這一系列動作根本不是一個盲童所能做到的,因此作者說安靜攏住蝴蝶“真是一個奇蹟”。若不是有一種神奇的靈性在牽引著她、指揮著她,睜著眼睛的蝴蝶怎麼會被盲女孩抓住呢?這神奇的靈性不正來自小女孩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嗎?與其說是蝴蝶被盲女孩攏住,不如說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所攝取、所捕捉。

  3、我彷彿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安靜的眼睛雖然失明,但她心靈的窗戶並沒有關閉,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來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內心世界裡,同樣是一片明媚動人的景色。

  4、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

  “張望”是向四周或遠處看。這裡用來描寫雙目失明的安靜,不僅表現出安靜對蝴蝶的喜愛和留戀,也表現出她對飛翔的嚮往。“弧線”是指圓周上任意兩點之間的線段,這裡用來形容安靜心中想象的蝴蝶飛走時的畫面。儘管安靜什麼也看不見,但追隨著蝴蝶飛舞的軌跡,她豐富的內心世界裡,已經感受到飛翔的快樂,人生的美好。

  5、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權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權利和享受的利益,這裡是說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利。“繽紛”是形容繁多而凌亂,這裡是指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這句話是課文的重點句子。從安靜的身上,作者默默地感受到了這位盲童對春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因而情不自禁,有感而發:每一個人都擁有生活的權利,無論你是否擁有健全的體魄,只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七課《觸控春天》課文結構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盲童安靜流連在春天的花香裡。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

  安靜憑著靈性用手攏住了一隻蝴蝶,並將其放飛,體驗了一次全新的感覺。

  第三部分***第7段***:

  我內心的感動。

  文章以一個鄰家的盲女孩安靜為形象,以代表春天的蝴蝶為意象,娓娓道出一個蘊涵很深的哲學話題:觸控生命的春天。

  “在春暖花開,清香嫋嫋的早晨,一個特殊的小女孩穿梭在花叢中。她悄悄地停留在一株月季前,慢慢地伸出雙手,悄然攏住了一隻逗留在花間的蝴蝶。”這,是一個怎樣的——奇蹟?請隨我一起走進《觸控春天》,去聆聽生命飛翔的輕響……

  這位“特殊的”小女孩就是課文的主人公——一個鄰家的盲女孩:安靜。說她特殊,是因為她是一位盲童;說她特殊,還因為她能夠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氣息,觸控春天的脈搏,捕捉春天的影蹤。看到課題,孩子們一定會產生疑問:春天可感,可看,怎麼能觸控呢?領著孩子們細細品讀文字,以“奇蹟”為切入點,緊緊圍繞安靜“攏住蝴蝶──放飛蝴蝶”的全新經歷,區域性探究,不蔓不枝,探安靜之內心,究作者之感受,品語言之魅力。

  細細閱讀完課文,如果對課題中、文中“春天”進行解讀,隨著作者的情感敘述,讀到了四種層遞的“春天”:“整日花園留連”觸控到的美麗芬芳的春天,“蝴蝶在手指間撲騰”所觸控到的跳動的春天,這是盲童安靜觸控到的春天,是自然之春;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所觸控到的春天,這是作者與盲童安靜用心靈觸控到的春天,一個盲童的希望、光明,是內心生命湧動的春天;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許久,她張開手指”和蝴蝶的“撲騰”“撲閃著翅膀飛走了”是學生觸控到的人與自然和諧的春天;結合課文和其他作品是所有人觸控到的自身生命、他人生命的春天。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一是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二是學習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教學的重點是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教學難點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七課《觸控春天》詞語賞析

  一品“攏”: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細細讀來,品味攏住蝴蝶的奇蹟,你從“竟然”中讀出了什麼呢?我的心靈湧起了許多驚歎。“攏住”而不是“抓住”,“攏”指掌間輕握有空間,“抓”是完完全全和物體緊貼在一起,沒有空間。一個“攏”字不僅準確地寫出了當時的情形,還讓我們產生無限的遐想。蝴蝶是春天的象徵,由此可看出安靜對春天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竟然”是真的沒想到的意思,可安靜卻做到了。學生們有過捉蝴蝶或者蜻蜓的經歷嗎?有的。他們經常捉到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睜著眼睛的蝴蝶居然被一個看不見百花盛開景象,看不見爸爸媽媽的笑臉,看不見周圍的朋友,眼前一片漆黑的盲女孩抓住了,這的確是一個“奇蹟”。

  但“這一切又不是一個奇蹟”,因為安靜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她走得也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二品“放”

  就這樣,[在春天的深處,安靜細細地感受著春光。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張望”是向四周或遠處看。這裡用來描寫雙目失明的安靜,不僅表現出安靜對蝴蝶的喜愛和留戀,也表現出她對飛翔的嚮往。“弧線”是指圓周上任意兩點之間的線段,這裡用來形容安靜心中想象的蝴蝶飛走時的畫面。儘管安靜什麼也看不見,但追隨著蝴蝶飛舞的軌跡,她豐富的內心世界裡,已經感受到飛翔的快樂,人生的美好。

  蝴蝶在安靜的手中撲騰著,她是如此地知道生命的掙扎,生命的美好,如果說,攏住蝴蝶是一個奇蹟,那麼放飛蝴蝶更讓我們深深地感動。

  三品“奇蹟”,觸控生命的燦爛

  1.比較感悟。

  我們身上也是這樣撲騰,你找到了嗎?***心臟、脈搏***,你能給撲騰換個意思相近的詞嗎?與掙扎比較不同理解。蝴蝶只是在手指間“撲騰”而不是“掙扎”,蝴蝶感受到了什麼?***感受到了安靜神奇的靈性,感受到安靜是不會傷害她的。***安靜從蝴蝶的“撲騰”而不是“掙扎”中感受到了什麼?***感受到了蝴蝶對她的信任。***

  2.想像感悟。

  她以前觸控到的是花葉,聞到的是花香,是一個靜靜的春天,現在觸控到的蝴蝶的撲騰就像是春天的——?***心跳、脈搏等***

  從撲騰中我們知道了安靜還觸控到了一個怎樣的春天?***充滿生命力***

  所以課文中說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這真是一個奇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