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答案

  期末將至,那麼高三的同學應該怎樣應付期末考試呢?大家可以做做練習題加深鞏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一部分

  1.A.B.船塢***wù***;C. 訂***dìng***正,璞***pú***玉;D. 高挑***tiǎo***鳳冠霞帔***pèi***

  2.D.A.盛名之下; B.肌理脈絡;C. 積重難返。

  3.D.A.心酸指的是內心的一種感受,是指令某人傷心難過。辛酸是對生活狀態以及經歷的一種描寫,是指人們經過了某種辛酸的歷程。根據上文定語“生活的”限制,“心酸”應改為“辛酸”。 B.“不只”應改為“不止”;***B.社會需要個體的行動,每個人都應該從身邊做起,從實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話,贊同這種觀點的,遠不只一個人。***考前模擬:不止——不只****** C.“一念之差”應改為“一念之間”。

  4. C. A.“不失為”與“是”語義重複。B. 成分殘缺,應在“等”後面加上“措施”; D.歧義, “修車的”有兩種理解。

  5.⑤②①④③

  6.“小清新”是在文藝、生活方式等方面以自然淳樸、淡雅脫俗為審美標準的一種亞文化現象。***“文藝、生活方式”“自然淳樸、淡雅脫俗”各1分,“亞文化現象”2分,共4分***

  7.示例1:“朋友圈”是一個開放的圈。它提醒我們,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要時刻注意甄別真假、冷靜理性。現代科技讓人們溝通更便利、生活更豐富,但對朋友圈這樣的社交工具,既不能過於依賴,更不能沉溺其中,以至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

  示例2:,“朋友圈”只是人們之間一種溝通、聯絡的新方式。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更新的網路社交工具出現。無論是什麼樣的工具,終究只能是工具。對“朋友圈”這樣的交際舞臺,如果你無法拒絕,無法遮蔽,也無法選擇離開,最現實的辦法,是淡看這個虛擬的圈子,在紛紜蕪雜的資訊面前,永遠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

  示例:3::“朋友圈”是一個網路熟人社會,人們可以在這裡獲得人際間的支援,滿足了人際交往的需要。但和其他網路社交工具一樣,“朋友圈”呈現出碎片化、淺表化、情緒化特點,各種資訊被切割成細小的片斷,讓完整的表達、邏輯性的思考和客觀的判斷難以實現。不拒絕,不依賴,這或許是對待“朋友圈”應有的態度。

  示例4:“朋友圈”只是一種網上交流方式,但絕不是唯一方式。每個人都需要社會支援系統來釋放壓力,這個系統更重要的是親人、朋友、同事和愛人等生活中與自己親密的人,而不是“朋友圈”中虛擬的朋友。不拒絕,不依賴,這也許是對待“朋友圈”應有的態度。***批改建議:扣準“理性”,力求全面辯證,酌情給分***

  8. A.

  9. B.

  10.①加強和鞏固統一王朝的統治。②促進運河沿線城鎮的發展。③加強地區間經濟聯絡與文化交流。***3分***

  11. ①點明老人琴技不佳,與上文“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破爛的飯盆,裡面稀稀落落散著幾個硬幣”相照應。②寫出老人的可憐,為下文捐錢的情節作鋪墊。***答出1點給2分,答出2點給3分。***

  12. ①我信奉言必信,行必果。②我希望培養孩子善良的品質,懂得犧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顧別人。***答出1點給2分,答出2點給3分。***

  13. 淚①偶得因為媽媽硬要自己把坐搖搖晃晃的錢給老爺爺,心理委屈而流淚。

  淚②老爺爺見我努力說服偶得捐錢,感動而流淚。

  淚③我被孩子純潔的心靈所打動而流淚,眼淚中也包含著作為母親的隱隱的心痛。

  14.偶得爸爸:理性***現實,實在***;偶得媽媽:感性,理想;偶得:天真,直率。***結合文中具體語言分析,共6分***

  15.指出偶得爸媽對善良的不同理解***1分***表明自己的觀點***1分***,闡釋***3分***。

  16.C.趣:催促.

  17.A.都是連詞,表目的,“來”。B.介詞,和/連詞,和。 C.動詞,做/介詞,替。 D.並且,而且/尚且。

  18. D.“到了秋天,他自己患病去世”錯誤,劉幾在保州只是患了病,前文寫他去世是在做通議大夫的時候。

  19. 見狄青曰/賊若退守巢穴/瘴毒方興/當班師以俟再舉/若恃勝求戰/此成擒耳***“見狄青”後面可斷可不斷,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

  20.***1***涇州,是內地,***你***攜帶母親沒有比這裡更方便的了。******

  ***2***豐厚地犒賞他們並且使他們休息調養,並不是想把喝醉飽餐當作恩德,而是用來增強士氣的。***“休養”使動用法,翻譯為“使……休養”;“以……為”翻譯為“把……當作”;“所以”翻譯為“用來”,各1分***

  第二部分

  21.既點出天色將晚,又可見夫婦兩人推車已久。***2分***

  22.①白描手法,用質樸、簡省的語言,不事雕琢,寫出了農村的蕭條破敗,外出逃荒夫婦忍飢挨餓、前途渺茫的淒涼。

  ②虛實結合。“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寫所見所聞,為實寫。“青青者榆療吾飢。.願得樂土共哺糜”為懸想之詞,為虛寫。“中有主人當飼汝”是夫婦二人的猜想,是虛寫。“扣門無人室無釜,躑躅空巷淚如雨”覓食無果,相對垂淚,是實寫。***5分***

  23.放諸四海而皆準***“放之四海而皆準”亦可,2分***。

  24.孔子認為行孝道最難在於在父母面前保持敬愛和悅的臉色,說明孝首先是一種心理情感的培養和體現。子女孝順父母,不只是要注重表面的、物質的供養,更重要的是表現內心的恭敬和順之情。***3分***

  25.⑴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⑵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⑶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

  ⑷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煢煢獨立

  ⑸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四、作文閱卷評分細則***僅供參考***

  一、審題

  非洲諺語強調“但”後面的內容,即:一個人不可能走得很遠,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它告訴人們:做事要有合作、團隊意識;眾人智慧勝於個體力量;成功來自集體的團結、協作努力。席慕容的話強調個體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生之路有些地方可以依靠別人,但有些路必須自己單獨去走、體驗,即使路上有坎坷、挫折,也要堅持走下去,因為,這是人生必走之路,不可缺少、無法替代的成長之路。

  兩則材料說法各有側重,可以把兩則材料綜合起來思考,也可以立足一則,兼顧另一則思考,但不能完全把兩則材料對立起來看待、理解。